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6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50625日朝鲜战争爆发,不久中国人民志愿军进入朝鲜战场.1951年中期以后,中国空军与苏联空军的MiG-15(米格一15战斗机)多次成功地拦截美军战机。在鸭绿江南岸平原一带上空形成了著名的“米格走廊”。比较著名的战绩是1952210日,空四师两个团的来格战机编队,迎战美空军第四战斗截击机联队。大队长张积慧一举击落两架飞机,飞行员韩德彩击落双料王牌费席尔。据统计,在2年零8个月的抗美援朝空战中,人民空军共有10个驱逐航空兵师672名飞行员、2个轰炸航空兵师28个机组进入前线作战。涌现出特等功臣16名,一等功臣68名。从百余架飞机打到3000余架飞机,从最初跟着苏联空军学习空战、参加小机群战斗出动,到指挥数百架规模的大机群空战,直到歼击机、轰炸机协同作战,人民空军一步步地迈向空中斗争的制高点。

——摘编自李峰《决战朝鲜》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米格走廊”形成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米格走廊”。
2022-08-16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抚吉三市十一校2023届高三7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1920年1月。国际联盟在瑞士日内瓦成立。但是,威尔逊等美国政客却指出:“国际联盟的全面裁减军备不可能付诸实现……也不能采取制裁侵略者的行动……不能阻止国际纠纷。”威尔逊等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国际联盟(     
A.采取全体一致的原则B.维护世界和平的宗旨
C.坚持委任统治的做法D.拒绝中国等国家加入
2022-08-16更新 | 29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名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合调研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淝水之战后,东晋政权内部矛盾、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日益激化,人民生活困苦不堪。南朝宋高祖刘裕在掌握朝政以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东晋时期,中央和州、郡的大权一直掌握在王、谢、庾、桓四大家族手中,选拔官吏,主要依据门第,选出的官吏多是无才无识之辈。刘裕掌权后,要求按照九品中正制初置时的精神选拔人才,他重用出身“寒微”的人,如刘穆之、檀道济、王镇恶、赵伦之等。他罢免或处死了许多士族或皇族出身的贪官污吏。他的亲信、功臣中有“骄纵贪侈,不恤政事”的,他也严厉惩罚,甚至处死。他下令严禁地方官吏滥征租税、徭役,规定租税、徭役,都以现存户口为准。他还敦崇学艺,修建庠序(地方学校),选备儒官,弘振国学。刘裕死后,其子刘义隆继续实行他的政策。由于刘裕父子的改革,宋初的政治比较稳定,社会经济逐渐繁荣起来。刘义隆在位的30年左右用元嘉做年号,因而历史上称之为“元嘉之治”。

——摘编自《宋书·武帝本纪》等


(1)根据材料,概括刘裕改革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刘裕改革的意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与苏联两国的关系发生了又一次逆转,表现在从“对峙”到“合作”的行动占据主流。美苏两国走向合作的主要表现是建立了(     
A.经济文化协调机构B.在联合国妥协的协议
C.贸易绝对平等待遇D.政治多层次对话机制
2022-08-16更新 | 82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名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合调研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以下是一幅反映日本明治维新的图画,图中信息反映了明治维新后,日本社会(     
A.实行了全盘西化B.融合了西方文明C.坚持了军国主义D.保留了封建残余
2022-08-16更新 | 85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名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合调研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出席巴黎和会的英国外交官哈罗德·尼克尔森曾说:“我们初来时,对即将建立新秩序满怀信心;离开时,则巳觉悟,新秩序不过是比旧秩序更加纠缠不清。”一个国际体系的生成必有其主客观历史条件,一个国际体系的瓦解也必有其内在的原因。“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及其瓦解同样遵循这样一种逻辑。站在历史的长河中,观察或者探究国际体系的稳定与否,主要取决于两方面因素:一是这个体系有没有合理的组成方式,二是这个体系有没有有效的协调机制。

