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1955年9月,钱学森在乘船离开美国时,曾对采访的记者说:“今后我将竭尽努力,和中国人民一道建设自己的国家,使我的同胞能过上有尊严的幸福生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毅然归国的留学生

人物简介
竺可桢
18901974
1909年考入唐山路矿学堂(今西南交通大学)学习土木工程,1910年公费留美学习,1918年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1929年起屡次被选任为中国气象学会会长,1936年担任浙江大学校长,1949年担任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竺可桢是中国物候学的创始人。
邓稼先
19241984
1941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物理学。1948年至1950年,在美国普渡大学留学,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毕业当年,他就毅然回国。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成功地设计了中国原子弹和氢弹,被称为“两弹元勋”。
苏步青
19022003
1927年毕业于日本东北帝国大学数学系,1931年获该校理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效力。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苏步青是中国微分几何学派创始人,创立了国际公认的浙江大学微分几何学学派。

根据材料,谈谈你对钱学森认识的理解。(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161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法》规定,授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保卫国家中作出巨大贡献、建立卓越功勋的杰出人士“共和国勋章”。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国家主席签发证书并颁授,是国家最高荣誉。下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名单(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名单(部分)
获得者个人简介及主要成就
申纪兰第一届至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积极维护新中国妇女劳动权利,倡导并推动“男女同工同酬”写入我国第一部宪法;改革开放以来为发展农业和农村集体经济做出巨大贡献。
李延年革命军人、战斗英雄。先后参加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对越自卫反击战等战役战斗20多次,是为建立新中国、保卫新中国作出重大贡献的战斗英雄。
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为我国粮食安全和世界粮食供给做出杰出贡献。
终南山呼吸疾病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长期致力于重大呼吸道传染病及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研究、预防与治疗,参与2003年“非典”救治;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强调严格防控,领导撰写新冠肺炎诊疗方案,为疫情防控做出杰出贡献。

——摘编自新华网《向“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致敬!》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我国政府授予杰出人物“共和国勋章”的认识。(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2021-04-20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长寿区长寿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其一生充满争议。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秦王……禁文书而酷刑法者,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为天下笑,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摘自贾谊《过秦论》

材料二:秦皇负雇(帝位)以断天下,而子弟为庶人。所任将相,李斯、蒙恬,皆功臣良吏也……自法家论之,秦皇为有守。非独刑罚依科也,用人亦然…夫有功者必赏……世以秦皇为严,而不妄诛一吏也……秦制本商鞅,其君亦世守法……非草茅、缙绅所能拟已。

——摘自《章太炎全集。太炎文录初编》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贾谊、章太炎对秦始皇的态度及依据。
(2)综合上述材料,谈谈评价历史人物应遵循的原则。
4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28年中共六大通过的《土地问题决议案》规定:“无代价的立即没收豪绅地主阶级的土地财产,没收的土地归农民代表会议苏维埃所有,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使用。”后来毛泽东在农村调查中发现,土地归苏维埃所国有、农民只有使用权的规定使得农民感觉田不是自己的,自己没有支配权,因此不安心耕种。1931年,毛泽东领导的中央根据地发布文告明确宣布:“农民分得的田地为自己所有,有权转租或买卖、抵押,苏维埃政府不得禁止。”
材料二 1937年2月10日,中共中央致电中国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一方面再次要求国民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另一方面向国民党郑重承诺,停止执行武力推翻国民党、没收地主土地等政策。
材料三 从1960年到文革期间我国实行的农村人民公社体制规定:土地和生产资料归生产队集体所有。农业的生产经营由生产队成立的管理委员会统一管理,农民必须按照管理委员会的统一安排从事各种农业生产,没有任何自主性;对农民的农产品分配基本上按出工的多少衡量,出工多的分配的产品多,反之亦少,与出工的效益没有关系,存在着严重的平均主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从中共六大到1931年,中共的农村土地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依据材料简要分析变化的原因。从生产关系变化的角度分析这一时期中共土地政策的变化产生的重大影响。
(2)根据材料二,联系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国内政治形势,指出中共中央向国民党承诺“停止没收地主土地”政策的目的。抗日战争时期中共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又是怎样履行“停止没收地主土地”承诺的?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人民公社旧体制有何共同之处?与人民公社体制相比,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何优越性?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对我国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何启示?
2010-07-03更新 | 9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重庆万州二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