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1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 . 【历史一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郑成功大军入台以后,“各近土藩头目俱来迎附,南北路土社闻风归附者接踵而至,各照例宴赐之”。为了解决粮食危机,郑成功一方面下令各镇营迅速到无人耕种的低洼地带屯垦,解决粮食生产问题:另一方面又派人到各村社重金购买积粮。针对“大肚社人”反对郑军屯垦而引发的士卒伤亡,郑成功下令士卒“不准搅扰土社”,并将军队从该地移出。郑成功还着手在台湾少数民族招募兵源,这些少数民族士卒在打击荷兰殖民者的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郑成功的民族政策产生了延续至今的深远影响。

——据杨彦杰《郑成功复台的民族政策及其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郑成功在复台期间民族政策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郑成功复台期间的民族政策。
2023-04-07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仁寿第一中学(北校区)2023届高三2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2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20世纪60年代中期,朝鲜半岛非军事武装冲突次数骤然上升。在此期间,美国对韩国报复朝鲜的要求予以压制,还单独与朝鲜进行秘密谈判。1970年代初,韩国政府开始建设“自主国防”,秘密启动了导弹开发计划。美国政府一方面限制美国企业向韩国出售导弹开发的关键技术,一方面在某些可行的项目上同韩国合作。1978年,韩国成功试射了“白熊”导弹。同年,美国政府通知韩国政府,美国将帮助韩国进行导弹研发,但不包括主要用于发射核武器或射程超过180公里的导弹。1982年,里根政府组织七国集团会议,建立了全球防导弹扩散机制。

——据梁志《合作与控制:20世纪70年代美国对韩国导弹开发活动的反应与对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对韩国导弹研发持有限支持态度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美国帮助韩国进行导弹研发进行简要评价
2023-04-07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仁寿第一中学(北校区)2023届高三2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3 . 开罗出土的古埃及时期的石片上记录了这样一个司法案例:一个叫卡恩德瓦的人把物品借给叫胡伊的人,其中包括织物、蔬菜等价值约合10德本铜。这块石片的背面记录了胡伊还给卡恩德瓦的物品,包括植物油、一张兽、皮和一头猪等,价值总计超过20德本铜。这表明古埃及(     
A.物物交换较为普遍B.存在高利贷性质交易
C.财产纠纷诉讼频繁D.出现不平等借贷合约
2023-04-03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启动摸底检测历史试题
4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66年春,随着越南战争的逐步升级,美国在越南战场越陷越深。为了及早结束越南战争,有人极力鼓动使用战术核武器。大多数美国战略家、许多政治领导人和参加过“曼哈顿计划”的科学家都竭力反对使用核武器。“杰森”小组是五角大楼的顾问组织,经过数月的研究论证,一份题为“东南亚的战术核武器"的绝密报告完成。报告认为,如果掌握了越共基地的准确方位,使用战术核武器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但决不会对战争结局产生任何决定性影响。越共的部队规模小,灵活机动,营地又极其隐蔽难以发现,相比之下,如果受到战术核打击,美军的损失将更为惨重。报告认为,使用战术核武器可能导致的政治后果就是战争进一步升级。即使敌人没有进行大规模的报复性还击,美国在越南首先使用战术核武器的事实将导致影响深远的严重后果,最重要的后果可能就是跨越了核门槛。世界各国必将逮责美国使用战术核武器,甚至可能导致美日同盟条约的废除。美国也无法向国内舆论交代。

——摘编自【美】彼特+海斯、尼娜·坦嫩瓦尔德《美国为何没有在越战中动用核武器?》


(1)根据材料材并精合所学知识,分析“东南亚的战术核式器”的绝密报告出台的背景、
(2)根据材料,概括“东南亚的战术核武器”的绝密报告的主要内容。
2023-04-03更新 | 56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八所重点中学2023届高三3月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宋仁宗嘉祐六年(1061年)七月,司马光知谏院以言事为职,开始了他为时五年的谏官生涯。改革科举考试是司马光进谏的重要方面,是其吏治思想的具体体现。宋承唐制,先考辞赋,后考其他。司马光在《论举选状》中明确提出,科举选人应以德行为先,其次是经术,再次是政事(政治见解),最后才是艺能(辞赋)。明经一科向来考五经、九经的背诵能力,所以一些擅长背书的人往往高中,有治国安邦实际工作能力的人反而会落选。司马光主张多出一些分析性的考题,把明经一科从死记硬背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当时的考官出题不求实际、只求奇巧,或离合句读,故相迷误;或取卷末经注字数,以为问目,使得百分之八九十的应试举人交白卷,偏离了科举取士的本意,而起了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反作用。司马光对这一现象给予了抨击,明确提出应重选命题官,用通经术、晓大义的人来命题。

