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在人们心灵中留下了无法忘记的沉痛记忆。和平主义迅速蔓延并汇成一股强大的社会思潮。和平主义者相信自己的理想主义是抵消法西斯主义的一种特别有效的手段。整个(20世纪)30年代,英法两国始终处于经济危机与萧条的泥沼之中。十月革命的发生,使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一统天下开始被打破。英法决策者认为法西斯能够在本国阻止革命发生,在国际上成为遇制共产主义的屏障。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英国官员的大多数充满失败主义情绪,他们认为没有力量同时对付德,意、日三个敌人;法国人也一直觉得,德国作为自己的宿敌,在人口与经济潜力上大大超过了自己。同时,英法并不希望英国的影响深入欧洲,在东方,英法又害怕日本的强硬而企图把美国顶到最前面去。但美国受国内孤立主义的影响,并不肯把责任都承揽过来。

——据张继平、胡德坤等编著《第二次世界大战史》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英法推行"绥靖政策"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法“绥精政策"的后果。
2021-04-22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第八中学2021届高三3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8世纪中叶,法国服饰流行夸张华丽的风格。18世纪后半期,服饰趋向朴素、简洁,男士爱好军装式样的服装,不少上流社会女性以穿“农妇装”为时髦。这一变化反映了
A.浪漫主义对衣着服饰的影响B.政治运动对社会观念的冲击
C.工业革命推动服饰风尚变化D.启蒙运动对时尚观念的改造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赵佗(约前240年-前137年),恒山郡真定县(今河北正定)人。原为秦朝将领,与任嚣南下攻打百越,后任南海龙川县令时,赵佗迁徙大量中原华夏军民到岭南地区与南越人杂居。秦亡后,赵佗起兵兼并桂林郡和象郡,在岭南建立了南越国,自称南越武王。汉十一年,南越国臣服汉朝,成为汉朝的一个藩属国。赵佗引入中原农耕技术与先进文化,实施“和辑百越”政策,任用越人首领吕嘉,使其官至丞相,吕嘉“宗族官贵为长吏七十余人”,“男尽尚王女,女尽嫁王子弟宗室”。赵佗对汉称臣以来,不断“使人朝请”,历文、景、武三朝,汉越间的和好关系得以长期维护和巩固。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等


(1)根据材料,概括赵佗治理岭南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评价赵佗治理岭南的历史贡献。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北魏孝文帝上台以后,对法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鲜卑拓跋部依据旧有习惯法原只“置四部大人坐王庭决辞讼”,直到太和中期,孝文帝诏群臣议定官制,中央设有廷尉、御史中尉、五局司直、廷尉正监评等官职, 地方由州牧、刺史、太守等地方行政长官兼理司法。延兴四年(474)孝文帝下令凡“狱有大疑,乃平议焉”,“事无大小,皆令据律正不得疑奏。”又诏曰:“自今以后,非谋反、大逆、干纪、外奔、罪止其身而已。”太和三年(479)“令中书令高间集中秘官,制定法律”,对违反礼教的做法,都要以违法行为来处置。在实行均田令的同时, 孝文帝于太和十年(486)、十一年(487) 连续下诏:“凡轻系之囚,宜速决之,无令薄罪久留狱扦。”以此解脱一些无罪或轻罪被囚的犯人, 增加劳动人手,恢复农业生产。北魏律定本,成为了北周与北齐的法律制度源头。

——摘编自邓奕琦《北朝法制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孝文帝法制改革的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孝文帝推行法制改革的意义。
20-21高三上·山东·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有学者认为:日本明治维新在步骤上稳扎稳打,谨慎行事,新政府从成立到实施方针要经过再三敲定才改革……中国的“百日维新”在短短的103天内雪片般地颁布了100多道诏令,不分主次,令人无所适从。由此可知
A.日本的明治维新充分学习西方国家的经验
B.广泛的社会基础是改革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C.领导者的素质和策略在改革中起重要作用
D.中国的维新变法缺乏先进思想理论的指导
2021-04-20更新 | 32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0-2021学年学科网大联考高三1月历史试题(山东卷)
20-21高三上·全国·阶段练习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晚清时期学制改革措施

《京师大学堂章程》1898年维新变法期间,梁启超参考日本和西方学制,参酌本国情况拟出《京师大学堂章程》,该章程得到光绪帝的批准。《京师大学堂章程》共854节,有全学纲领、功课、学生入学、学生出身、设官、聘用教习、堂规等项
“兴学诏书”1901914日,清政府颁布“兴学诏书”,鼓励各地兴办学堂,除京师已设大学堂应切实整顿外,着各省所有书院,于省城均改设大学堂,各府及直隶州均改设中学堂,各州、县均改设小学堂,并多设蒙学堂
“壬寅学制”1902年仿照日本学制拟就的《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标志着中国第一个较为完备的具有全局性质的从蒙学到大学层次递进的学校系统方案面世了。该学制包括《京师大学堂章程》《考选入学章程》《高等学堂章程》《中学堂章程》《小学堂章程》《蒙学堂章程》六份文件
“癸卯学制”中国近代第一个正式施行的学制。1904113日公布,包括《学务纲要》《各学堂管理通则》《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等,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由中央政府颁布并首次得到实施的全国性法定系统,较“壬寅学制”更为系统详备

