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谭平山(1886-1956),广东佛山人。他在北大求学时直接受到陈独秀、李大钊等人的影响,积极参与五四运动,经常把《新青年》等进步刊物寄给广东的亲友。1920年年初,他在上海与他人共同创办《政衡》,提出“政治:根本的革新;社会:根本的改造;各种问题:根本的解决”的宗旨。19207月,谭平山到广东高等师范学校任教后,深感广东运动潮流落后,提出要加强宣传工作,先后创办《广东群报》《劳动与妇女》等刊物。他还积极创办了宣传员养成所、注音字母教导团,经常深入到工人中去批判无政府主义的各种谬论。1921年,陈独秀、谭平山等创立了广东共产党早期组织。

——摘编自何立波《谭平山与马克思主义在广东的传播》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20年代谭平山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条件。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谭平山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方法。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两伊战争自1980922日至1988820日,历时8年。美苏都对两伊战争采取了中立和均势的政策。美苏虽表面上声明保持中立,不直接介入,但实际上却利用战争机会加紧了对海湾地区的争夺,排挤对方。美苏中立的主要原因,在于两伊在战争爆发前与美苏都有矛盾,不冷不热,难以形成美苏各支持一方的态势。另外,由于海湾地区问题的敏感性,两伊战争潜伏着无法预测的不利因素,美苏都不愿直接插手,造成一方获胜的局面。美苏认为,一旦伊朗获胜,必将扩大伊朗在海湾地区的影响;如果伊拉克获胜,又将把伊朗彻底推向对方的怀抱。只有两伊形成“不战不和”“不胜不败”的局面,才能实现美苏的最大利益。

——摘编自杨明星《试论两伊战争及其遗产》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苏对两伊战争采取中立政策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两伊战争对中东和世界的影响。
2023-03-31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陇南市市2023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3 . 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外交的最大目标就是尽快摘掉战败国的帽子,重返国际舞台。1950年9月15日,美军在朝鲜西海岸的仁川登陆,截断了朝鲜军队的退路,朝鲜战局急转直下,美军迅速攻占汉城并向三八线以北进军。虽然当时日本作为战败国,还未能恢复作为主权国家的国际法权地位和政治行为能力,政府也公开表明不介入朝鲜战争的正式立场,但实际上却应美军要求于10月6日派出扫雷舰队参加了在朝鲜元山一带海域的扫雷行动。美国因此改变了战后严惩日本的严厉态度,国防部与国务院迅速达成了对日媾和的致方案,对日政策从惩罚改为扶植,开始积极推进对日和。日本利用朝鲜战争谋取了极大的、具有战略意义的政治经济利益,并就此形成战后日本外交的基本模式。战后日本的对朝鲜政策因受制于地缘之“近”和东西阵营之“远”的二律背反而难以自主、难有作为,但以唯美是从为前提,寻求一切可乘之机、充分发挥唯利是图的本能以维护本国利益,形成了独特的“既近且远”地对朝鲜半岛政策

——摘编自林晓光《朝鲜战争与日本:对策与收益》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日本参与朝鲜战争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朝鲜战争对日本的影响。
2020-05-14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甘肃省陇南市高三第二次诊断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4 . 材料 熙宁二年七月,责成六路发运使熟悉各自管轄区的情况,由发运使以五百万贯钱和三百万石米作籴本,根据“从贵就贱,用近易远”的原则灵活筹办上供物品。秋,为了通一路之有无,责发残敛,以广蓄积、平物价,使农人有以赴时趋事,而兼并不得乘其急,规定各路常平、广惠仓的粮食或现钱贷给民户,一年贷两次:正月货出的随夏税归还,五月货出的随秋税归还,利率每次二分。熙宁四年,“据家赀高下,各令出钱雇人充役,下至单丁、女户,本来无役者亦一概出钱,谓之助役钱”。熙宁五年八月,以东、西、南、北四边各千步为一方,丈量全国土地。然后按各户占有的土地的多少及高下、肥瘠情况分等,分别规定税额,并立田契。

——摘编自张扶直《略论王安石的财政思想及其财政改革措施》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安石财政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王安石财政改革的影响。
2020-05-14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甘肃省陇南市高三第二次诊断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5 . 材料 科西嘉平民出身的拿破仑,于1795年得法国国民公会赏识而崭露头角,同年乾隆帝立第十五子为储君。次年,拿破仑成为捍卫法国革命的将军,而满清君位“内禅”,继乾隆而立的满清五世皇帝,改年号为嘉庆。1799年,满清的太上皇乾隆帝死后,嘉庆帝亲政,迅速发动政变,以反贪腐名义摧毁专权的和珅集国;同年拿破仑在法国成为第一执政。吊诡的是,亲政后的嘉庆帝,握有全球最大最富的帝国全权,却随即将“成与维新”的许诺,化作以我为核心的掩饰。而地球那一面的法兰西,拿破仑也追求独裁,个人动机虽是卑劣的,但他是法国大革命的产儿,不自觉地充当了欧洲史上空前的民主革命的遗嘱执行人,即使走向君主独裁,仍然不断诉诸民意。1802年,拿破仑成为终身执政,两年后又成为皇帝,都是通过公民投票的,就是说他改共和国为帝国,本人成为帝国君主,仍然尊重共和国的民意。

——摘编自朱维铮《清仁宗与拿破仑》


(1)根据材料,概括嘉庆帝与拿破仑在成为帝王方面的主要差异。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拿破仑“充当欧洲史上空前的民主革命的遗嘱执行人”的表现。
2020-05-14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甘肃省陇南市高三第二次诊断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