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防疫抗疫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1 . 抗日战争时期的陕甘宁边区缺医少药,边区政府号召“中医科学化,西医大众化”,成立防疫总委员会,成立中西医药研究会,组建八路军卫生材料厂,组织中西医疗队下乡诊治活动。“我军使用的中药制剂,自制的竟占了全部用药的三分之一”。这说明(     
A.国家重视农村医疗卫生工作B.陕甘宁边区的疫情日益严重
C.边区加强公共医疗卫生建设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逐步扩大
2023-05-05更新 | 699次组卷 | 7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联盟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2-23高二上·江苏南通·期中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据估计,在哥伦布到来后的一两个世纪中,印第安人口减少了95%,主要的杀手是旧大陆来的病菌。印第安人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这些病菌,因此对它们既没有免疫力,也没有遗传抵抗力。天花、麻疹、流行性感冒和斑疹伤寒争先恐后地要坐杀手的头把交椅。紧随其后的还有白喉、疟疾、流行性腮腺炎、百日咳、瘟疫、肺结核和黄热病。

——摘编自贾雷德·戴蒙德《枪炮、病菌与钢铁》

材料二   中世纪时,基督教会掌握社会话语权,宗教医学成为人们疗治病痛的主要途径。16世纪~17世纪,瘟疫在西欧频繁爆发,神职人员纷纷死亡,罗马教廷四处躲藏,宗教医学更显得毫无成效。伦敦发生鼠疫后,医学界要求当局注意城市公共卫生、清除各种污秽;建议民众重视卫生保健,节制饮食,并用放血、催吐等疗法治疗病痛,政府强行以非宗教手段加以防控。1604年议会法令授权监管看守人可以用暴力使隔离家庭关闭门窗;疫区任何人胆敢外出将以流浪罪论处,与瘟疫相关的案件也以重罪被起诉。在借鉴吸收并不断完善的基础上,英国形成了符合本国特色的防疫体系;该体系将中央与地方、国家与社会、官员与民众广泛联系起来,共同致力于防疫减灾。

——摘编自陈凯鹏《论近代早期英国防疫对策特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天花等病菌在美洲传播的原因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早期英国政府防疫对策的特点,并简析其形或条件。
2022-12-27更新 | 139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选修)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10年冬,中国东北地区爆发鼠疫。伍连德断定是通过飞沫传播,因陋就简,利用能收集到的纱布制作简易的“伍氏口罩”,如下图所示,并推广使用。次年3月疫情得到控制。由此可知中国近代
A.建立了疾病防治体系B.形成了疫病预警制度
C.确立了疫病应对机制D.完善了医疗服务体系
2022-06-05更新 | 27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学情调研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1910—1911年间,当鼠疫波及华北之时,颇有影响的《大公报》刊载了天津官医院的来稿,详细介绍了鼠疫的危害、病因、症状以及预防鼠疫的方法;还开设专栏介绍防疫知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报刊宣传
A.标志清朝防疫体系正式建立B.开启了对疫情的专业研究
C.推动了公共卫生意识的增强D.控制了疫情的暴发和扩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近代英国,医生群体遵守严格的三等级秩序,内科医生、外科医生、药剂师三大群体等级依次降低,且各自成立协会,维护等级分离。1805年,药剂师不断向议会请愿,要求破除等级秩序。1815年,一个新的阶层——外科医生—药剂师群体(全科医生)正在崛起,他们从事着全面的医疗工作,逐渐成为城镇和乡村中医生职业势力最为庞大的群体。1886年,英政府颁布《医疗法》,英国开始进入以全科医生为主导的医疗服务模式中。1911年,《全民保险法案》颁布,要求各郡的保险委员会选择一些当地信誉较好的全科医生并与其签订合同,使其一周中有两天为社区居民提供免费诊疗服务,其余时间仍可继续从事私人医疗服务。

——摘编自王广坤《19世纪英国全科医生群体的崛起及影响》等

材料二   20世纪60年代中期,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全国范围内开始大规模培训农村卫生员。他们“不拿工资,在家种地”,一般都经过社区医院的短期培训,不管中医还是西医,无论内外科、妇产科还是小儿科,多少都通点。他们不坐班,群众有病随叫随到。群众基本上“小病不出村,一般疾病不出大队”。与此同时,农村卫生员还通过家庭卫生宣传、计划免疫推广以及指导农村的饮用水源、粪便垃圾、厕所。牲畜圈棚改造等义务工作,承载了社会动员、国家控制、树立典型等多重政治含义。他们被广大农民称作“合作医疗的台柱子”,是“信得过,养得起,管得着,用得上”的医生。

——摘编自龙长安、汪雪微《“赤脚医生”对国家建设的重要贡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近代英国全科医生制度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指出近代英国全科医生与新中国农村卫生员的相同点,并分析新中国农村卫生员制度实施的意义。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世纪~17世纪,瘟疫在西欧频繁暴发,英国人口大量死亡,基督教会束手无策。英国王室政府与地方政府相互合作,共同致力于防疫工作。为了防控疫情扩散,英国当局采取医学隔离、物件消毒、禁止公共集会、打扫街道、清理垃圾及捕杀流浪动物等措施,同时采用放血、催吐等疗法治理病痛。尽管有信徒进行抵制,但政府依然强制推行。英国的防疫不仅来自欧陆防疫经验,而且也来自地方长期防疫实践,更来自医生专业性建议,是多方面智慧的结晶。在各方努力下,英国的防疫措施加快了瘟疫的消退。

