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一般来说,决定外交政策的主要因素是国家实力和国家利益。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概括起来,我们所面对的是这样一个政治力量,它坚信与美国的妥协根本不可能,坚信为了苏联权利的安全必须破坏我们的社会的内部和谐,必须消灭我们赖以生存的传统生活方式,必须摧毁我们国家在国际上的权威。这个政治台力量孕育并成长于极其深厚、极其强烈的俄罗斯民族主义的思潮之中,完全控制了世界上最伟大之一的民族和人民的能量和世界上资源最为富饶的国土。

——摘自1946年2月美国驻苏代办乔治·凯南向美国国务院发回的电报

材料二1958年当选法国总统的戴高乐毅然抛弃法德宿怨,1963年1月22日,双方签订了《法德合作条约》。1964年1月,又冲破美国设置的反华阵线,与中国建交。1966年3月,戴高乐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法国正式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翌年3月切外国驻法部队均被赶出法国。

——摘编自余伟民《世界当代史》

材料三 有学者归纳了布什政府单边主义外交的表现,“尽管有俄中等国的拒绝和美国盟友的批评,仍大力推进全球导弹防御计划;拒绝批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并扬言进行新的亚临界核试验;……凡涉及美国安全利益,倾向于采取强制性手段或不妥协姿态,连对盟国也不例外像一位法国战略家批评的那样:“把吹风会和磋商混为一谈”。

——李慎明王逸舟2002年《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乔治·凯南对于二战后美苏关系走向的看法并分析其产生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在外交上挑战美国的措施及其产生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布什政府的单边主义外交政策。
2019-11-20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桓台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国际关系风云变幻:

材料一   一战后建立的国际新秩序

国际会议主要内容
1919年战胜国召开了巴黎和会同盟国签订一系列条约,以对德《凡尔赛和约》为主。主要内容包括:德国及其盟国承担战争罪责,战败国向战胜国割地赔款,裁减军备,德国的海外殖民地被战胜国瓜分
1921-1922年战胜国召开了华盛顿会议美、英、日、法、中等九国签订《九国公约》,列强同意将“门户开放”“机会均等”作为侵略中国的共同原则
美、英、日、法签订《四国条约》,迫使英日同盟终止
美、英、法、意、日签订《五国海军协定》,限制各国海军军备,美国获得和英国同等的海军地位

材料二   列宁从理论上和政治策略上促使布尔什维克党走上了一条全新的道路,使无产阶级能够在“十月”首先夺取政权,并在1918年退出大战,然后解决国内发展问题。……孙中山曾言:“有了俄国革命,世界人类便生出一个大希望。”从此,资本主义不再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唯一选择。

——摘编自《孙中山全集》、姚海《俄国革命》等

材料三

示例:《慕尼黑协定》的签订

1938年,德国对捷克斯洛伐克提出领土要求,英法实行绥靖政策,将苏台德地区割让给德国。这进一步鼓励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一切都过去了。缄默的、悲哀的、被抛弃的、支离破碎的捷克斯洛伐克,已在黑暗之中。长期以来,他追随法国的领导和政策,和法国站在一起。结果使他在各方面都吃大亏……

——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图三 联合国家宣言 图四 雅尔塔会议三巨头
(1)指出一战后战胜国建立的国际体系的名称。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一体系的影响。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明俄国革命给“世界人类”带来“大希望”的理由。
(3)20世纪30—40年代是国际关系剧烈变化的时代。依据材料三模仿图一的示例,从图二、图三中任意选择一例,评述其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
3 . “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体系向一种真正的全球性体系平稳过渡……使最小、最无足轻重的成员国也感到它们是世界整体的一部分。”材料评述的是
A.雅尔塔体系B.一战后的国际联盟
C.当代的联合国D.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4 . 古代中国多元文化碰撞交流,沟通中外,推动了社会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百家争鸣虽原则上是各家发表自己的看法,批评别人的意见,但也包含了对其他学派某些思想的吸收。如荀子,虽以礼为思想核心,但也特别重法与推崇孔子,以致有人将其当作法家,还有人将其当儒家。

