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将此前的个人所得税、城乡个体工商业户所得税和个人收入调节税合并为统一的个人所得税,并根据收入多少分段征收。这一举措
A.凸显了全国人大的经济管理职能
B.旨在全面落实按劳分配原则
C.适应了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D.有利于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
2 . 下表为唐代某一时期均田制下农民家庭经济运转情况表。据此可以推断出,唐代这一时期
分类粟(石)绢吊(匹)钱(文)
收入544800
支出39.13.5570
剩余14.90.5230
剩余率27.6%12.5%28.6%

A.农民家庭经济的平均剩余率在10%左右B.均田制下农村地区土地兼并严重
C.政府和农民关系总体处于良性互动状态D.两税法的实施成为一种必然选择
3 . 唐律规定“奴婢比之资财”,“律比畜产”,地位低下。宋代除少数官奴婢外,私奴往往订立契约,约以时限,付以雇值,又称“女使”。这反映了宋代
A.宗法等级观念淡薄B.人身依附关系弱化
C.女性政治地位提高D.雇佣劳动开始出现
2020-11-03更新 | 505次组卷 | 17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阆中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4 . 据《宋会要辑稿》记载,南宋绍兴二十九年朝廷明文规定“凡佃户纳租,每亩不得过一石(石:古代容量单位)”。这一规定表明,当时统治者
A.重视保护自耕农经济B.极力抑制土地兼并
C.实行了重农抑商政策D.有意调和阶级矛盾
5 . 清朝江浙的农村地区出现了甩卖土地现象。“有力之家,以田为累,不敢置买”,已买者,或者直接卖给佃户,或者以之“投送缙绅,以图脱累”。其中以城市商人地主为多。这主要反映了当时
A.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B.税制调整引发了社会异动
C.租佃关系在日益普遍化D.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6 . 西汉文景时期,粮食增产,粮价极低。国家收取的实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但百姓必须把粮食换成钱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这反映出当时
A.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行B.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
C.粮价低抑制了生产热情D.富商大贾操纵税收
2018-06-09更新 | 18362次组卷 | 180卷引用: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7 . 隋朝在推行均田制的同时,政府制定“输籍定样”(划分户等标准),发到各州县,每年正月五日,县令派人到农村,依定样划分户等,作为征调赋役的依据,并且国家规定的赋税、力役数量低于豪强地主对佃农的剥削量。上述做法的作用主要在于
A.强化中央政府对州县的管理B.扩大国家编户增加政府收入
C.严厉控制人口防止地方叛乱D.维护了佃农的经济政治权利
2016-11-27更新 | 301次组卷 | 5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四川省棠湖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8 . 清代官方文书记载:雍正年间,江苏某地查出隐漏田亩十六万亩,官方追回六万亩;广东一向没有土地调查资料, “田亩之欺隐颇多,富户之悭吝更甚”;台湾一般现象则是“种百亩之地,不过报数亩之田”官方之所以会有这些记载,最可能的原因是
A.鼓励农业生产
B.关心粮食供应
C.重视政府税收
D.促进边地开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