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防疫抗疫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102年,宋徽宗下诏在诸路建立“安济坊”,规定“以病人轻重而异室处之,以防渐染”。又建立独立的厨舍,“以为汤药饮食人宿舍,及病人分轻重异室”。这说明
A.朝廷重视防疫方法的创新与应用
B.民间医家是疫情防控的中坚力量
C.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全面建立
D.疫情蔓延和疾病传播得到有效遏制
2020-11-01更新 | 557次组卷 | 13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1873年,为防止霍乱、鼠疫、天花等传入沿海口岸,上海与厦门的海关当局先后制定了检疫章程,并任命卫生官员,仿效西方国家实施检疫措施。这一时期的检疫,因由海关办理,通称“海关检疫”,海关医官绝大多数由教会医院的医生兼任。这表明
A.国外传染病现象十分严重B.中国近代卫生事业得到发展
C.通商口岸有利于西学传播D.中国近代海关殖民现象严重
2020-10-21更新 | 1006次组卷 | 14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成田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3 . 《吕氏春秋》记载:“季春……行夏令,则民多疾疫”。《黄帝内经》提到:“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由此可知
A.人们对于疫病的传染性有了一定认知B.统治者对传染病采取一定的防治措施
C.传染病对人类社会造成极大破坏D.人们对于传染病的预防达成共识
4 . 2017年,中国已建成全球最大的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平均报告时间从原来的5天缩短到4小时内,并具备了在72小时内检测300余种病原体的能力。这体现的是(     )
A.先进科技助推公共卫生事业发展B.国家十分重视公共卫生预报系统
C.我国公共卫生应急系统世界领先D.公共卫生事件推动相关系统发展
6 . 《汉书》记载.元始二年(公元2年)四月,郡国发生大旱灾、蝗灾,瘟疫大流行。朝廷在长安城中建邸舍房屋200区,将灾民中的染病者安置在其中,进行隔离医治,以防止相互传染。由此可知
A.汉代各种疫情灾害频发B.汉皇室对疫情不闻不问
C.政府主导抗击瘟疫疫情D.汉朝开始中药治疗瘟疾
2020-08-27更新 | 341次组卷 | 6卷引用:天津市武清区杨村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西汉晚期,政府在蝗灾旱灾之后,对疾病患者进行隔离;南北朝时期,南齐政权设立了专门的病人隔离机构;隋唐时期,设有“病坊”机构收治病人。这些措施表明当时
A.医疗技术取得重大进步B.民众防疫意识显著提高
C.疫病防治受到政府重视D.卫生防疫体系已经建立
2020-07-27更新 | 340次组卷 | 17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2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1910~1911年间,当鼠疫波及华北之时,颇有影响的《大公报》刊载了天津官院的来稿,详细介绍了鼠疫的危害、病因、症状以及预防鼠疫的方法;还开设专栏介绍防疫知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报刊宣传
A.加速了清朝防疫体系的建立B.开启了对疫情的专业研究
C.推动了公共卫生意识的增强D.控制了疫情的暴发和扩散
2020-07-11更新 | 4190次组卷 | 52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关于瘟疫传播,在秦朝以前有人认为是鬼神作崇;东汉张仲景认为气候不正常是疫病传播的原因;隋代医学家巢元方第一次明确提出“疫”是具有传染性的;明末医学家吴又可参与疫病救治,在《瘟疫论》中指出瘟疫是由天地间不同的气所致,认识到传染病有空气传播和接触传播两条途径。这说明
A.古代已经正确认识到瘟疫传播的原因B.基于观察与实践对瘟疫认识不断深入
C.瘟疫传播的途径只有空气和接触传播D.中国古代建立了良好的瘟疫防治体系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材料.   1918年春,美国塔萨斯州爆发流感,后由美国士兵传播到法国,交战双方的士兵也相互感染。民间集会和游行加速了疾病的传播,而海外居民往返于殖民地与欧洲,海上运输也成为疾病传染的通道。战争期间,物资优先供应军队,民众食品供应短缺造成营养不良,削弱了对疾病的抵抗力,大批医护被征召入伍,留中医疗人员严重不足。据估计,约2100万人死于这次流感,且近一半的死者是年轻人。在流感影响下,不少军事行动被迫推迟或取消,进行的军事行动则进展受阻。1918 年8月协约国大举反攻,德军节节败退,部分原因是50万德军战斗力被“糟糕的饮食”和“6月份的流感”削弱了。人们曾试图通过逃避来应对流感,后来则接受了“烟雾熏蒸”、“喷雾杀菌”等预防性医学措施,才得以幸免。

——摘编自曾金花、 张彦敏《1918-1919年大流感传播的原因及其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战期间大流感迅速传播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大流感造成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