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9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 . 材料   战后,美国海军部不断提出新的造舰计划,旨在使海军实力超过“海上霸主”英国。英国也提出了大规模发展海军计划,宣称“将花掉最后一个金币使其海军优于美国或任何其它国家”。日本则将其财政预算的1/3用于海军建设。1921年美国参议员博拉发起裁军运动,要求授权总统召集一次限制海军的会议。11月12日,华盛顿会议召开,美国国务卿休斯提出了裁减舰船的设想:停止建造新战列舰,确定各国战列舰的吨位比例等。经过两个多月的激烈争论,美、英、日、法、意签订了《关于限制海军军备条约》(又称《五国条约》),规定五国主力舰的比例为5:5:3:1.75:1.75。但好景不长,这种局面只维持了一年多的时间。1924年,英国五艘重巡洋舰下水,一个新的造舰计划在英国实施。日本开始建造4艘重巡洋舰。美国国会批准建造8艘巡洋舰。一场新的军备竞赛又将开始。

——摘编自刘绪贻、杨生茂主编《美国通史》(第四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美国发起限制海军军备竞赛的背景,以及《五国条约》的直接影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场新的军备竞赛又将开始”的原因。
2020-05-27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广西南宁市高三第二次适应性测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当时的日本地狭人稀,内战频仍。起初充当海寇的武士以为和中国海盗(十多个有力量的中国船主以武力作为后盾充当了东南沿海走私贸易的仲裁者,逐渐成了海盗的头目。他们和当地的士绅互相勾结)的联合军事行动可以迫使中国政府开放对外贸易,但总督胡宗宪为邀功,谤(招安)杀这些海盗头目,这种措置激起了更大规模的来犯。到16世纪中叶,倭寇的势力大张,屡次攻破了被视为固若金汤的东南海防,并且长驱直入,视守军为无物……面对这样令人焦虑的局面,戚继光着手组织他的新军,兵源是在浙江省内地招募的志愿兵,且只收农民。……在训练时,要求士兵一丝不苟,强调小部队中各种武器的协同配合,并以一体赏罚(连坐)来作纪律上的保证。临战前,他习惯于把各种条件以及可能发生的情况反复斟酌,而临阵前的两三天,则要求侦察连每隔两小时报告一次敌情。……在一个以文人治国的农业国家,戚继光之所以能够一帆风顺,功成名遂,离不开福建巡抚谭纶和中枢重臣张居正的赏识。

——摘编自黄仁字《万历十五年》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倭患出现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戚继光抗倭取得巨大功绩的原因

3 . 材料   1902年,英国与日本结成同盟,并在1905年和1911年两度续订。到一战结束时,日本对华出口已居各国之首,而英国则落后于美国屈居第三。英国再次面临如何保住远东帝国和在华权益问题。持续了近20年的英日同盟给日本带来了巨大好处,但是战后的形势表明,英日同盟是否续订,不仅取决于英国,更要看美国的态度如何。巴黎和会期间日本在中国山东问题上取得的胜利,与它在大战中获得的其它战利品一起,彻底破坏了远东及太平洋地区的战前均势。另外,美国打算组织美、英、法、日四国银行团,利用美元的力量摧毁日本独占中国政策的努力也由于日本的实际抵制而受挫。为了消除在未来的对日战争中英、日联合对抗美国的潜在危险,美国力图拆散英日同盟,而美英两国在遏制日本方面的日趋一致,最终使美国达到了目的。

——摘编自吴于產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日同盟终结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英日同盟终结的影响。
2022-03-19更新 | 135次组卷 | 4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部分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检测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4世纪后半期至15世纪前半期是法国人与英国人交战的民族战争时期,快速回顾一下历史就可以看到,法国社会各阶级如何同心协力参加到斗争中去,封建贵族、市民甚至农民的爱国热情何等高昂。法兰西民族性的形成就这样开始了,国王的战争推动了国王的时代来临。查理六世的时代,法国建立了常备军,成立了以职业兵组成的骑兵部队和弓箭步兵队。国家的主要财政来源,偶尔征收的人头税,变成了永久性的税项,这大大有助于政府的正规化和增强力量。议会的数目增加了,巴黎的议会在司法管理及其政策制定方面大大加强了重要性和坚定性。就这样,在构成政府实质的军事、税务和司法方面,15世纪的法国具备了前所未有的长久和正规的性质。公权肯定无疑地取代了封建组织的权力。

——【法】基佐《欧洲文明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查理六世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查理六世的改革措施。
2021-10-15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南宁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摸底测试文综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汉书·元帝纪》载:“竞宁元年春正月,呼韩邪单于来朝”。诏曰:‘匈奴那支单于背板礼义,既伏其辜,呼韩邪单于不忘恩德乡慕礼仪’复修朝贺之礼,愿保塞传之无穷,边垂长无兵革之事。’其改元为竞宁,赐单于与待诏掖庭王蔷(昭君)为阔氏。”通过昭君北入向奴单于王庭,西汉王朝传递了和平友好的信号,增进了对匈奴的了解。时至今日,阴山下居佳的百姓们还流传着这样的故事传说:当时昭君出塞时,用随身携带的囊装满五谷的种子,待她到了匈奴之后,便在阴山下播撒这些种子,使匈奴百姓吃到了五谷之粮。王昭君为了能够使用北方气候环境,服胡衣、餐胡食、住毡房;为了便于和匈奴群众交流,努力学习匈奴语言;尊重匈奴当地的风俗习惯。

