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20-21高一上·江苏南通·期中
2 . 中国古代某一赋税制度改革规定: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杂税,但原额不废;……分别按照垦田面积和户等高下摊分,两税户以户等纳钱,以田亩纳米粟。这一改革推行于
A.西汉B.唐朝C.宋朝D.明朝
20-21高一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3 . 与租庸调制相比较,唐朝后期实行的两税法的最大特点是
A.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B.改变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
C.减轻农民的劳役负担D.加强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2020-10-14更新 | 978次组卷 | 16卷引用:贵州省黔南州都匀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陆贽评论某制度时说:“有田则有租,有家则有调,有身则有庸。……以之为理,则法不烦而教化行;以之成赋,则下不困而上用足。”这一制度
A.由北魏孝文帝首创B.与均田制相始终
C.特点是土地为标准D.解决了贫困问题
2020-09-18更新 | 1173次组卷 | 18卷引用:贵州省三联教育集团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质检(二)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朝统治者从明朝灭亡中吸收的教训,集中到,就是明朝末年因“私征滥派,民不聊生”,终至“国祚随失”的前车之鉴,深引为戒,为了稳定对中原的统治,必须反其道而行之,应当“蠲者蠲,革者革,庶几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康熙多次分析明朝灭亡的原因,指出:万历以后“赋敛日繁而民心涣散”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他主张“从来与民休息,道不在扰”,在他看来,“家给人足,而后世济”,“欲使群生乐利,比户丰盈,惟频行减赋蠲租”,差不多每年都下令蠲免某地钱粮一年或几年,或蠲免一部分。

材料二   1787年联邦宪法的制订和1789年联邦政府的建立,标志着美国立国过程的结束,也是一个新时代即建国时代的开始。美国的第一任财长汉密尔顿认为,应把发展工商业作为“联邦政府的主要目标”,“一旦制造业建立起来,并在我们中间生根,就会给美国伟大、光荣的未来开辟道路,并以此对付任何暴君的干涉”。1790年汉密尔顿先后向国会提交了《关于公共信用的第一份报告》《关于国家银行的报告》等报告。在经过激烈辩论之后,得到国会的认可,这就使美国政府第一次有了明确的财政经济政策。裉据报告提出的原则和政策,1740年,国会设立偿债基金,并通过由联邦承担各州债务的计划,建立国家造币厂;1791年,国会建立第一合众国银行,并通过征收威士忌税的法案。在国家银行建立后,一个以国家银行为主干,包括商业银行、证券市场、保险公司在内的金融体系逐渐形成,它们都采取了股份制的组织和运作形式。


(1)根据材料一,指出清政府推行轻徭薄赋政策的目的及举措。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清政府与美国政府立国方针的不同,分析美国立国方针的实践所产生的影响。
2019-04-16更新 | 66次组卷 | 2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求是高级中学2018-2019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6 . 明朝后期,土地高度集中,太湖流域90%的土地都在官僚和地主手中,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太湖流域是农业中心
B.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C.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
D.统治者“不抑兼并”
2018-09-27更新 | 206次组卷 | 43卷引用:贵州省湄潭县湄江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唐代租庸调制规定百姓服役可以“纳绢代役”,宋代王安石的募役法则规定百姓可以出钱免役。这实质上反映了
A.中国古代货币经济的确立
B.封建政权对农民阶级剥削的加重
C.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变更
D.封建政权对农民人身控制的减弱
2018-05-25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金沙中学2018年高考历史选择题模拟试卷(二)
8 . 《汉书·严安传》载:“(秦朝)丁男被甲,丁女转输,苦不聊生。”由此可见秦朝
A.徭役、兵役繁重B.刑罚十分严酷
C.赋税很沉重D.人民很勤劳
9 . 春秋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开始全面整顿郡国土地并着手编制户籍,史称“版籍”、“版图”。 “版籍”、“版图”的出现
A.加重了农民负担B.便利了赋税征收
C.强化了中央集权D.确立了土地私有
2017-10-30更新 | 303次组卷 | 17卷引用:贵州省安顺市平坝第一高级中学2019届高中历史高考精准滚动试卷三
10 . 为了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我国政府取消了长期实行的农业税。历史上我国农业税的起征时间是
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
C.两汉时期
D.隋唐时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