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44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郭沫若(18921978),中国杰出的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郭沫若早年留学日本,从事历史学、考古学研究和文学创作。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他在《中国奴隶社会》一文中指出:“旧的历史家对于历史的看法,他们不知道历史是向前发展的,用新的历史观来看,历史是不断向前发展着的,历史学应当面向未来。他认为学术研究总的方向“应该是为人民服务,史学研究的任务自然也不能例外”。郭沫若是一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他始终将社会形态研究作为观察分析中国古代社会的一把钥匙。1954年,还提出要研究通史和专门史。关于史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他强调史学研究必须实事求是,掌握正确的科学的历史观点非常必要,这是先决问题。郭沫若是最早科学阐释理论与史料关系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

——摘编自卜宪群《郭沫若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体系构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郭沫若对新中国史学发展的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郭沫若取得史学发展成就的原因。
2023-09-21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九校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2 .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英、德、法、美四国工业产量与殖民地面积位次表

项目
1913年工业产量位次3241
1913年殖民地面积位次1425

材料二   “德国向自己的一个邻国让出陆地,向另一个邻国让出海洋,而给自己留下一钱不值的天空,这样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我们不愿意把任何人挤到阴暗的角落,但我们也要给自己一块光明之地,一块阳光下的地盘。”

——德国外长皮洛夫1899年讲话

材料三   在面对这场战争的打法及其带来的血腥残杀时,“诸如光荣、荣誉、勇敢或神圣之类的语汇变成了亵渎之词”,美国作家海明威写道。事实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许多幸存者的余生一直为属于“迷惘的一代”的感觉所困扰。……(战争)在继后的数十年里改变整个世界的政治图景……要“创造安全的世界”和“结束所有战争”的和约,留下的遗产是失望和怨恨。

——【美】丹尼斯·谢尔曼、索尔兹伯里《全球视野下的西方文明史》

材料四   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和组织程度不够,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第二阶段则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

——《四月提纲》

材料五   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1921年列宁又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阵地上去。”

——摘编自《列宁全集》

材料六   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只能实行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只能允许两种公有制形式的存在和发展;社会主义所有制越大越公就越优越;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道路就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工业化道路,……

——《世界历史》杂志


(1)根据史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源何在?导火线是什么?由此推断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如何?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如何“改变整个世界的政治图景”的。
(3)材料四中“革命的第一阶段”和“革命的第二阶段”各指什么性质的革命?
(4)材料五说明苏俄的经济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根据材料六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观点。
2023-09-20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博文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孝文帝迁都洛阳不到四十年,北魏灭亡。《魏书》认为:“迁洛之举,群臣不顺,孝文设术以诈之,示威以胁之。不知厌乎累世安乐之余,经始百年荒横之地。一事不成,旧业尽弃,欲以何为?”这种观点认为迁都(       

A.加剧了北魏统治集团的腐败B.动摇了北魏政权的立国根基
C.不利于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D.丧失了保持民族特性的条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下图为爱尔兰画家乔治·摩罗创作于1918年11月20日的时政漫画《糟糕的日子过去了》。该漫画所表达的主旨是(       )
      
A.表达对战争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担忧B.剖析冷战态势下人们的矛盾心理
C.指出凡尔赛体系蕴含着严重的危机D.揭示战争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创伤
2023-09-02更新 | 15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綦江南州中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陈启沅(18341903年),广东南海人。他自幼勤奋好学,对于诸子百家、天文地理,正值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等爆发时期,中国内忧外患,陈启沅被迫随兄陈启枢赴安南(今越南)谋生,经过十多年经营,成为知名侨商。陈启沅在为扩展商务而“历游外国”的过程中接触到西欧的很多新鲜事物,潜心研究西方蚕业技术,参考广东本地的栽桑养蚕经验,陈启沅回到南海,创办继昌隆缫丝厂。他从外国购进锅炉一座,该厂管理层设有司理(总经理)、司账(会),陈启沅积极参与家乡的慈善事业,开办克勤义学

——摘编自邢甲志《清末广东南海继昌隆绿丝厂创办人陈启沅》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陈启沅的主要事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陈启沅取得成就的原因。
2023-09-01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经济开发区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6 . 1920年3月苏俄政府第一次对华宣言(苏俄在中国东北以及别处侵略所得的土地一律放弃)传至中国后,在受辱于巴黎和会的中国民众中激起了强烈的反响:人们对巴黎和会的失望情绪与由于苏俄政府发表的“第一次对华宣言”产生的欣喜之情形成强烈反差。在这一现象影响下,当时中国(     
A.主流思想已经发生变化B.资本主义道路行将破产
C.社会舆论左右国内局势D.救国主张出现新的探索
2023-08-24更新 | 269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天成学校2023届高三4月段考历史试题
7 . 1939年春天,设在伦敦的帝国战争博物馆的馆长提交了年度报告。报告指出,1938—1939年是博物馆运作最好的一年,有超过45万的参观者,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在思考如何应对未来战争,包括壕沟和防空洞的修建,应对毒气攻击的防御以及有效伪装的方法。这表明(     
A.绥靖政策已经丧失人心B.帝国战争博物馆加大宣传力度
C.民众对战争的担忧加剧D.全民社会动员取得明显的成效
8 . 神武门始建于明代永乐十八年(1420年),虽经多次保养维修,但从来不全面。近年来,故宫博物院启动了对神武门的复建工作,复建时对拆下的每一构件都进行了编号,还注明了形制、位置,以便重新放回原位置,还注重使用传统老工艺进行修复,复建后的神武门基本保持了明代的建筑风格。由此可见,对文物古迹的保护(     
A.要以历史的真实性为第一要义B.应该优先全面大规模的重建
C.应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结合D.要排斥现代科学技术的运用
2023-08-16更新 | 213次组卷 | 2卷引用:试题调研·2023年高考历史第9辑-押社会热点题考前46天第5题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举行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9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东晋政府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和保护南迁士族的利益,在流民集中的地区,设置侨州、那、县,侨人单独立籍,称为侨户。东晋政权通过这种办法维护了南迁士族的特权,他们可以奴役依附户而不负担赋役。但随着东晋政权的稳定,侨州郡县的问题就暴露出来。……它造成户籍制度的混乱和影响国家收入。东晋政府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实行土断,即整顿户籍,让侨户着籍输课。王导执政时曾于咸和二年(327年)整顿户籍。晋成帝咸康七年(341年),又实行土断,王公以下都以土著为断,把其户口编入所在郡县的户籍。刘裕当政时,再次实行土断,首先从江、荆二州开始,逐步推行于全境,称“义熙土断”。土断是政府与世家大族争夺人口和赋役的斗争。通过土断,世家大族所控制的人口成为国家编户。

——摘编自漆侠《中国改革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魏晋时期进行土断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魏晋时期土断政策的历史影响。
2023-08-14更新 | 126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预测卷(二)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0 . [历史一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1956年,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成立。……1959年3月10日旧西藏政府及上层反动集团发动了蓄谋已久的武装叛乱。在平定叛乱的过程中,周恩来总理签署国务院令,解散原西藏地方政府,由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行使西藏地方政府职权;废除旧政府及其官员的一切封建特权和乌拉差役、人头税,依照宪法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建立县、区、乡农民协会,进行民主改革,逐步建立各级人民政权;通过赎买等政策废除农奴主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坚持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保护爱国守法的宗教界人士。此次改革为1965年西藏自治区的成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摘编自常安《西藏民主改革的历史意义与价值》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务院对西藏进行民主改革的目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藏民主改革的影响。
2023-08-14更新 | 8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预测卷(六)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