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防疫抗疫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2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中国早期,人们早已具备了一定的避疫思想和隔离观念。秦汉时期,政府采取强制措施隔离病患,《云梦秦简》中就有政府关于疫情申报、隔离的具体记载。两晋时期,中央政府对疫病隔离更是做了明确规定,朝臣家庭若有三人以上染病,即使本身没病,百日之内也不得上朝。两宋时期,除了中央较为主动的隔离治疫政策外,一些热心的地方人士和官员也自发建立一些医疗机构,如福田院和安济坊,用以安置隔离病患。明清时期,虽然很少看到重要的集中隔离和检疫场所,但面对瘟疫,民众则常常采取一些自发的隔离防疫措施,康熙四十八年,便有民众在空旷之地设置草屋数十间供患者隔离。

——摘编自杨银权《被忽视的传统:中国古代隔离治疫发展论述》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疫病流行,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1949年10月,察哈尔鼠疫爆发后,中央立即成立疫情防控工作组,并采取疫区封锁、划定大小隔离圈的措施,毛泽东还亲自请求苏联专家来华协助防疫。据统计,截至1951年9月,全国各地卫生机关共派出150余支防疫队,深入基层,宣传、组织防疫工作。1952年,毛泽东发出了“动员起来,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的指示,号召全国军民把卫生防疫提高到移风易俗、改造国家的高度认识上来。1955年,国务院批准的《传染病管理办法》除了确立疫情报告制度外,还把当时流行的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丁等18种,依法进行管理,同年,中央政府还成立了防治血吸虫病办公室。

——摘编自李洪河《新中国国家卫生防疫机制的建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隔离治疫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疫情防控的措施,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疫情防控的认识。
2020-08-29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湘教育三新探索协作体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2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早在殷商之时,中国就有了禁止在街道上倾倒垃圾的规定,并视其为犯罪;管仲则明确提出以法律手段保护生物资源,设置相应官吏;秦墓出土的《田律》是世界上最早的环境立法之一;北宋甚至以皇帝下诏的方式重申环境保护禁令,命令基层官吏捕拿违反禁令的人。西汉桑弘羊主持的盐铁官营,在各郡设盐铁官署,严禁私人生产“敢私铸铁器,煮盐者,钛左趾,没入其器物”。北宋对矿课控制较松,但仍禁止民间私自交易。这种做法,不仅保证了国家收入,也抑制了私人盲目开采。中国在史前,已设立治水官吏—— 司空;秦国李冰修建的都江堰,成为“天府”的富庶源泉;汉以来,“朔方、河西、酒泉皆引河及川谷以灌田”。
材料二:1854年,英国又爆发了第三次霍乱,伦敦在10天中就有500人死亡,1866年,霍乱第四次爆发。如果说霍乱的爆发是水污染的原因,那么,各种烟气、热气和毒气也直接带来了多种呼吸道疾病的流行。在英国,肺结核、支气管炎、肺炎、上呼吸道感染已经成为常见病和导致死亡的最大原因。
——据李宏图《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和治理》
材料三:近代以来英国针对空气污染和水污染的部分法律
时间
法律名称
1843年
《控制蒸汽机和炉灶排烟法》
1855年
《有害物质去除法》
1876年
《河流防污法》
1926年
《公共卫生(烟害防治)法》
1956年
《大气清洁法》
1963年
《水资源法》
1973年
《水法》
1974年
《污染控制法》


——据梅雪芹《历史学与环境问题研究》
材料四:近代工业革命200年来……谁该承担主要责任就不言自明。无视历史责任……是毫无道理的。发达国家如今已经过上富裕生活,但仍维持着远高于发展中国家的人均排放,且大多属于消费型排放;相比之下,发展中国家的排放主要是生存排放和国际转移排放。
——据温家宝在丹麦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领导人会议上的重要讲话
(1)阅读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主要措施
(2)概括材料二所反映的问题,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其出现的原因。
(3)材料三说明了什么问题?列举第一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资本主义发展中出现的有利于环境改善的因素。
(4)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历史责任”和“国际转移排放”的角度,简要说明发达国家在改善全球环境方面应该承担主要责任的原因。
2016-07-01更新 | 22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湖南株洲十八中学高二下期中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