——摘编自宋衍申《司马光知谏院》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司马光科举改革的主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司马光科举改革的主张。
2023-04-03更新 | 151次组卷 | 4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北外附属新华联外国语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6 . 针对意大利法西斯入侵埃塞俄比亚事件,国际联盟一开始决定对意大利实施财政和经济制裁,建议所有会员国禁止向意大利出售和输送武器,停止向意大利提供贷款,不许购买意大利商品,不得向意大利输出橡胶和锡等物资,但未将石油纳入制裁范围。意大利兼并埃塞俄比亚后,国联决定停止对意大利的制裁。国联制裁意大利(     
A.是国际组织集体强制执行机制的尝试B.证明其具有维护世界和平的能力
C.反映了美苏等国对法西斯侵略的纵容D.客观上阻止了世界大战迅速爆发
7 . 口号作为一种舆论手段和社会动员模式,被近代以来的政党和团体普遍采用,它以特殊的方式记录历史跳动的脉搏。以下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提出的口号:

这些口号在党史研究中(     
A.提供了新的史料类型B.需要辨别真伪
C.具有史料实证的价值D.开创了新史观
2023-03-30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池州市2023届高三3月统测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龚自珍(17921841),祖父、父亲皆为进士出身,外祖父是清朝著名学者、《说文解字注》的作者段玉裁,母亲段驯能诗工画。龚自珍精于经史,中过进士,做过礼部主事的官,生活的乾、嘉、道三朝,“圣朝”的威风依然,而矛盾已经不可调和。他在倡导经世致用学说时,成为众所共认得摇旗呐喊的有力人士。由此,一些士子学人从书斋转向社会,由宋、汉之学转向经世致用。在龚自珍的文献中,论及西方殖民主义的有两篇,一是《罢东南番舶议》,一是鸦片战争前的《送钦差大臣候官林公序》。“夫中国与夷人互市,大利在利其米,此外皆末也”,西方“所重者”,皆中国“不急之物”,“宜皆杜之”。在龚自珍身上集先进与落后于一体。他是中国传统思想向近代发展的一个最初步的中介,一个不可缺少的中介。

——摘编自茅海建《龚自珍和他的时代》


(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龚自珍思想产生的背景。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请简要评价龚自珍的思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进入20世纪后发生的第一件大事,它既是世界历史发展的结果,是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世界各种经济政治矛盾极端尖锐的产物,又深刻影响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引起世界经济和政治的巨大变动。同时,一战发生在十月革命前,结束于十月革命后,它与十月革命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这场战争几乎涉及世界所有国家,因为它与战后东西方爆发的世界革命高潮有着直接的连接。由此可见,研究世界近现代史上的重大事件(       
A.应从全球角度辩证分析其影响B.应考察历史纵向与横向的发展
C.首先须梳理事件发展的全过程D.探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演变
2023-03-26更新 | 445次组卷 | 6卷引用:浙江省新高考教研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12月历史试题
论述题 | 适中(0.65) |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隋唐以前,统治者多尊崇周公。但从历史发展的趋势来看,周公的地位是不断下降的,孔子的地位是不断上升的。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中将孔子列为世家,与周公相同;但周公是王室贵族,孔子不是。可见,在太史公心目中,孔子与周公的地位是差不多的。

材料二   唐代以后历代统治者对孔子的加封(部分)

朝代

加封

宋朝

加谥为“元圣文宣王”,后又改为“至圣文宣王”

元朝

加尊号为“大成至圣文宣王”

明朝

称孔子为“至圣先师”

清朝

顺治皇帝追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康熙皇帝亲题“万世师表”献于孔庙

——以上材料均据张岂之《中国通史》等整理

材料三   孔子生长于封建时代,所提倡之道德,封建时代之道德也;所垂示之礼教,即生活状态,封建时代之礼教,封建时代之生活状态也;所主张之政治,封建时代之政治也。

——摘编自陈独秀《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


围绕材料中任意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史实加以阐释。(要求:论题源自材料,史实准确,论证充分。)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