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黄宗羲将历史上赋役制度存在的弊端概括为“三害”。其中一害是“所税非所出之害”,即赋税由征实物改为征银钱,而银钱又非农业之所出,在商人的中间盘剥之下,必然加重纳税者的负担。下列制度与此描述不相符的是(     
A.两税法B.租庸调制C.募役法D.一条鞭法
2024-04-30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适应性月考(九)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2 . 有学者将中国古代税制改革的结果称为“黄宗羲定律”,这一定律可以概括为通式: “b=a+nx”,式中b为经过n次改制之后的新税额,a为原始税额,x为杂派,n为改制次数。由此可见,古代税制改革(     
A.以增加税收名目为主要目的B.最终导致民众负担加重
C.皆以改善民生状况为出发点D.适应了社会转型的需要
2024-02-29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名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2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资治通鉴》这样概括某种赋税制度:“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其租庸调、杂徭悉省。”此赋税制度是(     
A.一条鞭法B.租调制C.租庸调制D.两税法
2023-06-03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南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桂鼎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如下图是某同学整理的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知识要点。下列对中国古代赋役制度演变趋势的概括,准确的是(     
秦汉:“泰半之赋”与轻徭薄赋
隋唐:实行租庸调与推行两税法
明清:赋役合并与“摊丁入亩”
A.征税标准从人丁为主转向土地和财产B.人头税从秦朝占较大比重到明朝废除
C.征收形式从以纸币为主到以白银为主D.百姓的赋役负担呈现越来越轻的趋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