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1 . 图四是英国1782年的一幅漫画。此漫画反映了

“不列颠娜”与流浪的女儿“美利坚”
A.英国国际地位下降
B.英美关系亲近友好
C.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D.英国愿与美国和解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联合国的建立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留给人类的最大一笔财产。漫画中,罗斯福、斯大林和丘吉尔三巨头正在购票进入安全新闻影院(这是联合国最核心的机构),门楣上写着“投票权和否决权”(快速处理任何对和平的威胁,以及任何突发事件的权利),而告示牌上写着“小孩”需有大人陪伴,否则不得窥探。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上述材料用来研究20世纪上半叶国际秩序的史料价值。
(2)如果让你绘制一幅有关20世纪下半叶国际秩序漫画,说说你的设计并说明理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一战期间,美国政府组织绘制大量宣传漫画,广泛动员民众以各种途径参与战争,如图漫画内容为:不想让德国人的脏鞋踏上美国?大量购入战争债券!这一宣传漫画旨在(     
A.掠夺民众资产B.塑造民族精神C.抵制军国主义D.维护国家利益
2022-09-22更新 | 223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百所名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如图是日本画家福田繁雄创作于1975年的漫画《1945年的胜利》,描绘了一颗子弹反向飞回枪管的形象。该作品
A.采用了现实主义的表达手法B.宣告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C.体现了日本对二战侵略行为的深刻反思D.反映了冷战形势下人们渴望和平的愿望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下图是1952年苏联报刊上的一幅漫画漫画左下角的美国人在呼吁和平、防卫、裁军”,而美国将军正在欧洲地图上标注美国的军事基地,右上角的CCCP是苏联国名的俄文缩写。据此可知
A.美苏争霸斗争激烈
B.两大对峙军事集团出现
C.美国军民对立严重
D.美苏两国矛盾日益加剧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6 .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沈周是明代中叶“吴门画派”的精神领袖。他的山水画注重真实地再现自然的真趣,并倾注真切的主观感受。沈周在画面中融入了较浓的田园气息和烟火意味,表现出了浓郁的生活情趣和“入世”情怀。沈周重视宾主关系而做繁简处理,突出主题,虚实相生,错落有致。他的代表作《庐山高》图,景色相当繁杂,通过山与云、石与泉的虚实穿插,层峦叠嶂的凝重与曲折高旋的山势之动静对比,使画面并不显得迫塞。到了晚年,沈周的墨法更趋精妙,《虎丘送客图》笔墨的融合更为浑然一体,墨色的融合也超越了前人,极大地提高了中国山水画的艺术表现力。沈周的山水画在艺术上集诸家之大成,广收博取,融会贯通,将宋人丘壑的苍茫雄健和元文人画的笔情墨趣熔为一炉,为文人画的发展开拓了新的天地,并深远地影响到了后世。

——摘编自锁武通《浅谈“吴门画派”中的沈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沈周山水画的特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沈周对中国绘画史的贡献。
2022-12-23更新 | 66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湘豫名校联考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张瑞图(15701641),福建晋江人,大学士,明代四大书法家之一,其作品丰富,艺术成就被广为传颂。其书法作品也以各种形式被保存并流传开来,包括张瑞图题写的摩崖石刻、庙堂匾额、功德碑、墓志铭、纸卷诗轴、法帖等。其创作的《永春李二有道先生合祠功德碑》《晋澄李先生生祠记》《再借亭》三方碑刻作品,主题皆是歌颂乡贤名宦为官清廉、为民行德政,楷书表现尤为端庄,落落大方;他创作《卫民祠碑》是为了表达对忠烈义薄云天的扼腕痛惜,通过作品表达内心的情感,表现人格的力量,给人以强烈的心灵震撼。清秦祖永《桐阴论画》云:“瑞图书法奇逸,钟王(钟繇、王羲之,魏晋时期书法家)之外,另辟蹊径。”在泉州所见张瑞图题写的碑刻匾额多“以行为楷”,其大字碑取法纵势,姿态挺拔峻峭,如生龙动蛇,美轮美奂。小字碑取法横势,显得飘逸洒脱,具有轻松自如的意趣。

——摘编自刘昭斌《明代书法家张瑞图书丹碑刻集萃》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张瑞图的书法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张瑞图书法作品广为称颂的原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徐光启(15621633年),中国近代科学的先驱者,先后任翰林院检讨、翰林院纂修、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等职。他作为有志于用世的读书人,乐于结交西方传教士,接受新的科学知识,通过翻译书籍、参加农业试验,为朝廷提供解决民怨的对策等实现经世致用的抱负。他用算学之法治水治田,以天文历学适时农务,以强兵治赋、治赋明农将农业与国防关联,在屯田、水利方面的理论总结与实务探究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他编撰了许多与农业相关的著作,如《屯盐疏》《种棉花法》《甘薯疏》等,特别是被称之为“农业百科全书”的《农政全书》的出版,既有他亲身参加农业生产实践后的总结,又有对前人典籍的广泛搜集与分类汇辑,无论种植养殖,抑或围田屯垦,有图有文,有章有法,普及推广价值明显,文化积累意义卓然。

——摘编自吴平《<农政全书>编辑思想浅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徐光启对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徐光启取得巨大科学成就的原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王惟一,宋代著名医家。宋仁宗天圣初年,王惟一奉诏,总会诸说,编著成《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三卷。《图经》内容较前代针灸典籍要丰富得多,该书不仅是前代针灸经验之汇集,而且融入了王惟一在针灸学方面的认识和实践经验。为了便于进行针灸教学,王惟一主持铸造了专用于针灸教学的铜人模型。“全像以精铜为之,腑脏无一不具。……其法外涂黄蜡,中实以水,俾医工以分折寸,按穴试针,中穴,则针入而水出,稍差,则针不可入矣,亦奇巧之器也。”……尽管宋代印刷术已有很大进步,但由于印数有限,保存不易等原因,仍限制着针灸医学的普及与发展。为广流传,王惟一主持将《图经》三卷刻于石碑之上,供针灸爱好者览诵抚拓,故石碑对针灸术的流传有推广作用。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惟一对古代针灸学的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王惟一取得针灸学成就的原因。
2022-09-08更新 | 143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23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测试(一)历史试题
10 . 观察下面两幅图片,左图为原图,右图为1978年的精修图,秦邦宪(博古)被删除,对此举解释最为合理的是
A.秦邦宪长征中犯了右倾错误B.秦邦宪被删除属于无心之举
C.考虑到了照片的政治影响力D.一手史料更具有历史真实性
2022-05-16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