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西汉初年的《户律》规定,居民进行田宅买卖或者根据遗嘱分割田产,都要依法定籍(登记变更情况),并鼓励分割后独立建立户籍,如相关官吏故意为难拖延定籍,则给予处罚。这些规定意在
A.加强官吏的管理B.抵制土地自由买卖
C.禁止农民的迁徙D.保证政府财政收入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有田则有租,有家则有调,有身则有庸。租者,十一之税也。调者,调发兵车井田之赋也。庸者,岁役二旬,不役则收其资。役多则免调。过役,则租调俱免,无伤于民矣!

——郑樵《通志·货一》

材料二 ……臣查直隶通属地粮共二百零三万四千七百两有奇,丁银共四十二万零八百两有奇,统为核算,将此四十二万零八百两之丁银,均摊于二百零三万四千七百余两地粮之内,仍照上中下三则之田,各计其纳粮轻重之数,而分摊其丁银,永无偏累之患。”

——《朱批谕旨·直隶巡抚李维钧奏》


(1)材料一和材料二的税收制度各有何特点?
(2)由材料一到材料二,税收制度的变革有何意义?
3 . 为了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我国政府取消了长期实行的农业税。历史上我国农业税的起征时间是
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
C.两汉时期
D.隋唐时期
4 . 史学家钱穆先生说:“租庸调制的精神,不仅在于轻徭薄赋,而尤重为民制产。”下列对“租庸调制”解读正确的是(     
A.“调”是指缴纳一定量的谷物
B.“租”是指缴纳一定量的绢和布
C.“庸”是指缴纳一定的银子代役
D.在租庸调制下农民生产时间具有一定的保证
2016-11-18更新 | 1083次组卷 | 19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安达市重点高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