——摘编自陈凯鹏《论近代早期英国防疫对策的特点》

材料二   1910年中国东北发生了长达半年之久的烈性肺鼠疫。清政府立即成立了京师防疫局和东三省各防疫机构,出台百余项法规,要求各地区必须逐日向上级机关详细呈报疫情,同时任命剑桥大学医学博士伍连德为东三省防疫全权总医官。伍连德通过解剖疫尸,证明此次鼠疫为肺鼠疫,主要通过呼吸飞沫在人际传播。他采取隔离诊治、注射抗鼠疫血清、对公共场所实施污染源整治及清洁消毒、疫尸火化、推广使用口罩等措施。面对疫情,上到皇亲国戚、下到平民百姓多能参与募捐。19113月,东北鼠疫全部消灭。庚戌鼠疫的成功防治,为中国近代公共卫生机制的形成和中国近代防疫体系的构建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摘编自焦润明《庚戌鼠疫应对与中国近代防疫体系初建》


(1)据材料一,概括近代早期英国卫生防疫措施的特点。
(2)据材料二,分析中国防疫成功的原因其历史意义。
(3)综合材料,指出近代中英两国成功防疫对现代中国国家治理的启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4世纪,病菌大肆横行欧洲,因其无情扼杀了众多生命,毁坏了社会秩序,被视作恶魔。而在欧洲征服美洲时,病菌因灭杀当地土著人,为欧洲带来丰厚的战利品,被视为忠诚的士兵。这两种看法
A.从欧洲自身的立场看待病菌B.关注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大课题
C.全面看待病菌肆虐的社会影响D.说明时代变迁影响人们的认知
21-22高二下·江苏南通·开学考试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整个明代,从1368-1644年,总计约277年间,共计发生了75场较大范围瘟疫。瘟疫发生之后,明王朝作为社会的管理者,自然承担起了应对瘟疫,赈济民众的重任,以维护社会的稳定。对于各地出现的包括疫情在内的灾情,明朝中央政府要求各地方官员必须迅速。上报,以便上级部门采取及时的对策。对于报灾不实的官员,常常加以处罚。免除疫区正官进京朝觐,以保证救灾的领导力量和地方政府职能的正常运作,同时派员赈济,督促地方官员,协调救灾工作。明王朝设有专用的救灾仓储制度,为包括疫灾在内的灾害提供固定的物资保证。太医院、医学与惠民药局,是明朝医疗体系中最重要的部分,明政府注重对医疗机构的创制和整顿。在疫灾出现时,明朝皇帝常常下令中央和地方官员要“修省”;甚至皇帝下“罪己诏”,举行祈祷和祭祀活动。

——摘编自陈旭《明代瘟疫与明代社会》

材料二   16世纪-17世纪,瘟疫在西欧频繁爆发,英国人口大量死亡,基督教会束手无策。英国王室政府与地方政府相互合作,共同致力于防疫工作。英国在近代早期的防疫措施它不仅来自欧陆防疫经验,而且也来自地方长期防疫实践,更来自医生专业性建议。伦敦发生鼠疫后,医学界要求当局注意城市公共卫生、清除各种污秽;建议民众重视卫生保健,节制饮食,并用放血、催吐等疗法治疗病痛。为防止疫情扩散,不仅患者,而且其家人也被隔离;隔离期间,政府严禁人员探望;为防止他们出逃,政府派专人严密监控,任何人不得靠近;一旦有人员出逃,政府严惩不货。

——摘编自陈凯鹏《论近代早期英国防疫对策特点》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应对灾疫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早期英国防疫对策的特点及其形成背景。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918年1月,一种流感从美国爆发,随美军进入欧洲。随着战事和全球经贸往来,流感传播到了很多欧洲国家,波及亚洲和北非国家。由于战争双方封锁信息,只有西班牙有大量报道,所以被称为“西班牙流感”。到7月病毒发生变异,致命病毒使流感瘟疫在全球各地几乎同时爆发,死亡人数远超战争,这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原因之一。这表明
A.瘟疫的命名有明显政治目的B.全球化促使了瘟疫发生
C.一战和全球化加速瘟疫传播D.一战的结束具有偶然性
2022-03-01更新 | 1944次组卷 | 27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洋河如东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模拟(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西汉时期,每遇蝗灾旱灾,都要对疫病患者进行隔离,"“民疾疫者,舍空邸第,为置医药”;南齐时期设立了“六疾馆”用以隔离病人;隋唐时期有“病坊”,一些寺院也收治病人。这说明,古代防疫活动开展的主要保障是
A.传统中医学的发展B.治理机制的延续发展
C.外来宗教大力援助D.社会救治机构的建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