——摘编自关晓红《晚清学部研究》


(1)根据材料,概括晚清学制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晚清学制改革的意义。
2021-04-20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2021学年学科网大联考高三1月历史试题(新课标Ⅱ卷)
20-21高三上·全国·阶段练习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况钟(13831443),靖安(今江西靖安)人。幼时家贫,“秉心方直,律己清严,习知理义,处事明敏”,深受明朝执政者朱棣赏识,委以礼部六品主事,“简繁轻重,悉中事宜”。明宣宗时,因他勤谨廉洁,博识干练,任劳任怨,升任苏州知府。“苏州赋役繁重,豪猾舞文为奸利,最号难治”。他“立捶杀数人,尽斥属僚之贪虐庸懦者”,“蠲烦苛,立条教”,“屡诏减苏、松重赋”,“重学校,礼文儒”,疏浚苏州地区的水利,促进农业发展。建立济农仓,赈济灾民。为官三任苏州知府,苏州人民怕他因政绩优异,升官离去。况钟起程进京述职时,“士耆民庶咸候上道,且控舆卧辙”,舍不得他走,明英宗接受苏州人民的请求,赐况钟正三品。十余年后因病去世,灵柩运回江西时,“民多垂泣送其柩归”。运载况钟灵柩的船中,“惟书籍,服用器物而已,别无所有”。苏州人民称他“况青天”。

——摘编自张廷玉《明史》


(1)根据材料分析况钟被重用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况钟在苏州的政绩。
2021-04-20更新 | 26次组卷 | 3卷引用:2020-2021学年学科网大联考高三1月历史试题(新课标Ⅲ卷)
20-21高三上·全国·阶段练习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二战结束后,日本战时教育体制下宣传的“皇国思想”、“极端国家主义思想”、“军国主义思想”既不符合美国占领当局推动日本民主化改革的政策,也违背了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教育理念,所以日本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以南原繁为代表的日本知名学者组建教育刷新委员会,制定了《教育基本法》等相关教育法律。《教育基本法》作为日本教育改革的基本大法,规定所有国民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比如,小学与初中为免费的义务教育;国家扶植成人教育与成人夜校的开展;支持高等教育平民化,扩大高等教育范围……这些教育改革措施对日本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同时也为一些右翼保守分子选择美化日本侵略的历史提供了正当的理由。

——摘编自张旭扬《南原繁与日本战后初期教育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战后初期日本教育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日本的教育体制改革。
2021-04-20更新 | 4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0-2021学年学科网大联考高三1月历史试题(新课标Ⅲ卷)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世纪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深刻影响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人们在反思战争的过程中,人类也衍生出更高层次的文化和文明。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协约国出兵4000万人,中欧列强出兵2000万人,总数高达6000万人!在这个庞大的数字里,几乎有900万人丧失生命,2000万人受伤。

……欧洲协约国向美国所借的款额,大约为100亿美元。各国债务剧增的同时,世界财富的生产却不断下降。在长达4年多的战争期间,欧洲主要国家从农场、工厂、商铺中带走上百万人力,有的派到战场当兵,有的安置在军工厂做工人。生活费用也在普遍上涨。有些国家的政府面临破产,民众尤其苦不堪言。

——李云哲编译《全球通史-从史前文明到现代世界》

材料二   与此同时,战争击毁了许多限制妇女的条款,使中产阶级男兵的世界大幅缩小。当妇女正在奔波开汽车、驾驶运输机、渡运伤员时,男人仍然在泥淖中挣扎,局限在狭小的战壕里,等待命令。·1919年在法国,这里的女性法学学生是1914年的10倍,女性医学生是那时的三倍。超过30岁的英国妇女获得了一定程度的选举权,而在美国、德国和大多数东欧新国家,妇女投票权更完整(妇女在法国、意大利、瑞士和希腊仍然没有公民权)。文化变革也标志着一场性别革命,妇女在公共场合开始抽烟;裤子成为可以接受的妇女服装;裙角也骤然上升;紧身胸衣和裙撑也永远消失了。

——陈恒等译《西方世界:碰撞与转型》


(1)概括材料一中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的巨大破坏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所引发的变化。
2021-04-20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适应性月考(六)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