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防疫抗疫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6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华民族繁衍数千年的历史,也是与疾疫抗争的历史。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已能辨别出伤寒、疟疾、痒疥疾等传染病,抗击传染病的措施也已出现,进而以“制天命而用之”的昂扬精神,鼓舞民众防治疫病的信心。疫情发生后,本着“天下之务莫大于恤民”的思想,历代政府会采取一些积极有效的救灾措施。唐大和六年春,长江以南大部分地区流传疫疾,文宗责成地方官员亲自下乡送药,向老百姓传播防治疫病的知识。发生疫病后,历代政府均要求地方官吏必须及时如实。上报灾情,并且对上报灾情的时间和内容作了详细的规定。

——摘编自邓铁涛《中国防疫史》等

材料二   建国初期党和国家面对各种严重流行的疫病,把卫生、防疫和一般医疗工作看作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加强领导,发动群众,配合生产,深入宣传,努力把这项工作做好。1953年12月召开全国卫生会议,制定了新中国“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卫生工作方针。地方政府对于组织群众,说服教育以及各项防疫具体工作,均予以积极推动。在党和政府以及广大人民的不懈努力下,成功的消灭或控制了各种疫病的流行和蔓延,为以后新中国的防疫工作打下了牢固的基础,大大推动了新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全面进步。

——摘编自李洪河《建国初期的卫生防疫事业探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疫病防治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建国初期我国疫病防治取得巨大成绩的原因及意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在传统时代,政府几乎不承担公共卫生的职能。1910年,满洲里肺鼠疫爆发,清政府指派从英国留学归来的伍连德博士赴东北防疫。伍连德通过调动军队、停运火车、严格防疫等一系列手段,迅速扑灭疫情。从公共卫生的角度考虑,1910年的东北防疫本质上反映了
A.清政府非常关注传染病的防疫B.中国政府由传统向现代转变
C.近代的防疫制度得以正式建立D.清政府最为重视东北的防疫
2021-07-07更新 | 523次组卷 | 22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黑死病最初于138年在中亚一个小城中出现,到1348年,西班牙、希腊、意大利、法国、叙利亚、埃及和巴勒斯坦都暴发了黑死病。据估计,在14世纪的100年中,黑死病在欧洲共夺去了2400多万欧洲人的生命,约占当时全欧洲人口的1/4。面对黑死病的肆虐,欧洲一些城市的市政当局,通过相关法律禁止集会以防瘟疫传播对丧葬进行规范管理,以杜绝病源扩散;强制对出入发生瘟疫的城市进行限制;加强基础卫生设施建设,重视对垃圾的处理,人们懂得了许多卫生习惯。

——据[美]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王旭东《世界瘟疫史》等

材料二 浩劫当前,这城里的法纪和圣规几乎全都荡然无存了;因为神父和执法的官员,也不能例外,都死的死了病的病了,要不就是连一个手下人也没有,无从执行他们的职务了;因此,简直每个人都可以为所欲为。在这种情况下,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开始抬头。

——薄伽丘《十日谈》

薄伽丘笔下的人物崇尚与大多数前辈不同的品质。他们不再热束于度诚、军事技艺,而认为智慧和灵活对成功来说是必要的。报酬和胜利属于那些活跃的或者自助的人。

——美国历史学者罗伯特戈特弗里德《黑死病:中世纪欧洲的自然和人类灾难》


(1)据材料一,概括欧洲黑死病的特点及政府的应对措施。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黑死病对欧洲思想领域的影响。
(3)从研究文艺复兴史的角度,分别说明材料二中所据两部著作的史料价值并简述运用这两则史料进行研究时遵循的原则。
2021-07-01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西班牙流感”实际上肇始于美国堪萨斯州的哈斯科尔县,它被叫作西班牙流感,只是因为当时处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协约国和同盟国的新闻媒体受到政府的审查,不能报道影响士气的负面新闻。而作为中立国的西班牙,疫情屡屡见诸报端,因此给人留下了“西班牙是策源地”这样的印象。这说明
A.新闻媒体“媚俗化”B.疫情问题“政治化”
C.军事冲突“形式化”D.思想控制“刻板化”
2021-06-28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必修)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公共卫生是关系到一国或一个地区人民大众健康的公共事业。1840年鸦片战后,“公共卫生”逐渐进入人们的头脑意识中。1901年清政府迫于形势,在20世纪初开始改革,引入新政,初步设立了卫生行政管理机构,但当时卫生机构还不是一个独立的部门,归巡警部管辖。这是我国政府机关里第一次出现“卫生”一次,也是第一次出现专管公共卫生的机构。1906年,政府对中央机构进行调整,对卫生事务单独设立了卫生司,负责“核办防疫、卫生、监察医药,设置医院”,下设三个科室:保健科、检疫科、方术科。1912年袁世凯执政后,卫生司隶属于内阁,主要负责传染病、地方病防治及其他公共卫生事项,车船检疫、医士药剂事务等,下设四个科室,分别管理各行业的卫生事宜。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在行政院中正式设立卫生部,管理全国卫生形成事务,并下设五司(总务司、医政司、保健司、防疫司、统计司)、二所(中央卫生实验所、卫生行政人员培训所)和一校(第一助产学校,专门针对孕妇接生和保健)。

