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23 道试题
1 . 《非战公约》规定:各缔约国谴责用战争来解决国际争端,并在相互关系中放弃以战争作为执行国家政策的工具。然而,当时主要大国都对公约作了有利于自己的变通和保留,甚至没有关于对违反公约的权威断定的任何规定。材料意在说明《非战公约》在当时
A.维护和平的实际效用有限B.能有效制止军备竞赛
C.实现了废弃战争、维护和平的目标D.尊重各国的独立主权
2 . 熙宁七年(1074年),宋神宗开始实行“将兵法”,把当地各部分禁军以及有战斗力的厢兵、蕃兵、乡兵等,混合编组为“将”,下设“指挥”,专门负责本单位军队的训练。这一改革
A.消除了边境威胁B.有利于提升军队的战斗力
C.实现了富国强兵D.加强了政府对人民的控制
3 . 下表为英国历史上部分宪法性文件。这些文件
时间文件成果
1215年《大宪章》规定非经贵族会议的决定,不得征收额外税金:
1628年《权利请愿书》非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强行征税和借债。
1641年《三年法案》议会三年一届,未经议会同意,不得强行解散议会或休会
A.形成以法律限制王权的历史传统B.反映了国王与议会矛盾渐趋缓和
C.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的原则D.标志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
2022-01-03更新 | 148次组卷 | 18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苏德战争爆发后,德国多次要求日军自远东夹击苏联,但日本参谋总长杉山元认为:日本的大部分兵力,现在正用于中国,北上实际上办不到。苏联得到日本暂缓“北进”的情报后,先后从远东地区西调近70万人,在保卫莫斯科和斯大林格勒等战役的关键时刻,发挥了巨大作用。这充分说明
A.中国战场对反法西斯战争的支援B.中国是抗击日军的唯一战场
C.苏联避免两线作战取得对德胜利D.日本国小力弱难以进攻苏联
2022-01-03更新 | 912次组卷 | 2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二〇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5 . 俄国诺夫哥罗德省的一份统计材料显示,1861-1870年间发放给外出做工农民的长期护照是5.92万份,1891-1900年间增加到184.5万份。19世纪末,俄国雇佣工人超过900万人,这项统计表明
A.农奴制阻碍着社会进步B.社会矛盾有效缓解
C.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D.资本主义快速发展
6 . 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孝文帝规定“迁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返北,于是代人南迁者,悉为河南洛阳人”。孝文帝的此项改革措施
A.有利于解决平城人地矛盾问题B.缓解了中原地区的社会矛盾
C.有利于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D.防止了北方少数民族的骚扰
7 . 商鞅变法规定: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废井田,开阡陌”,授田于百姓。据此可知,商鞅这些变法措施
A.缩小了百姓贫富差距B.促进了秦国小农经济的发展
C.摧毁了宗法分封制度D.巩固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8 . 著名学者易中天曾对北魏孝文帝改革做出评价:“原来有的没了,原来没有的有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汉民族文明对少数民族文明的单向融合
B.汉胡民族交融有利于隋唐经济文化发展
C.国家分裂严重影响了中华文明发展进程
D.导致近千年历史的纯粹的鲜卑文化消失
9 . 商鞅变法规定:强制大家庭拆为个体小家庭。秦统一六国后,这一规定推行到全国这一规定
A.瓦解了传统的宗法制度B.保障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C.削弱了国家对农民的控制D.不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
10 . 王安石针对北宋募兵制度下兵源素质低下的问题,提出保甲法,主张用受教练的民兵取代雇佣兵,但是宋神宗只要求将居民组织起来抵御盗贼,这种现象表明统治者旨在
A.保障农业生产稳定B.彻底转变征兵制度
C.提高军队的战斗力D.提升社会治安水平
2021-11-15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