——摘编自刘伟《昭君故事母题的民族融通意涵》


(1)根据材料,概括匈奴呼韩邪单于来期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昭君出塞的积极作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霍布斯鲍姆在《极端的年代》里说:“世界经济如不曾大崩溃,希特勒肯定不会出现。十之八九,也决不会有罗斯福这号人物。”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说:“恰巧拿破仑这个科西嘉人做了被战争弄得精疲力竭的法兰西共和国所需要的军事独裁者,——这是偶然现象。但是,假如不曾有拿破仑这个人,那么他的角色是会有另一个人来扮演的”。以上两则观点都
A.反对脱离经济背景讨论政治
B.认为经济危机催生独裁政治
C.认同英雄人物影响历史进程
D.认可社会环境影响英雄人物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7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共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不断发展壮大,各种办事机构和非生产人员也在不断增加。1940~1941年,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顽固派对陕甘宁边区实行包围封锁,抗日根据地进入最艰苦的时期。为了克服严重的国难局面,1941年11月7日中共中央军委在《关于抗日根据地军事定设的指示》中提出实行精兵主义。随后,党外人士、不久担任陕甘宁边区政府副主席的李鼎铭等提出提案,建议实行精兵简政主义。在中共中央领导下,陕甘宁边区首先实行精兵简政,随后,各根据地普遍实行了精兵简政。精兵简政主要内容大致是:边区政府根据客观情况编制经济计划;量入为出;实行精兵主义加强战斗力,同时裁减政府工作人员;制定“供给”制度;提倡节约、反对浪费等。通过精兵简政,大大减轻了人民负担,促进了生产发展。

——摘编自龚云《1941年“精兵简政”的提出与实施》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共抗日根据地实行精兵简政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共抗日根据地实行精兵简政的历史意义。
2019-04-26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19届高三适应性月考(三)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随着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始,粮食产需矛盾、供求矛盾十分尖锐。1953一1955年,我国逐步对粮食、油料、棉花等农产品实行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简称“统购统销”)。1979年,国务院决定陆续提高粮食、棉花等农产品的收购价格,平均幅度达24.8%;对超出统购任务的部分,实行加价政策,对粮食的加价高达50%。1983年和1984年又下放一些品种的价格管理权限:对生产发展快、市场供众保障的品种先放,供不应求的后放;与国计民生关系较小的先放、关系较大的后放散产区先放,集中产区后放。1984年,农产品的统购、派购范围大大缩小,受自由市场调节的比重逐步上升。

——摘编自上海财经大学课题组《中国经济发展史:1949一2005年》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50年代统购统销政策实施的背景,并说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农产品价格改革的目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七八十年代农产品价格改革的特点。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51年9月,美国主导的《旧金山和约》允许日本在自身能力范围内以“劳务方式”履行战争赔偿。

朝鲜战争后,由于出口低迷和进口增加,日本的国际收支状况趋于恶化。

鉴于东南亚国家在赔偿原则上不妥协的立场,日本不得不超越劳务赔偿的范围。1954年,日本与缅甸达成协定,日本在10年内向缅提供2亿美元的生产资料和劳务作为赔偿。在美国斡旋下,日本与菲律宾1956年达成协议,日本在20年间分别以货物、资本和技术服务的形式赔付菲方5.5亿美元,向菲提供2.5亿美元的经济贷款。

根据赔偿计划,日本在国内购买船舶、机械等商品交给受赔国,同时又从受赔国进口了大量的木材、铁矿石等原材料。显而易见,日本对东南亚的战争赔偿,已不再是单纯的国际法意义上的战争赔偿。日本在谈判交涉中,“斤斤计较地讨价还价,对受赔国没有丝毫感情上的歉意”,有人尖锐批评战争赔偿是日本“工商界执行的一种自我服务计划”。

——摘编自陈从阳《“经济外交”与50年代日本对东南亚的战争赔偿》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战后日本对东南亚国家战争赔偿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为什么说日本对东南亚国家的战争赔偿“已不再是单纯的国际法意义上的战争赔偿”?
10 . 【历史选修3:20世纪战争与和平】

材料   近代以来印度与巴基斯坦同为英国的殖民地。二战后,英国政府被迫同意向印度人移交政权。英殖民者利用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差异制造矛盾,1947年,英国驻印度总督蒙巴顿提出并通过了印巴分治方案,规定:在英玊治下分别成立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自治领的立法机构均有充分权力为该自治领制定法律;当地居民根据宗教信仰自行选择加入自治领;克什米尔地区的居民可以自由选择归并印度或巴基斯坦。由于方案没有明确划分印、巴边界线,在克什米尔地区混居的穆斯林和印度教徒因宗教信仰经常引发暴力冲突,加之克什米尔“亚洲心脏”的军事政治战略地位,又裹挟了美、苏势力的消长,这就使克什米尔归属既是印巴冲突的焦点之一,也成为大国战略对抗的主轴。

——摘编自钱乘旦《世界近代化历程·南亚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印巴分治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印巴分治的影响。
2019-05-07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19届高三适应性月考(三)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