——摘编自金卫东《浅析“凡尔赛——华盛顿”瓦解的原因》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凡尔赛——华盛顿”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阐释”须有理有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2-08-15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新余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二战后初期,美国等国禁止联邦德国生产合成橡胶和合成染料,禁止射击砍刺类武器的改装限制重型机床的生产,限制船舶的制造,限制化学科学的研究,钢铁产量每年不得超过10万吨。不过,到1950年9月,美国等国却放松对联邦德国钢铁和煤炭生产的限额。导致美国等国这一对策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联邦德国是反苏的最前线B.朝鲜战争爆发产生的影响
C.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劣势D.柏林危机中西德形势恶化
2022-07-23更新 | 587次组卷 | 10卷引用:江西省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在一次讲话中重点强调,“党对文艺工作的领……是据文学艺术的特征和发展规律,帮助文艺工作者获得条件来不断繁荣文学艺术事业,提高文学艺术水平”。1983年,中央提出了文化体制改革的具体目标,即“改革是为了促进社会主义文艺的繁荣,提高作家、艺术家的思想艺术素质,提高作品的思想艺术质量”,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文化体制改革的进程。1988年,文化部第一次在政府文件中使用了“文化市场”的概念,文化市场开始在国内孕育成长,中国文化体制改革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在改革的起步阶段,我国确立了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根本的政治原则。在这一时期,党对如何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文化体制改革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文化体制改革所取得的成就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摘编自孙泽海《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历程及内在逻辑》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化体制改革的方向。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化体制改革的背景。
2022-07-23更新 | 51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赣抚吉三市十一校2023届高三7月联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师昌绪(19202014)被誉为“中国材料   学之父”,是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1952年,他和一批留美的爱国科学家同美国当局不屈不挠地斗争,他们还联名给周恩来总理写信,表达他们迫切想要回国的强烈愿望。1955年,师昌绪回国,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当时正值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设高潮,他的专长本是物理冶金学,而新的任务却涉及炼铁、炼钢等工艺问题,他毫不犹豫地挑起这副担子,领导全组完成了多项重要课题,这显示出他渊博的知识与处理大生产问题的能力。1982年,中科院金属腐蚀与防护研究所成立,他被任命为所长,并提出“宁可省吃俭用,每年也要拿出一部分经费来购置一件大型实验设备”和“多招收研究生”等管理主张。他是中国高温合金开拓者之一,发展了中国第一个铁基高温合金,领导开发了中国第一代空心气冷铸造镍基高温合金涡轮叶片。他还倡导并参与主持了中国工程院的建立,多次主持全国材料领域发展规划。师昌绪在国际材料科学领域享有很高声誉,多次担任国际材料领域学术会议主席或顾问。

——摘编自九三学社刊文《中国材料   学之父一师昌绪》


(1)根据材料,概括师昌绪对中国科学事业做出的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师昌绪事迹所体现的时代精神。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核武器是美国维护国家安全的重器,也是美国对苏政策的重要工具。二战后,美国将苏联视为最大的威胁,试图利用垄断核武器的有利地位,制定了一系列对苏联的预防性核打击计划。美国军方于1946年制定了“铁钳”计划。根据该计划,美国将向苏联20余个重要城市投掷50枚原子弹,旨在快速并且有效地摧毁其政治中心、城市与工业目标,进而彻底瓦解苏联,使其永远不会对美国构成威胁。该主张从一开始在美国国内就遭到各方强烈谴责。部分报刊和评论家指责这对美国来说将是一场“悲剧”,是一种“赤裸裸的帝国主义行径”。这种主张在美国政府和军队内部亦遭到不少人反对。英、法等国政府和民众普遍对核战争的爆发深感不安。苏联地域广阔,战略纵深极大,而1948年美国只有32架适合投掷原子弹,原子弹数量也非常有限。19498月,苏联首次核试验成功。而后,美国政府制订的对苏核打击计划终成纸上谈兵。

——摘编自赵学功《美国对苏联的预防性核打击计划及其流产(19451949)》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对苏联实行核打击计划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对苏联核打击计划未能实行的原因。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