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隋唐以后,经济的发达对金融体系,尤其是货币供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唐代发达的对外贸易受到笨重的金属货币的制约,且会造成贵金属的流失,于是,我国汇兑业务的雏形“飞钱”应运而生。“飞钱”又称“便换”,出现于唐宪宗元和初年,类似于今天的汇兑,是一种“此地之钱可依执券到彼地取之的凭证”。“飞钱”的出现证明金属货币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经济生活的需要,需要新型货币和货币制度的出现。

——摘编自郭芳芳《我国古代货币制度的演进及启示》

材料二   及至清代,我国的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并逐渐打破原有的封建经济结构。为了满足经济的发展,就必须要生产制造一种与经济发展相匹配的货币。但是受到之前朝代发行、应用纸币失败的影响,因此清朝的统治者对纸币的发行与使用并不热衷。而且在长期的发展中,白银数量与市场经济发展比较吻合。与元明相比,清代比较重视钱法,长期发展,逐渐形成了银钱平行本位的货币制度。在市场中一般在小数额交易中用钱,大数额交易中用银,银子是市场中地位最高的货币。

——摘编自章吟《浅析中国古代货币的演进历程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隋唐“飞钱”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代白银货币化的背景及影响。
2022-12-11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回眸货币体系的百年变迁,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个阶段。

时间阶段概况
1870- 1914古典金本位时期19世纪下半叶,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贸易和投资体系覆盖全球,90%国际支付用英镑进行。
1915- 1945前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1929- 1933 年的世界性经济大萧条期间,国际货币体系也同时崩溃.
1945- 1975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以黄金--美元--其它国家货币双挂钩为特征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实质上使美国几乎独占了货币金融领域的游戏规则制订权和修改权。
1975以后后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缺乏有效的大国货币关系协调机制背景下的全球浮动汇率制,但美元仍是整个国际金融领域未公开制度化的主要本位货币。
80年代中后货币区域化和美元化时期一种新型单一货币联盟出现,具有透明性、节省信息和易控成本的优势。欧洲货币联盟即属此类。
围绕材料,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571年,西班牙占领马尼拉后开辟了一条通过跨太平洋大帆船贸易获取美洲白银的新航线,中国商人很快抓住了这个机遇。1575年,超过12艘中国帆船在马尼拉靠岸;到1584年,每年有2530艘中国帆船抵达马尼拉。亚当·斯密说道:“(在中国和印度)几乎没有任何商品能带来更好的价格,或与它在欧洲所耗费的劳动力和商品的数量成比例,它将(在亚洲)购买到更多的劳动力和商品。”因为贸易对亚洲和欧洲商人都有利可图,“新大陆的白银成为两个遥远地方贸易的主要商品之一,通过它很大程度上将那些遥远的世界各地彼此相连”。因此,将白银运往中国的套利润是建立第一个真正的全球贸易体系的主要动力。

——摘编自【美】万志英《1619世纪拉美白银在中国经济中的重要性变迁》

材料二   银两是清朝货币体系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清朝已形成了大额交易用银,小额用钱,国家税收、支出用银,而小民日用以钱的货币流通局面。在实际生活中,各个地方及不同时期,则有较大差别。户部宝泉局和工部宝源局铸造的制钱,用于兵饷及各种工程支出。地方铸局铸造的制钱也用于当地的兵饷及政府支出,制钱铸造后的第一次使用多由政府来完成。有些地方大额交易时也使用制钱,如江苏常州府无锡、金匮县邑中市易,银钱并用,而昔则用银多于用钱,今则有钱无银矣。康熙中,自两以上率不用钱,虽至分厘之细,犹银与钱并用……近代后,银渐少,钱渐多,出现“银贵钱贱”的现象,至今日率皆用钱,虽交易至十、百两以上,率有钱无银。福建建瓯地区卖田契计价也“多用钱文”。

——摘编自吴承明《中国的现代化:市场与社会》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世界白银流动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近代中国的“银贵钱贱”现象。
2022-02-22更新 | 453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衡水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五调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最初使用海贝作为货币。商朝后期,出现铜铸币。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使用布币、刀币、固钱、蚁鼻钱等多种样式的铜铸币。秦朝将各种货币统一为圆形方孔钱,这种样 式在此后被长期使用。由于铜钱本身价值低下,民间又有囤积或铜铸器皿的习惯,所以铜钱流通 量仍然不足,无法满足商业发展的需要,出现“钱荒”。在这样的背景下,北宋诞生了世界上最早 的纸币“交子”,作为辅币使用。元朝则将纸币作为单一流通货币来发行,称为“钞”。元末滥发纸币,导致恶性通货膨胀,财政崩溃,于是明朝又恢复铜钱、纸币并行的货币体制。明朝中后期,白银逐渐成为国家财政和民间交易的基本支付手段。清朝完全承认白银的法定货币地位,与铜钱兼用。晚清时,政府开始铸造银元。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后,货币政策延续了清朝的传统,以银 元为法定货币。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等

