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1 . 下表为历史文献中所记载的北宋铜钱铸造额历年变化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年份每年铸额(万贯)每人所占额(文)记载文献
太平兴国六年(981年)50《宋史》
至道中(996年)8040《宋史》
咸平三年(1000年)125《宋会要辑要》
景德中(1006年)18390《宋史》
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12558《玉海》
天禧末(1021年)10553《宋史》
天圣间(1030年)100《群书考索》
庆历间(1045年)300131《梦溪笔谈》
皇祐年间(1050年)146《玉海》
治平年间(1066年)17058《宋史》
熙宁年间(1077年)373121(宋会要辑要》
元丰间(1080年)506203《文献通考)
崇宁五年(1106年)289.4《玉海》
大观前后(11071111年)29066《宋史》
宣和二年(1120年)300《宋史》

——彭信威《中国货币史》


(1)说明北宋铜钱铸造额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其成因。
(2)分析说明上述变化在北宋社会发展中所起到的促进作用。
2022-12-08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A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交子是世界上第一种由政府发行的纸币,它滥觞于唐宪宗元和年间出现的飞钱。当时一些商人在全国主要城市设立联号,用飞钱来代替通行的铜钱作为交换工具,减轻对铜钱的需求。《新唐书》记载:“宪宗以钱少,复禁用铜器。时商贾至京师,委钱诸道进奏院及诸军、诸使富家,以轻装趋四方,合券乃取之”。

——陈忠海《纸币在中国古代为何难以通行?》

材料二   晚清流通有银号、当铺、票号等民间金融机构发行的纸币,有官钱铺、官银局等地方官方金融机构发行的纸币;还有外国银行在中国发行或在境外发行后流入中国的纸币等。由于外国银行发行的纸币具有印刷方便、识别简单、支付便利等优点,因此中国也开始筹办新式银行并发行纸币。1897年,中国通商银行成立,其发行的银元票和银两票成为中国最早的新式货币。1904年,户部银行成立,发行了三种纸币,其中的银元票流通额相当大,各种款项的收支一律通用,外国银行业也不拒绝兑换。1908年,户部银行改名为大清银行,规定:“大清银行有代国家发行纸币之权,……则例未颁之前,暂准市面发行通行银票”。

——郭彦玲《论晚清货币制度的变迁》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代“飞钱”功能及作用,结合所学,概述宋至明代纸币在货币体系中地位的变迁。
(2)根据材料二,概述晚清新式纸币出现的经济背景,并指出其演变的趋势。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主要国家本币兑换美元的汇率变化图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主要国家本币兑换美元的汇率的主要演变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2022-12-07更新 | 88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表是明代徽州地区土地交易契约中交易媒介统计情况(单位:个)。据此可知,明朝(     

年代

契约数

交易媒介

宝钞

谷物

绢布

永乐

103

85

1

14

3

洪熙

6

4

0

1

1

宣德

40

9

1

9

21

正统

54

0

35

7

12

景泰

30

0

27

1

2

天顺

33

0

31

2

0

成化

90

0

90

0

0


A.实物交易的比重不断下降B.土地兼并得到了抑制
C.银钞混用的现象日益强化D.白银货币化趋势明显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国际性经济全仗国际货币体系来支撑,而这个体系的基础又是要人们近乎普遍地承认金本位制。……19世纪70年代,西欧和美国都采用了金本位制。谁只要持有任何“文明的”货币——英镑、法郎、美元、马克等,就可以随时去兑换黄金;反过来,一个黄金持有者亦可以把它兑换成任何一种货币。这些通货就像许许多多不同的语言,都在表示着毫无区别的东西。

——(美)R.R.帕尔默等著《工业革命:变革世界的引擎》

材料二   中国外汇储备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2000-20221季度)图示。


——王晋斌《美元体系需要中国,中国也需要美元体系》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国际金本位货币制度形成的原因,说明其特征及影响。
(2)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外汇储备的占比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影响国际货币体系重构的关键因素。
6 . 下表是明代前中期徽州地区的契约货币使用情况统计表。这反映出明代(     
年代契约数通行的货币年代契约数通行的货币
洪武朝48钞37、银6、谷5正统朝。54钞35、银7、绢12
建文朝22钞7、银11、谷4景秦朝30钞27、银1、绢2
永乐朝103钞85、银1、谷14、绢3天顺朝33钞31、谷2
洪熙朝6钞4、谷1、银1成化朝90银90
宣德朝40钞9、银1、谷9、绢21
A.货币结构趋于单一B.商业规模日益扩大
C.商业发展受到阻碍D.白银的货币化趋势
7 . 税收征缴和货币发行是国家经济治理的重要手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黄宗羲定律”揭示了我国古代历次赋税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各项杂派税收并入正项税收中的现象,这种赋税改革模式又称之为“并税式”改革。我国古代,田赋与徭役分别征收,田赋以土地大小贫瘠为准征以米麦,徭役以丁身或丁户多寡为准征发劳动力,在“并税式”改革的过程中,田赋的税粮开始折银征收,徭役也从征发劳动力向征收役银转变,并最终将役银并入田赋银与田赋一样照田征收。

