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战国至秦

官吏俸禄形式主要以斗发给粟米

西汉

官的大小和俸禄级别以“石”表示,俸禄以斛为计量单位,按月发给粟米;汉宣帝时因“小吏皆勤事,而俸禄薄,欲使其毋侵渔百姓,难矣。其益(增加)吏百石以下俸十五”

魏晋

帛、粟、钱各占⅓

唐代

唐初大体沿隋,俸禄有粟、田、钱,俸禄依官的品级九品正、从分为十八级。唐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将各种粮钱合为一起,以月俸为名,随月发钱

宋代

官员的俸禄丰厚,名目繁多,如最高文散官除每月给俸钱120贯钱外,还有绢绫罗锦以及职钱、公用钱、出差费和仆人费用等

元代

俸禄支付纸钞,也叫俸钞

清朝

在京文武官员每年俸银,一品180两白银,二品155两白银,以此减少。京外文官俸银与京官相同,但没有禄米,而武官的俸银减半。雍正帝,七品知县每年只有45两俸银,“不取之百姓,势必饥寒”,因此,推行养廉银制,其数目大大超过各级官员的俸银

——摘编自曾宪阳《浅议古代官吏的俸禄》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国古代官员的俸禄”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隋至唐前期,绢帛广泛流通。在隋代,绢帛的地位和作用甚至超过了铜钱,执行着货币的主要职能。在唐代,政府曾多次下诏,规定实行钱帛兼行的货币制度,并规定了绢帛的标准定式是幅广一尺八寸,长度以四寸为一匹,五丈为一端。《唐律疏议》规定:诸造器用之物及绢布之属,有行滥、短狭而卖者,各杖六十。据唐代李冗的《独异志》记载:“唐富人王元宝,玄宗问其家财多少,对曰:‘臣请以一缣系陛下南山一树,南山树尽,臣帛未穷’”。

——摘编自曹祥凤《唐代货币问题研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隋至唐前期绢帛作为货币广泛流通的历史现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