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从秦朝至隋朝,铜钱上的文字基本都是记载钱币重量;自北宋起,铜钱上统一铸印当时的年号形成惯例,如“淳化元宝”“洪武通宝”“乾隆通宝”等。这一变化有助于(     
A.推动政权认同B.确立纸币主导地位
C.保证铜钱质量D.推动书法艺术推广
2024-01-18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3-24高三上·湖南·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战国后期,为统一货币重量,三晋使用刻着“市平”的圜钱,充当检验货币重量的“法钱”或砝码;而同一时期的秦国,在货币流通上则呈现“百姓市用钱,美恶杂之”的现象。这一不同反映了秦国(     
A.推行重农抑商政策B.商品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C.放松对经济的管理D.在集权体制上较为落后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共产党建立以来根据地货币和人民币发展的部分

1931年,在江西瑞金成立中华苏维埃国家银行,发行的货币上印有镰刀、锤子、五角星等图案。其中,壹元和贰角面值的货币上还绘有列宁头像。
1937年,国共两党协议,陕甘宁边区不印发货币,市面上通用法币。1938年,边区政府以延安光华商店的名义印发“延安光华商店代价券”,作为法币的辅币。1941年,边区政府决定独立发行自己的货币。
194812月,中国人民银行在石家庄正式成立,开始发行面值拾元到壹万元不等的第一套人民币。
1953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第二套人民币,陆续完成对新疆和西藏货币的收兑。1962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第三套人民币,纸币面值最大为10元,最小为1分,绘有纺织工人,拖拉机手,钢铁工人等劳动者图案。
1987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第四套人民币,纸币面值最大为100元,最小为1角。

——摘编自戴志强、沈逸林《红色政权发行的货币》等


根据材料中货币发展的相关史实,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4 . 下图是元朝纸币发行量统计图(单位:锭)这一统计图反映了(       

   

A.政治统一推动了商业经济的繁荣
B.货币形式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态势
C.货币制度的演变与政局联系密切
D.民族矛盾的激化制约了经济发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44年召开的布雷顿森林会议上,英国提出凯恩斯计划,试图维系英镑的货币霸权地位,但计划最终落空。而凭借世界最大债权国和黄金储备国的优势,美国的怀特计划获得了与会国的普遍认可,成为战后国际货币体系建立的蓝本。据此可知,怀特计划(     
A.导致了资本主义阵营分裂B.恢复了国际金本位货币制度
C.背离了维护金融稳定需要D.奠定了美国金融霸权的基础
2023-07-06更新 | 183次组卷 | 7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表是1926年前后黄冈全县流通货币的统计情况。对此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该时期(     

金属币

纸币

清末的银元、银两铜元;孙中山头像开国纪念银元;袁世凯头像银元;两湖巡阅使肖耀南头像纪念银元;各地铸造的大面额制元中国银行发行的银行券;湖北官钱局发行的官票;商人们自印发行的市票等
A.金融市场具有开放性B.经济发展资金储备充足
C.铸币印钞技术已普及D.货币金融管理亟待加强
7 . 北宋开始出现纸币,元朝在全国范围内将纸币作为主币发行。这主要反映出(     
A.经济困难B.农业进步C.商业发展D.赋税沉重
8 . 晚清时期,由于币制的混乱,清政府用银元取代银两、铜元取代制钱以及发行新式纸币等一系列措施推行币制的近代化,但改革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这一结局源于(     
A.帝国主义国家的百般阻扰B.地方督抚任意发行新式制钱
C.中央政府自身力量的虚弱D.普通民众对币制改革的不满
2023-02-11更新 | 0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2-23高三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宋交子大致经历了私人发行和官交子两个时期。宋代四川是铁钱流通的区域,铁钱流通基本上满足了当时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但仍有许多缺点。据记载:“川界用钱,小钱每十贯重六十五斤”,而蜀地买罗一匹,需要20 贯。发行交子的商家是由政府批准的,他们“连保作交子”,每年要向官府交纳一定的费用。在由 16 家大的富商主办时,交子就“用同一色纸币印造,印文用屋木人物”,有铺户印记“押字”和“密押”,“各自隐密题号,朱墨间错以为记”。任何交子的持有者,都可拿到发行的商号兑换铁钱。官交子制度起初对社会经济发展 起了积极作用,但后来大量增发,成为政府搜刮财富的手段,以致大幅贬值,趋于崩溃。

——摘编自孙健《中国最早的纸币的产生及其流通》

材料二 明初以铜钱、纸钞为法定货币,白银在禁止流通之列。但纸钞因政府未 能控制投放量而导致信用下降,渐至名存实亡,铜钱则因币材缺乏,铸币量难以 满足流通的需要。明朝中期,通过海外贸易大量流入中国的白银恰好弥补了国内 银矿不足的缺陷。政府规定赋税折银征收,这说明民间使用白银已比较普遍。清 代历朝都铸造铜钱,并在云南等地大力开采铜矿,但仍不能完全解决币材问题,同时用银之势也已不可遏止,因此在流通领域仍然是“用银为本,用钱为末”。大额交易通用白银,政府财政也以白银为计算单位。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交子产生和流通的背景。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货币体系演变的主要趋势及其形成原因。
2023-02-11更新 | 106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货币是商品交换的产物,不同时期的货币折射出特定的时代信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货币演进特点并说明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