——摘自马海涛《“黄宗羲定律”:我国古代“并税式”赋税改革回顾》

材料二 国际金本位制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国际货币体系,1819年,英国颁布《恢复条令》,恢复通货与黄金按固定比例兑换,标志着英国正式采用金本位制。自 1870年始,当时的主要世界经济强国德国、法国、美国陆续实行金本位制。……临近二战结束,为解决国际金本位制崩溃后的混乱局面,1944年7月,美、英等44个国家的代表汇聚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举行联合国家货币金融会议,以IMF和IBRD为双轴,以基金制为基础,确立了以美元为主导的新国际货币体系。

——摘自朱丰根《国际货币体系演进的路径与动因分析》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列举两例赋役制度相关史实说明中国古代“徭役从征发劳动力向征收役银转变”,并分析这一趋势的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初期确立的世界货币体系产生的重要影响,并从国际货币体系演变动因的视角谈谈你的理解。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家之一,在中国的汉字中,凡与价值有关的字大都从“贝”。由此可见贝是我国最早的货币。随着商品交换的迅速发展,货币需求量越来越大,海贝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人们开始用铜仿制海贝。汉武帝时期收回了郡国铸币权,由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从此确定了由中央政府对钱币铸造发行的统一管理制度。秦汉以来所铸的钱币,通常在钱文中都明确标明钱的重量,如“半两”、“五铢”等。唐高祖李渊废轻重不一的历代古钱,统一铸造“开元通宝”钱。开元通宝一反秦汉旧制,钱文不书重量,使我国古代货币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演变,并一直沿用到辛亥革命后的“民国通宝”。

——摘编自王学亮《中国货币的发展演变、现状及其国际化展望》

材料二   19世纪初英国的工业生产率得到极大地提高。当时世界主要经济体普遍采用金本位制度进行交易,随着英国与其他各国的贸易往来更加密切,英镑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通。1821年,英国以法律的形式在英国确立了金本位制,各国基于对英镑兑换黄金的乐观预期,在国际结算及对外贸易过程中更加愿意使用轻便的英镑进行结算,英镑逐渐变为最重要的国际储备货币。19世纪末期,英国的工业产量逐渐被美国超过,一战后美国等新兴资本主义国家的兴起更导致英国世界霸权地位的旁落,英镑的国际竞争力随之下降。目前,尽管人民币已经逐渐在我国周边国家流通使用,但是从衡量货币国际化的标准来看,人民币真正走向国际化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摘编自曹璐琦戴巍《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货币发展演变的趋势。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英镑国际化的原因,你认为应该如何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2022-11-21更新 | 110次组卷 | 8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川师大附属昆明实验学校安宁校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货币随商品经济发展而产生,并对社会发展日益产生重大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货币发展图样


材料二   1935年,国民政府实行法币政策为抗战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解放战争期间,法币急剧贬值,国民政府被迫于1948年再次进行币制改革,发行金匮券、银圆券,但仍以失败告终。币制政策是国民党政权垮台的重要原因.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解放区迅速连成一片。形势的发展急需一种统一的货币来替代原根据地种类庞杂、折算不变的货币,为此,华北人民政府于1948121日在河北石家庄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开始统一发行人民币,并在新中国成立后,成为法定货币。

——摘编自王桧林《中国现代史》等


(1)据材料一,概括中国货币演变的趋势。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人民币诞生的背景,并指出货币制度对社会治理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清末虽然基本建立银元、 铜元的货币系统,但由于民间仍有银两、制钱流通,加上大量外国银元充斥国内市场,市面流通的货币有几十种之多,中国货币市场极为混乱。

1914年,北洋政府大量发行银元,但并未取缔其他银元。各种银元银两成色不一,交易时须经换算,币制实际上是“两”“元”并存。1935 年,南京国民政府实行币制改革,禁止白银流通,实行白银国有,颁行法币,国内币制基本统一。

——据张志玉《从档案记录看近代中国货币统一进程》等整理

材料三   1948 年12月1日,华北银行、北海银行、西北农民银行合并为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发行人民币,统一流通。人民币的出现使各区间的物资流通有了统一的参照系。解放战争的不断推进使人民币市场迅速扩大,新解放区规定人民币为解放区统一流通之合法货币。货币统一的实施也对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整个国家的经济政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摘编自王春英《新中国货币统一初探》


(1)根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古代货币的演变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统一货币对中华民族的发展有何深远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货币发展的主要特点。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人民币统一发行的历史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