——选自孙景坛《百家争鸣新论》

材料二   帝引见朝臣,诏断北语,一从正音。又诏革衣服之制,改国姓为元氏姓,盖帝优于文学,恶本俗之陋,欲以华风变之,故不惮为此举也。然国势之衰,实始于此。


(1)根据材料一,概括作者对“争鸣”的主要认识。
(2)根据材料二,指出作者所评述的历史事件及其观点,并据此谈谈我们对待不同文化的正确态度。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5 . 下列有关苏联入侵阿富汗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与阿富汗政变直接相关
B.直接导火线是美阿建交
C.采用了突然袭击的方式
D.说明苏联推行霸权政策
2019-06-24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金牌一对一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选修三6月份期末练习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6 . 【历史一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伸长统,山阳郡高平(今山东省邹城市西南部)人,东汉末年哲学家、政论家。

《后汉书·伸长统传》栽,伸长统“每论说古今及时俗行事,恒发愤叹息。因著论名日《昌言》,凡三十四篇,十余万言”。他主张“限夫田以断并兼,急农桑以丰委积,严禁令以阶僭差,察苛刻以绝烦暴”;“政不分于外戚之家,权不入于宦竖之门”;“核才艺以叙官宜”;反对“选士而论族姓阀阅”。他认为“德教者,人君之常任也;而刑罚为之佐助焉。古之圣帝明王,所以能亲百姓,训五品,和万邦,藩黎民,……实德是为,而非刑之攸致也。至于革命之朝运,非征伐用兵则不能定期业;奸宄之成群,非严刑峻法则不能破其党。”

材料二 伸长统提出“人事为本,天道为末”的观点,但他又认为东汉“阴阳失和,三光亏缺,怪异数至,虫螟食稼,水旱为灾,此皆戚、宦之臣所致然也。”

——均改编自《中国通史》等


(1)根据材料一,概述伸长统的主要主张。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评述伸长统“人事为本,天道为末”这一观点。
2019-04-18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山东省聊城市2019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7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年德国在凡尔赛宫举行德国统一仪式的时间是1871年1月18日。法国人把巴黎和会的会址不仅选在了当年德国人耀武扬威的地方,还选择了德国人最值得庆祝的日子,但是所讨论的事情却是如何惩罚德国。法国人,再一次以一种隐晦的方式来雪耻对德国人进行打击。
材料二 用亚洲人的观点来看,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欧洲国际社会内的一场内战。
——K.M.潘尼卡(印度外交官、历史学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巴黎会议1月18日在凡尔赛宫举行对法国人来说是在雪耻。
(2)结合时代背景,评析材料二中作者的观点。
2016-11-27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山东济宁高二上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8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郑玄(127—200年),东汉北海高密人。自幼志于经学,在外求学近20年,最后师从经学大师马融,博通群经。“既归,聚徒讲学,弟子千人。桓帝时党祸起,被禁锢,杜门修业。”他以古文经学为主,兼采今文经说,遍注群经,自成一家,号称“郑学”,使之逐渐成为“天下所宗”的儒学。郑玄晚年守节不仕,刻意保持名士清节,专心经术,著书立说,给后世留下了许多古文献材料。

郑玄的教育思想寓于经学注解与聚徒讲学中,强调“学,修德学道。”“道”即包括“六艺”在内的知识技能。指出“师善则善”,教师是教育成败的关键。因此,教师要“以正教之”,“自强,修业不敢倦”,教学“既开其端意,进而复问,乃极说之。”反对照本宣科“填鸭式”的强行灌注。郑学对后世发展的影响深远。唐朝列郑玄于“先师”之列,配享孔庙;宋代追封他为高密伯。

——摘编自吴存浩《郑玄教育思想及成就试论》等


(1)根据材料,指出后世高度赞誉郑玄的主要依据。
(2)根据材料,简要评述郑玄的主要教育思想。
9 . 下列关于1939年《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结束了英法奉行的绥靖政策B.表明苏联采取了“避战自保”政策
C.使苏联赢得了一定的备战时间D.客观上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10 . 《新全球史》言及古代中国某制度时说:“其目的在于确保土地的平均分配,以避免出现类似于汉朝的土地兼并。这项制度根据土地的贫瘠和受地者的需要将土地分配给个人及其家庭。”下列有关这一制度的评述正确的是
A.改变了封建地主地所有制
B.损害了自耕农的利益
C.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D.杜绝了土地兼并现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