材料二   1935年,国民政府实行法币政策,规定白银国有化,禁止白银外流,这为抗战胜利 做出了巨大贡献。解放战争期间,法币急剧贬值,国民政府被迫于1948年再次进行币制改革,发行金圆券、银圆券,但仍以失败告终。币制政策是国民党政权垮台的重要原因。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解放区迅速连成一片。形势的发展急需一种统一的货币来替代原根据地种类庞杂、折算不变的货币。为此,华北人民政府于1948121日在河北石家庄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开始统一发行人民币,并在新中国成立后,成为法定货币。

——摘编自王桧林《中国现代史》等


(1)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货币制度发展历程的特征。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人民币诞生的背景。
(3)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货币制度对社会治理的影响。
2022-03-31更新 | 440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献县求实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历史试题(九)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汉朝沿用的是秦朝的钱币,到了汉武帝时期,钱币越来越多。诸侯国有铸造钱币的权利,民间有的人私铸钱币。还有些不法分子盗铸钱币,而货物赶不上钱币的增量,因此出现了通货膨胀。在景帝的时候,虽然朝廷镇压了七国之乱,但是诸侯国在地方上还是很有势力。而钱财是诸侯国最为重要的对抗中央的资本。汉武帝推行币制改革后,诸侯国的财政受到了中央的控制。汉武帝时期,在外面,汉朝多次同匈奴进行决战,耗费了大量的钱财,国库空虚,而地方上的诸侯和富豪却积累着大量金钱。汊武帝推行币制改革后,稀释了地方上的财富,使得中央在财政上得到了恢复。同时统一钱币制度,方便钱币使用。汉武帝在公元前113年颁布法令,收回了郡国的铸币权,改由中央政府铸造统一的货币。中央政府铸造的就是三官五钱和上林三官五钱,这种钱币工艺精良,铸造成本高,民间很少有私铸与盗铸的情况发生。这种钱币也为以后的朝代所借鉴。

——摘自《百度文库》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币制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武帝币制改革的历史意义。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国民政府财政部在193331日颁发《废两改元令》,改一切经济活动的货币单位为银元。自此,银两不再出现在中国的流通市场中。此后,全国范围内货币的流通有了较为统一的规范。虽然这一政策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满足了国民政府对垄断国内金融市场的需求,为后续进行纸币改革、巩固政权有所帮助,但实际上,这次改革也问题重重。流通中的银元质量良莠不齐,给统一和鉴别银元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加之银两、银元兑换准备工作不够充分,商人蒙受较大损失。此外,这次改革并没有改变中国原有的银本位制,中国货币市场仍受到国际银价的波动以及白银进出口的影响,因此中国的货币主权仍受到他国的控制,这种被动性也是后来推行法币改革的原因之一。

——摘编自邢嘉《国统时期的币制改革与通货膨胀》

材料二   针对新中国成立初期严重的通货膨胀问题,毛泽东当即决定,成立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以下简称“中财委”)来统一管理全国的财经事务,又调令陈云、南汉宸等人打击以上海为中心的投机活动和势力。政府运用行政手段、铁腕方式查封证券交易所,严惩投机势力,最终在政治上赢得了第一场胜利。投机商投机银元不成,便将剩下的资金全部压在了各类日用品上。陈云将计就计,迅速布局,一方面跟投机商拼囤货,在全国范围内组织了对此类物资的大规模调运,并在全国范围内囤积粮食、纱布等。另一方面,中财委通过征收税款、发行公债等方式收紧了投机商的银根。19491125日,政府收网,陈云发出信号,同一时间,全国各地开始统一抛售纱布,并不断调低价格。看到商品价格如雪崩一般下跌时,投机商这才发觉不对,赶紧抛出手中的存货,但在这时抛售,只会越抛越亏。至此,这场战斗胜负已分,中国共产党用经济力量打赢了这场棉布之战,人民币也在这片土地上站稳了脚跟。

——摘编自马啸宇《人民币的起源及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国民政府的《废两改元令》。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成立初期通货膨胀问题得以解决的原因及意义。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1821年,英国正式启动金本位制度。英镑成为英国标准货币单位,每英镑含7.32238克纯金。随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建立金本位制。

20世纪1931年,德国和英国相继取消了金本位制;1933年,美国也取消了金本位制。接着,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废除金本位制。由此,黄金退出了国际货币流通领域。
1944年依据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国际货币制度,美元取得了等同黄金的地位。各国货币可以通过美元间接兑换黄金,黄金仍然发挥着最终国际货币的职能。
1971年8月,美国政府宣布暂时停止以美元兑换黄金。
1976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达成了“牙买加协议”,决定推动黄金非货币化。从此黄金失去了作为国际货币的地位

