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防疫抗疫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东汉后期的70多年中,有疫病流行记载17次,且多数为连年的大疫病;唐初的60年间,仅有5次疫病记载,且蔓延范围较小;安史之乱后,疫病接连发生,一些地区甚至发生了“死者半”的大疫。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战争是疫病发生的根源B.疫病流行与社会环境密切相关
C.地理条件影响疫病传播速度D.人口的快速增长导致疫病频发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枪炮、病菌与钢铁》这本书中曾记载,从15~16世纪,就整个新大陆来说,在哥伦布到来后的一个世纪中,印第安人口减少了95%,主要的杀手是旧大陆来的病菌。霍乱在1830年出现于俄罗斯,很快横扫了欧洲,接着出现在魁北克、蒙特利尔和纽约,发展成为一场全球性传染病。为防止全球性的瘟疫蔓延,医学界展开科研探索,C18世纪末,英国医学家爱德华.詹纳开始推荐牛痘接种法,到19世纪早期超过10万英国人实施了接种。牛痘接种法后来传入中国。20世纪后,伴随着国际政治和经济的互动增强,以传染病控制等国际卫生问题也日益突出。1907年,国际公共卫生局建立;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告成立。2019年年底,从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据《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发布信息,中国国家卫健委汇编诊疗和防控方案,分享给全球180多个国家、10多个国际和地区组织参照使用。中国向27个国家派出29支医疗专家组,0加快推进疫苗研发和药物临床试验,并向世界卫生组织提供5000万美元援助


从上述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运用具体史实予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1-10-25更新 | 614次组卷 | 5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青神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3 . 《汉书》记载.元始二年(公元2年)四月,郡国发生大旱灾、蝗灾,瘟疫大流行。朝廷在长安城中建邸舍房屋200区,将灾民中的染病者安置在其中,进行隔离医治,以防止相互传染。由此可知
A.汉代各种疫情灾害频发B.汉皇室对疫情不闻不问
C.政府主导抗击瘟疫疫情D.汉朝开始中药治疗瘟疾
2020-08-27更新 | 341次组卷 | 6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吕氏春秋》记载:“季春……行夏令,则民多疾疫”。《黄帝内经》提到:“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由此可知
A.人们对于疫病的传染性有了一定认知B.统治者对传染病采取一定的防治措施
C.传染病对人类社会造成极大破坏D.人们对于传染病的预防达成共识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吕氏春秋.季春纪》记载:“季春行夏令,则民多疾疫。”《黄帝内经》提到: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向大小,病状相似。”由此可知
A.人们对于疫病的传染性有了一定认知
B.统治者对传染病采取定的防治措施
C.中国古代医学成就在世界上产生影响
D.人们对于传染病的预防工作达成共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论语》记载,伯牛生病了,孔子去慰问他,隔着窗户握着伯牛的手说:“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这一记载
A.说明春秋时期已经确立了疫病隔离制度
B.反映了儒家学派对探视病人的礼节规范
C.可作为研究当时传染病防治的一手资料
D.可用于论证儒家“天人感应”思想的来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