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南朝时期,刘宋政权为弥补“钱荒”而铸造二铢钱,与古钱(汉五铢钱等)等价使用,但民间纷纷盗铸二铢钱,引发混乱。齐、梁、陈政权也都进行过类似改革。南朝时期的铸币改革(     
A.满足了“土断”政策的需要B.从侧面反映了南方经济发展
C.有利于结束南北分裂局面D.为纸币的发行提供有利条件
2024-05-10更新 | 94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23-24高三上·湖南·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战国后期,为统一货币重量,三晋使用刻着“市平”的圜钱,充当检验货币重量的“法钱”或砝码;而同一时期的秦国,在货币流通上则呈现“百姓市用钱,美恶杂之”的现象。这一不同反映了秦国(     
A.推行重农抑商政策B.商品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C.放松对经济的管理D.在集权体制上较为落后
2023-12-26更新 | 480次组卷 | 15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3 . 《史记》记载,秦统一后,废除原六国各种形制和材料的货币,推行了统一的铜币半两钱。但《史记》中又有“各随时而轻重无常”的描述,后世出土的铜钱也符合此说;据睡虎地秦简记载,秦代符合标准的织布也可作货币。这反映出(     
A.秦朝实际货币政策比较灵活B.《史记》的记载比较混乱
C.当时法定发行货币包括实物D.秦朝工商业发展较迟缓
2023-05-29更新 | 410次组卷 | 9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4 . 日本学者内藤湖南提出的“唐宋变革说”认为,自唐朝开始, 中国社会发生深刻的变化,宋朝以后进入到“近世”时期,中国历史的方方面面都呈现出新的特征。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的商业革命。这场革命的根源可以在中国经济生产率的明显增长中找到。技术的稳步发展提高了传统工业的产量。同样,水稻早熟品种的引进,使作物在过去只能一季一熟的地方达到一季两熟,从而促进了农业。此外,宋朝兴修的水利工程,大大扩大了水田灌溉面积。据估计,11至12世纪,水稻产量增加了一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到了宋代,商业的发展遂导致坊市制崩溃。商业活动不再局限在官方设立的市内进行,而是随时随地都可进行。人们在城内任何地方都可建立商店,开设作坊店铺,还可以推车挑担沿街叫卖,当然也更不存在时间上的限制了。一些大都市还形成了一条又一条的商业街,有的同行业集中经营,有的则是不同的众多行业错杂相邻。……宋代草市进一步发展,国家在那里设立镇这一行政单位,以进行管理,在镇的下面,还设立了市这一行政单位。镇市都是新兴的工商业城市,在宋代广泛出现,有的镇在人口、商业税收等方面,都超过了管辖它的州军的治所城市,它们不是政治中心,而是完全意义上的工商业中心城市,所以有些学者把这一现象称之为中国的城市革命。

商业的兴盛,导致货币需求的增加。……唐代的飞钱到宋代称为便钱,仍由官方经营,并发行一定面额的便钱券。在宋代真正具有纸币性质的货币是交子。因四川使用铁币不便,当地大商人就联合发行一种纸币,称作交子,也是在一地交钱后到另地取钱。不久交子改由政府发行,并设立了机构管理,交子遂成为世界上最早的流通纸币。……宋代的汇兑业务比唐代有更大的发展,除了沿袭唐代使用飞钱(宋代称便钱)外,国家还发行一种钞引,可以持钞引到各地换取需要的货币或实物。为便于便钱、钞引、金属货币等之间的兑换,宋代出现了许多金银钞引铺,进行货币兑换、汇款等业务。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商业革命的表现,并分析出现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与西欧商业革命相比,宋朝的商业革命“为什么未能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
2023-05-25更新 | 829次组卷 | 10卷引用:2023年北京高考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对文钱”始于唐代,其钢质、大小、厚薄完全一致,只是钱文用不同的字体书写,可以配成对。宋太宗时亲自为“淳化元宝”“至道元宝”书写钱文,钱文有真书、行书、草书三体,尊称“御书体”,宋仁宗时期,铸造“对文钱”制度规范形成。“对文钱”制度的形成旨在(     
A.弘扬国粹书法艺术B.从经济上加强中央集权
C.推行崇文抑武政策D.适应商品经济发展需求
2023-05-08更新 | 233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光绪十三年(1887年),两广总督张之洞在广州采用从英国进口的铸币机器首铸龙纹银圆,世称“龙洋”,每枚库平白银七钱二分,配银九成;另铸辅币半圆、五分之一圆,并规定以“龙洋”取代白银流通。此举主要是为了(     
A.发展近代信用货币B.筹措《马关条约》的赔款
C.挽救清廷统治危机D.抵制外国货币在华流通
2022-12-19更新 | 205次组卷 | 6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7 . 秦朝,上币黄金以“溢”(镒,合二十两)名,下币铜钱以“半两”名,而珠玉、龟贝、银锡等不作为流通货币。据此可知,秦朝
A.币值均以重量为单位B.半两钱是唯一的法币
C.官方、民间均能铸币D.奉行重农抑商的政策
2022-02-01更新 | 177次组卷 | 6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