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王安石在《上仁宗皇帝言史书》中指出:“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善理财者,民不益赋而国用饶。”这说明王安石变法的主要目的是
A.调控国家经济开辟政府财源B.控制地方财富加强中央集权
C.增加军费开支解决边患问题D.扩大民间税负支撑财政运转
2021-02-20更新 | 788次组卷 | 33卷引用: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区秋林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1938年5月22日,英国驻巴黎大使向法国外交部长宣读了外交大臣的来电,内称:“一旦捷克斯洛伐克问题未能获得和平解决,法国政府不应对英国政府的态度抱有任何错误的幻想。”后来法国多次以英国不肯援助捷克为由为自己辩解。可以看出
A.英国对捷克形势已无能为力B.法国未形成稳定的对德策略
C.英法对德绥靖政策由此开始D.与德和解是英法的实际目的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梅贻琦,字月涵,1889年生于天津。他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沉着、稳重、持之以恒。他同时又深受西方教育思想的熏陶,善于接受新事物、新思想。在任清华大学校长期间,梅贻琦不仅追随蔡元培先生的“学术自由、兼容并包”思想,还会通中西,融西方通才教育思想于中国教育改革之中,不仅吸收、借鉴“教授治校”的民主管理理念,还传承创新,将民主管理思想渗透到教育实践之中,且卓有成效。七七事变后,北大、清华、南开三所著名大学迁往昆明组建西南联合大学。梅贻琦认为三校融合的基础是自由与民主的校风,在担任常委会主席期间(西南联大的实际校长),梅贻琦在西南联大贯彻执行学分制,结合实际情况培养通才和专才。梅贻琦多方聘用专家学者,使西南联大师资力量雄厚,聚集了大批学术前沿的学者和专家。艰难条件下的办学经历,使梅贻琦摸索出极具实践意义的人才培养模式。

——摘编自王柏豫《梅贻琦教育思想及实践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影响梅贻琦教育思想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试评价梅贻琦先生的教育实践活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