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 古代主要经济政策与土地制度 > 沉重的赋税和力役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144 题号:699409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有田则有租,有家则有调,有身则有庸。租者,十一之税也。调者,调发兵车井田之赋也。庸者,岁役二旬,不役则收其资。役多则免调。过役,则租调俱免,无伤于民矣!

——郑樵《通志·货一》

材料二 ……臣查直隶通属地粮共二百零三万四千七百两有奇,丁银共四十二万零八百两有奇,统为核算,将此四十二万零八百两之丁银,均摊于二百零三万四千七百余两地粮之内,仍照上中下三则之田,各计其纳粮轻重之数,而分摊其丁银,永无偏累之患。”

——《朱批谕旨·直隶巡抚李维钧奏》


(1)材料一和材料二的税收制度各有何特点?
(2)由材料一到材料二,税收制度的变革有何意义?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规定:每丁每年缴纳租粟2石;户调随乡土所产,绫2丈,锦3两,或纳布2丈5尺,麻3斤;每丁每年服役20天,闻年22天,也可以纳绢或布代役:一天折合纳绢3尺,称为庸。……

材料二   1581年张居正改革,其内容为“总括一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一概征银,官为分解,雇役应付”。

材料三   丁口之输赋也,’其来旧矣。至我朝雍正问,固各疆吏奏请,以此摊入地亩。于、是,输纳征解,通谓之地丁,或曰丁随地起。……惟均之于田,可以无额外之多取,而催科易集。.

材料四   清朝前期人口统计


(1)据材料一、二、三,指出唐朝到清朝分别实行的赋税制度,并概括其各自的特点。
(2)据材料三、四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清朝实行这种赋税制度的积极效果。
(3)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趋势。
2018-07-30更新 | 16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朝统治者从明朝灭亡中吸收的教训,集中到,就是明朝末年因“私征滥派,民不聊生”,终至“国祚随失”的前车之鉴,深引为戒,为了稳定对中原的统治,必须反其道而行之,应当“蠲者蠲,革者革,庶几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康熙多次分析明朝灭亡的原因,指出:万历以后“赋敛日繁而民心涣散”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他主张“从来与民休息,道不在扰”,在他看来,“家给人足,而后世济”,“欲使群生乐利,比户丰盈,惟频行减赋蠲租”,差不多每年都下令蠲免某地钱粮一年或几年,或蠲免一部分。

材料二   1787年联邦宪法的制订和1789年联邦政府的建立,标志着美国立国过程的结束,也是一个新时代即建国时代的开始。美国的第一任财长汉密尔顿认为,应把发展工商业作为“联邦政府的主要目标”,“一旦制造业建立起来,并在我们中间生根,就会给美国伟大、光荣的未来开辟道路,并以此对付任何暴君的干涉”。1790年汉密尔顿先后向国会提交了《关于公共信用的第一份报告》《关于国家银行的报告》等报告。在经过激烈辩论之后,得到国会的认可,这就使美国政府第一次有了明确的财政经济政策。裉据报告提出的原则和政策,1740年,国会设立偿债基金,并通过由联邦承担各州债务的计划,建立国家造币厂;1791年,国会建立第一合众国银行,并通过征收威士忌税的法案。在国家银行建立后,一个以国家银行为主干,包括商业银行、证券市场、保险公司在内的金融体系逐渐形成,它们都采取了股份制的组织和运作形式。


(1)根据材料一,指出清政府推行轻徭薄赋政策的目的及举措。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清政府与美国政府立国方针的不同,分析美国立国方针的实践所产生的影响。
2019-04-16更新 | 66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朝康、雍、乾长达一个多世纪中,社会总体稳定,清政府取消了人头税,根据耕地面积确定税额,减轻了下层百姓负担。农业上普遍采用了轮作、复种、多熟等农作制。玉米、甘薯等耐寒、耐旱、高产作物不断推广,人们将林木覆盖的山地和草原广为开垦,人口从清初的1.8亿增加到鸦片战争前夕的4亿之众,引起了一系列变化;一些地区“游手好闲者更数十倍与前”“田地责少,寸土为金”,水土流失和草原沙化现象凸显,农业人均收入递减,各地民变此起彼伏。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中期人口膨胀的原因。
2020-04-22更新 | 19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