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下表是明代洪武至弘治年间(1368——1505)徽州祁门土地买卖契约情况表。下表反映了(     
时间使用通货类别及契约张数
洪武年间至永乐年间 宝钞23、银1、布1
宣德年间至景泰年间 宝钞4、银27、布42、稻谷4
天顺年间至弘治年间 银52、稻谷1
A.宝钞在民间的信用降低B.社会经济大幅度衰退
C.生活资料均可作为支付手段D.白银始终是主要流通货币
2023-12-10更新 | 257次组卷 | 26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第七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综合练习历史试题
2 . 北宋历史上多次出现严重的“钱荒”(在流通领域中,货币的数量不能满足流通需要),下面是揭阳市某中学的学生在研究北宋“钱荒”现象时收集的资料。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史料

出处

是时,以福建铜钱数少,今建州铸大铁钱并行

[元]脱脱等《宋史》

东南六路……农民困于输钱,工商窘于射利,谓之钱荒,人情日急

[北宋]张方平《张方平集》

材料二   北界(辽)别无钱币,公私交易并使本朝铜钱,沿边禁钱条法虽极深重,而利之所在,势无由止。本朝每岁铸钱以百万计,而所在常患钱少,盖散入四夷,势当尔矣。

——[北宋]苏辙《论北朝所见于朝廷不便事》

材料三   从财政的角度看,现钱征收的过量,从货币流通的角度看就是货币回笼的过量——宋人谓之“敛”,只不过是行政性回笼而非经济性回笼而已。这无疑会大量减少社会流通领域的货币存量。

——摘自袁一堂《北宋钱荒:从财政到物价的考察》

(1)分别阐述每则材料对研究北宋钱荒的价值。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个角度对北宋钱荒现象进行阐述。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像证史是历史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图像史料能够更直观地反映出历史的真实面貌,有着文字史料无法取代的作用。


   
任选其中至少2幅图片,自拟论题并围绕论题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2023-07-26更新 | 138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潮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德宗时期实施两税法,税收以钱计征,市场上的货币不足,从而出现“钱荒”问题。在钱重物轻的形势下,农民只能贱卖绢帛以换钱交税。唐宋时期海上贸易繁荣,国内铜钱大量“泄之四夷”。由于各种原因,铜钱的实际购买力长期低于其实际价值,民间往往将铜钱融铸成器皿,或是直接储藏起来。铜矿的贫乏使得铸币的原料长期短缺,政府铸钱成本则长期居高不下,唐代时铸钱1000文需1200文的成本,至南宋初年进一步增至2400文。尽管宋代铸币量达唐代的几十倍,但东南地区的“钱荒”问题仍十分严重。’

——摘编自葛金芳等《宋代“钱荒’’成因再探》

材料二   针对钱荒的现象,唐代政府除努力增加铸币量外,还实行铜禁和钱禁,“除铜镜外,一切不得买卖私造(铜器)”,不得销融钱币,“所有私贮现钱,并不得过五千贯”。同时,唐代政府又“禁钱不得过岭南”。此外,唐政府还努力维持钱帛并用的复本位货币制度,鼓励用帛支付。到了宋代,政府又发行交子、会子以缓解钱荒问题。但直到明代白银货币化之前,钱荒问题一直存在。

——摘编自徐恒泰<唐代钱荒刍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宋时期钱荒出现的原因并分析其危害。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归纳唐宋政府应对钱荒的措施。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甲午战争到庚子之变,中国历史的演进过程发生了重大转折,其中货币流通领域也出现了重要变动,深刻影响了近代中国币制的走向。据统计,1895-1899年间钱荒高达72省次,东北、华北、华中、华东地区都是重灾区,部分地区更是连年钱荒。光绪二十一年,张之洞奏陈:“各市用铜钱日见其少,加以私销不绝,钱价因之日昂”……据战后日本官方统计,战争期间仅作为日军战利品的各种金、银、铜钱等货币价值即达3000万日元以上……两江总督张之洞急奏:“近日大江南北各州县,旬日之间银价骤跌,以致市面愈不流通,小民生计艰难,百业室碍”……但各地征收税赋的标准依旧停留在过去银贵钱贱时期的折钱数额上,农民只能按旧有标准以钱折银纳税……此后,为应对钱荒,政府逐渐开铸大小银元,使银元从属于钱法体系,并最终在1904年后的本位制改革中使银元脱离钱法,提升为货币本位制改革的核心。

材料二   图:1890-1899年京局铸钱数额简图

1895-1899年中国紫铜进口价格表

年份紫铜价格(海关两/担)
189516.95
189616.79
189719.84
189820.07

——上述材料摘编自韩祥《甲午战后全国性钱荒危机的爆发及其对城乡社会的冲击》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甲午战后钱荒危机的特点和形成的原因。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甲午战后钱荒危机造成的影响。
2023-07-08更新 | 46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71年8月15日,尼克松宣布实行“新经济政策”。该政策对外采取了两项措施:放弃金本位,停止美元兑换黄金和征收10%的进口附加税。这一做法(     
A.使美元失去国际货币优势地位B.不利于美国的商品出口
C.表明布雷顿森林体系走向瓦解D.推动美国经济迅速发展
7 . 分析数据是研究历史的重要手段。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701970年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   

国家18701913191319501950196019601970
法国1.60.75.05.8
英国2.21.72.82.7
美国4.32.93.24.0
德国2.91.37.74.8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①时段英国和德国各自发展速度的主要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②③时段影响当时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并根据这些因素,总结经验。
2023-07-07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世纪70年代,谁只要持有任何“文明的”货币——英镑、法郎、美元、马克等,就可以随时去兑换黄金;反过来,一个黄金持有者亦可以把它兑换成任何一种货币。这些通货就像许许多多不同的语言,都在表示着毫无区别的东西。以上材料说明当时(     
A.美元是国际贸易结算的主要货币B.固定汇率被浮动汇率取代
C.各国货币可以自由流通D.金本位得到人们广泛接受
2023-05-29更新 | 361次组卷 | 19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里头遗址中出土的海贝


材料二   虞夏之币,金为三品,或黄或白或赤,或钱或布或刀或龟贝。

——司马迁《史记·平准书》

贝者,水虫,古人取其甲以为货,如今之用钱也。

——《尚书·盘庚》

材料三   明朝银矿稀缺,不足以应付政府开支。面对银荒危机,从16世纪中后期开始,明政府开放海禁。通过对外贸易,相当大部分美洲白银流入中国。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中国以白银为主要货币,从而促使白银成为世界货币。围绕白银,形成了一个世界贸易网络。

——万明《明代白银货币化:中国与世界连接的新视野》


(1)分别阐述材料一、二对研究古代货币的价值。
(2)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中后期白银货币化的原因。
(3)指出研究古代货币的史学方法。
2023-03-05更新 | 136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南京国民政府为了稳定金融市场,实施过一系列币值改革措施,如图是国民政府在改革中曾发行的货币。这些改革(     
A.为取得抗战胜利创造了条件B.废除长期保持的金本位制
C.是国家经济治理能力的体现D.强调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