——摘编自李翀《论黄金货币地位的演变与前景》

材料二


——摘编自宋鸿兵《货币战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按照世界史发展脉络划分“黄金货币地位演变”的发展阶段,并予以说明。
(2)根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主要储备货币格局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原因。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南朝时,萧梁政权针对当时的“钱荒”局面,进行了数次币制改革,但最终货币流通状况恶化,劣币泛滥,改革并未取得成效。

萧梁政权币制改革基本情况表

在位君王

铸币年份

新铸钱币

材质

币值

萧衍(502-549)

502-522年

新五铢钱、女钱

新五铢钱:重3.4克,以一当汉五铢钱(3.3克)一;女钱(1.6克)为新五铢一半

萧衍(502-549)

523年

铁钱

重1.6克,以一当女钱一

萧绎(552-555)

552年

两柱钱

重2.2克,以一当铁钱十

萧方智(555-557)

557年

四柱钱

重2.3克,初当女钱二十,旋改一当十,后复同女钱

——据朱湘云《南朝币制变革探析》等编制


(1)根据材料,归纳萧梁币制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萧梁币制改革失败的原因。
9 . 两种货币的不同命运货币制度是国家经济治理的一个重要手段。

材料一   法币改革废除了银本位制度,使中国摆脱了1934年到1935年发生的经济危机在抗日战争时期,统一的币制,也起到了对抗日伪货币的作用

——2012年潘连贵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上海金融年鉴》编辑部副主任

材料二   法币的诞生,有其进步意义,统一了全国的货币当时各个军阀各个省都搞了一套自己的货币,那是非常混乱的,它(法币)毕竟还是统一了中国的货币,从经济上来说这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

——2012年叶永烈作家

材料三   法币的严重膨胀有四个原因:第一由于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重重掠夺下,农业工业生产不但不能发展,而且迅速衰落,使货币制度所依托的经济基础根本动摇……第二由于贪污浪费及反民主反人民反共的罪恶战争,使其财政亏空日益巨大……第三由于生产衰落,和国民党反动派政府放任美货倾销侵占中国市场,以致对外贸易的入超日益增加……第四以蒋宋孔陈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集团,不但不来平稳物价,而且推波助澜,带头投机囤积,以便从混乱中猎取巨额利润

——19493月薛暮桥《从“法币”到“金圆券”》

材料四   蒋币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统治的产物,它是国民党反动派掠夺人民的重要工具,所以它必然会跟随着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崩溃而崩溃。解放区新货币则是反帝国主义反封建主义反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的产物,它保护着广大人民的利益,且系新民主主义经济发展之一重要保证,所以它必然会跟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而日益巩固

——19493月薛暮桥《解放区人民的新货币》

材料五   改革与开放所带来的变化是如此剧烈,今天中国的境况,……解决了全球1/5人口的温饱问题,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举办了世界博览会,创造出全球排名第二的GDP,成为出口规模世界第一进口规模世界第二的经济大国……人民币就像一面镜子,它明亮地照着中国的进步……人民币从来不是一个纯粹的经济话题,它……涉及金融经济政治文化和军事正在朝着法治化、、市场化、、国际化和自由化大步迈进的人民币,将会带给中国一场重大的变革当变革完成,一个被国民所信任被世界所尊重的国家将傲然挺立,最终造福的会是13亿中国人民

——2012年第一财经《人民币》


(1)根据以上五则材料,分别概括两种货币不同的命运,将下列观点填写完整?
法币,从有利于国家经济到而被取消。人民币,代表着的胜利到走向国际化。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材料四,分别概括选择两种货币发行的积极意义?(填写字母)
A.全国解放,新中国的成立B.摆脱世界经济危机
C.有利于抗日战争D.保障广大人民的利益E.统一货币
货币积极意义
法币
人民币

(3)根据材料三、材料五,概括导致两种货币不同命运的原因?
2022-03-19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区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大约在商朝后期,开始出现铜铸币。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分别使用布币、刀币、圜钱、蚁鼻钱等多种样式的铜铸币。秦朝在圜钱基础上将货币统一为圆形方孔钱,这种样式在此后被长期沿用。……交子与宋朝后来发行的其他纸币,都是作为辅币,与铜钱兼行。……明朝中期起,白银逐渐成为国家财政和民间交易的基本支付手段,物价也多以银两计算。清朝完全承认白银的法定货币地位,与铜钱兼用。

——摘编自人教版教材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材料二   18401935年间,中国经济生活中流通的货币有银两、银元、铜元(清末制钱)和纸币。铸造货币既有中央政府又有地方政府,还有私人银炉;纸币发行权也极为分散,享有发行权的既有华资银行,又有外资银行,华资银行又分为国家银行、商业银行和地方银行;每一种货币都形式多样,表现出明显的区域性特征;伴随着贸易而输入的各国货币,也广泛流通于中国。

——摘编自贺水金《不和谐音:货币紊乱与近代中国经济、社会民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货币演变的总体趋势及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币制的特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