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明初,田税一律征收粮食,称为本色。洪武九年(1376年),朱元璋下令天下郡县税粮均可以布、绢、棉花等实物和银钱代纳,称作折色。折色的推行(       )
A.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B.推动了经济结构调整
C.促进了赋税制度变革D.加重了百姓经济负担
2023-06-08更新 | 208次组卷 | 8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2 . 厘金是清王朝于1853年对几乎所有商品开征的一种商品贸易税。所谓“厘金”主要是对过境商品进行征收。厘金最滥时期,全国厘卡一万多处,密集地区,几十里地就设置多个厘卡,过境商品层层扒皮。货物逢关抽厘,税率较高且重复征收。厘金的实施(     
A.抵制了外国商品的倾销B.阻碍了国内统一市场发育
C.瓦解了传统的自然经济D.冲击了清政府的海禁政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春秋时期,许多诸侯国陆续推行了一些变革措施。如齐国采取“相地而衰征”的政策,即根据土地多少和田质好坏征收赋税;鲁国实行了“初税亩”“履亩而税”,即按亩收税。这(       

A.根源于井田制的逐渐崩溃B.推动了工商业的发展
C.反映土地私有制渐趋确立D.旨在瓦解旧贵族的统治
2023-06-01更新 | 557次组卷 | 10卷引用:四川省成都金苹果锦城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清朝时期,基层管理从注重管理国家编审册上的人户,变为注重管理乡村中实际居住的人户。导致上述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赋税制度的演变B.治理理念的革新
C.西学东渐的影响D.国家疆域的拓展
5 . 1945年8月烟台解放,人民政府接管了东海关,对其进行了一番改造:一方面强调海关工作人员的政治可靠性、积极开展“群众路线”式的缉私活动;另一方面,从军队和地方调入人员补充关税干部。这些改造措施旨在(     
A.更好地发挥人民海关的职能B.巩固壮大敌后抗日根据地
C.将战时经验运用于海关管理D.完善海关人才培养的制度
2023-05-22更新 | 806次组卷 | 8卷引用:四川省德阳市2023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6 . 早在1950年,我国开征个人所得税的具体方案就曾有拟定,但直到1980年才有了新中国第一部个人所得税法。对此.有人解释说,当时中国个人收入来源较为单一,个人收入分配中存在着一定的供给制成分。据此,中国长期未能开征个人所得税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发展水平的低下B.居民贫富差距并不明显
C.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D.家庭经济收入来源有限
2023-05-21更新 | 544次组卷 | 1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嘉陵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1928年,《中美关税条约》签订。随后,意大利、英国、法国也与中国缔结了《友好通商条约》。但这些条约都规定“对于一切关税问题及事项,此缔约国在彼缔约国领土内享受之待遇,不得次于任何他国享受之待遇”。据此可知(       
A.国民政府外交新形象由此确立B.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C.中国实现关税自主仍存在障碍D.近代不平等条约体系瓦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秦《法律答问》记载:凡是隐匿民间田亩并收取税租的,定以“匿田”之罪;凡是对户口数登记错误,即使错算1户,即为“大误”,也要受到惩罚。这说明当时(     
A.官员腐败现象严重B.政府强化赋役管理
C.王朝统治腐朽没落D.法律制度非常严苛
2023-05-14更新 | 141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据如表推知,光武帝的度田措施旨在(     
东汉光武帝度田(丈量土地)的相关记载   
内容文献
建武十五年诏下州郡检核垦田顷亩及户口年纪,又考实二千石长吏阿枉不平者。《后汉书·光武帝纪下》
十五年,诏下州郡检核其事(垦田),而刺史、太守多不平均,或优饶豪右,侵刻羸弱,百姓嗟怨,遮道号呼。《后汉书·刘隆传》
十六年……天下刺史、太守以垦田不实下狱死者十余人,于是南郡太守刘隆亦系狱,上以隆功臣也,免为庶人。《后汉纪》卷七《光武皇帝纪》
A.削弱地方豪强势力B.完善地方监察体系
C.增加政府赋税收入D.重构封建经济基础
10 . 两税法规定:依照前一年田税收入总额确定后三年田税年征总额,各地“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平均摊派、固定不变,即使人口流徒,北地荒旷和南地多辟也如此。这可用于说明,唐中后期(     
A.新的社会矛盾滋生B.政府财政危机解决
C.民众租税负担减轻D.均田制度趋于稳固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