——朱英《中国近代史十五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述我国近代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析我国近代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意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19世纪末,传染病已在世界肆虐了12年,霍乱连续18年侵袭美国。欧美国家开始把注意力转向公共卫生问题,努力控制疾病传播,通过建立地方实验室、强制公民接种疫苗等方式减少传染病的发生。由此可见,当时
A.人们自身的免疫力不断增强
B.政府发挥了行政干预的作用
C.医学科学理论取得重大突破
D.社会各阶层参与配合度较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13年,内务部将京城卫生陈列所直属部办,扩大规模,陈设近代卫生器械和图片、书籍等,供民众参观。1915年制定的《违警律》对水源、沟渠、饮食加工等进行规范;同年内务部颁布《文官高等考试令》,对公职人员的素质提出要求,待录人员应掌握病理、解割、药剂、化学等专门知识。同时颁布《管理药商章程》等。1916年颁布《传染病预防条例》,对鼠疫霍乱、白喉、天花等传染病的处理程序、责任主体、技术操作等做出规范,改变了传统医学关于传染病是瘴疠之气的看法。

——据深圳实验中学陈振宇老师硕士论文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民国公共卫生制度改革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民国公共卫生制度改革的意义。
2021-06-13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商丘市名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1950年到1952年,国家进行了全国规模的免费种痘运动,很快,大陆基本消灭了天花和麻疹。老百姓说,这是共产党毛主席关心我们,为我们穷苦人家节约了一笔不少的费用。新中国的免费种痘运动,从本质上反映了
A.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B.新中国政权的人民性
C.社会保障制度全面建立D.新中国政权的民主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据记载,元惠宗至正四年(134年),“福州、邵武、延平、汀州四郡夏秋大疫,死人无算”。元代文学家揭候斯也作诗云:“近闻回中章大作,不向村原与城郭。全家十口一朝空,忍饥种稻无人获。”这说明,当时福建地区
A.社会经济急剧衰退B.瘟疫灾害异常严重
C.重农抑商政策松弛D.政府消极应对瘟疫
2021-05-12更新 | 712次组卷 | 7卷引用:期末复习综合测试——2021-2022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关于瘟疫传播的原因,在秦以前,大都认为是鬼神作崇,所以用傩逐疫。东汉张仲景认为气候不正常是疫病传播的原因,即“瘴气说”。隋代医学家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第一次明确提出“疫”是具有传染性的。明末医学家吴又可亲自参与了崇祯年间的疫病救治,在《温疫论》中指出瘟疫是由天地间的“杂气、异气、疠气”所致,不同的气导致的疾病不同,已认识到传染病有空气传播和接触传播两条途径。中医也提出的一些防治瘟疫的经验方法,例如,在大寒大湿之年要小心瘟疫,防止戾气从口鼻而入,隔离病患,服用疏利祛邪的药物等。

——李今庸《中国古代对疫病的认识与防治》

材料二   191010月,中国东北爆发鼠疫疫情,日俄双方借机以“人道主义”为借口介入东北事务。12月,清政府指派著名西医伍连德博士为东北三省防疫事务总管,统管东北各省防疫事宜。伍连德率领一支由医生护士组成的医疗队,前往疫情最重的哈尔滨开展防治工作。清政府及各地方当局组建各级防疫组织、颁布各种防疫法规,采取了隔断交通、对病人及疑似病人实施隔离、焚化尸体、对疫区严格消毒等具体防疫措施。政府还通过报刊等新兴媒体力量,大力倡导健康卫生的生活习惯。

19114月,清政府成功抵制了日俄的干涉,在沈阳召开了“万国鼠疫研究会”,邀请了来自11个国家的专家共同讨论扑灭疫情的办法,确定了许多国际通行的防疫准则。同时还颁布了第一部全国性卫生防疫法规——《民政部拟定防疫章程》,国家层面的公共卫生体系初具雏形。

——陈雁:《20世纪初中国对疾疫的应对一略论19101911年的东北鼠疫》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对瘟疫认识与防治的发展。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政府对东北鼠疫疫情应对的特点,分析其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