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据黄媚《西汉早期半两钱生产与管理的初步考察》等

西汉前期货币的演变

时期货币名称货币政策备注
汉初半两(榆英钱)允许民间私铸24铢为1两;榆英钱实重3铢。
吕后二年八铢半两钱取消私铸,官铸
孝文五年四铢半两钱废盗铸令,允许私铸
景帝中元六年四铢半两钱禁止民间私铸,行郡国铸币
武帝元狩五年五铢钱郡国铸币
武帝元鼎四年上林三官五铢钱废郡国铸币,铸币权归中央

——据彭信威《中国货币史》等

(1)根据材料,概括西汉前期货币生产与管理的特点。
(2)根据材料,指出西汉前期货币生产与管理的主要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影响。
2024-05-01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关键,是推动国家发展的根本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般认为,摊丁入亩是明代一条鞭法的继续和发展。明代中后期,在河南、山东、湖南、陕西、浙江、广东的某些州县已有摊丁入亩的个例,其对清代的摊丁入亩有着深刻的影响。入清以后,要求摊丁入亩的舆论加强,某些地区也继续着摊丁入亩的实践,食盐钞银、匠班银的摊丁入亩也大都先期进行。这些实践活动,无疑为后来的摊丁入亩提供了范式。但摊丁入亩未在更广的范围内展开,正与当时丁额未定有关。“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实施之后,要求摊丁入亩的呼声顿起。同时,康熙后期社会上仍留有地卖而丁存、税从人起的现象,赋税负担仍不合理。因此,在康熙五十五年(1716),御史董之燧上疏指出,在明确纳税丁额后,最好的办法就是摊丁入地,并且朝廷要立法干预地卖丁留的现象。正因如此,广东于康熙五十五年开始推行摊丁入亩,也是最早实行此改革的省份。

——摘编自陈锋《清代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研究》

材料二   自1870年起,主要西方工业国家(法国、德国、美国等)都基本确立了黄金为本位的货币制度,英镑凭借其与黄金自由兑换、自由流动的属性,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受到广泛信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前一年(1913年),全球40%的外汇储备以英镑的形式储存。(布雷顿森林体系)可以看做是金汇兑本位制的延续,但又有明显的区别:“……建立了 IMF来监督国家经济政策。”其主要特征便是各国国际储备被美元完全垄断。

——摘编自王浩晨《国际货币制度的演变与未来趋势研究》等

材料三   1978年,在邓小平先生倡导下,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征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清朝推行摊丁入亩的历史背景及其产生的重要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布雷顿森林体系与英镑主导的货币体系有何不同,并结合所学回答二战后美元垄断地位确立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从农村到城市”角度列举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并运用唯物史观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总括一州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丁粮输于官。一岁之役,官为佥募(征收),力差则计其工食之费,量为增减;银差则计其交纳之费,加以增耗。凡额办、派办、京库岁需与存留供亿诸费,以及土贡方物,悉并为一条,皆计亩征银,折办于官。”

——张廷玉等《明史·食货志》

材料二   明代白银货币化是在民间与官府、白银与纸币和铜币的博弈中造就的。由于明代宝钞的发行并无准备金,且投放多回笼少,宝钞在发行之初便出现通货膨胀现象,并且越来越严重,导致百姓对宝钞的极不信任。政府被迫接纳和认可了这一趋势。正统元年(1436)取消白银禁令,白银成为普遍使用的货币,此后中国进入了银本位时代。万历年间(1573-1620)最终在制度上确立了白银法定货币的地位。

——修石《明代白银货币化的原因分析》

材料三   由今天墨西哥西海岸的阿尔普卡尔,到菲律宾的马尼拉,再到澳门,构成了太平洋丝绸之路,给中国输入了大量的白银。然而,在进入中国后白银便在这里沉淀下来。1718世纪全世界的白银产量的三分之一乃至二分之一都流入了中国。白银流转数字表明,15-18世界的中国,依然是世界的经济中心。15世纪末期地理大发现,让16世纪进入一个全球化时代。而交流的主要媒介则是白银。

——《中国通史》卜宪群

(1)材料一体现的是哪一种赋役制度?结合所学概括其内容。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推动明代白银货币化的政府因素。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太平洋丝绸之路”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影响。
2024-04-20更新 | 40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衢温“5+1”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清朝末年,各地流通成色杂乱的银元以及深受外国银行支持并借以居奇的鹰洋。北洋政府时期,整顿币值,统一铸造银币。这种新银币很快在国内支付交易中起到唯一主币的作用,其他货币在国内支付交易中逐渐趋于消失。这一变化(       
A.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有利于西方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
C.反映了中国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D.体现了中国近代货币制度的完善
2024-03-21更新 | 147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31年,英国违背金汇兑本位制,停止英镑自由兑换黄金并大幅贬值,这使美、法等金本位制国家遭受了严重损失,以英国为首的英镑集团、以法国为核心的金集团和以美国为首的美元集团先后成立,加剧了国际货币关系的混乱。1933年,美英法召开伦敦货币会议,大多数代表认为货币稳定是摆脱经济萧条的根本,然而罗斯福更关注美国“健全的内部经济体制”,这熄灭了英法与美国达成货币稳定协议的希望。随着英美两国经济的恢复,特别是德国加紧重新武装,促使美国积极推动美英法三方货币合作。1936年,三国达成《三方货币稳定协议》,一致同意为改善国际贸易环境而努力,“黄金价格将围绕35美元兑换1盎司的金价浮动,并愿意将之延伸至以后加入宣言的国家”。这是三方同时发表的接受法郎适度贬值、承诺相互合作来降低汇率波动的声明,也是一个没有执行机制的“君子协定”。

——据谈谭《从“货币战”到“有限合作”》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30年代美国货币政策的变化,并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三方货币稳定协议》。
2023-05-01更新 | 169次组卷 | 4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开远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清雍正年间,摊丁人亩,征收地丁银,规定完粮纳税必须用白银支付。清朝白银与铜钱兼用,18世纪末,一两白银可折换铜钱一千文左右,到了19世纪30年代后期,一两白银可折换铜钱一千六七百文。这一变化(     
A.源自于商品经济快速发展B.事实上加重佃农地租负担
C.与中外贸易发展密切相关D.是白银货币化的必然结果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如表是美国国际收支、黄金储备变化情况(单位:亿美元)。据表可知(     
年份196019611962196319641965
国际收支—39—24—12—27—28—23
黄金储备178169160155154137
年份196619671968196919701971
国际收支—14—36—16—61—30—220
黄金储备132121109119111102
A.布雷顿森林体系走向崩溃B.美国实行贸易保护主义
C.欧元诞生冲击了美元霸权D.国家干预造成财政赤字
2023-01-03更新 | 106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福州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历史方向)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