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梁启超在《李鸿章传》中认为李鸿章是晚清近40年来第一流紧要人物,但又只是一个“纯臣”和“庸臣”,因此不能“将中国之失政尽归于李鸿章一人”。他认为,李鸿章对洋务的认识最多。但他只知洋务,而不知有国务,最终难逃失败;在外交上,李鸿章对处理中日外交,无功亦无罪,只是英雄无用武之地,但他误国之罪“无庸置论”,他的外交历史,实失败之历史。

新中国建立后至改革开放前,学术界认为李鸿章一生的历史,是一部对内镇压人民起义、对外出卖民族利益的反动历史。李鸿章是镇压革命人民的刽子手、封建社会的维护者,是中国近代最大的反动买办,在外交上是一意主和的卖国贼。

改革开放以后.著名学者陈旭麓认为,李鸿章办的许多企业是为了抵抗外国,他所创建的海军炮口是对外的,更多的是对着日本侵略者的。他还认为,李鸿章有爱国之处,但不能否认他的确有不少误国之处。也有一些学者认为,李鸿章虽有抵御外侮的愿望,但其办理外交是为维护清王朝统治服务的。还有一些学者认为,李鸿章办理外交有积极的一面,其外交实践要具体分析。

——摘编自戴仕军《李鸿章研究概述》


(1)根据材料,概括不同时期的学者对李鸿章的评价。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对李鸿章不同评价的主要因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甘地继承了古代者那教、佛教和印度教道德观中的“戒杀”原则,并且吸收了基督教“以善抑恶”的主张、美国作家亨利·梭罗“非暴力抵抗”的思想、俄国文学家托尔斯泰“神的天国就在你心中”的观点,才创立他自己的一套独具特色的非暴力学说。由此可见,非暴力思想(     
A.以西方道德观为主要思想来源B.体现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的不确定性
C.是种姓制度的嬗变D.是东西方文明沟通交融的产物
2022-07-20更新 | 15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铁岭市昌图县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19年《国际联盟盟约》规定,对战败国的殖民地实行委任统治,即将战败国的殖民地由国联委托先进国统治。据此可知,国际联盟(     
A.受到了英法两国的操纵
B.在保卫世界和平方面发挥作用
C.促进了国际合作和发展
D.是列强重新瓜分殖民地的工具
2022·山东·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表所示为1913年部分资本主义国家占有殖民地情况及其工业品在世界制造业中的占比。分析表中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国家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沙俄
殖民地面积(km230335029010601740
工业品在世界制造业中的占比32%13.6%14.8%6.1%8.2%
A.欧洲各国工业化基本完成B.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发展不平衡
C.世界被大国瓜分完毕D.一战前两大军事集团正式形成
2022-05-15更新 | 630次组卷 | 7卷引用:辽宁省铁岭市调兵山市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毛泽东主席说:“以妥协求和平,和平亡,以斗争求和平,和平存。”纵观历史,面对威胁人类的邪恶势力,必须同仇敌忾,若一味地忍让,换来的只是短暂的和平,会造成更大的灾难。下列事件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A.珍珠港事件B.慕尼黑会议的召开
C.德国闪击苏联D.德国闪击波兰
6 . 秦统一后,秦始皇多次到各地巡视,张扬自己的显赫功绩。然而万世之望的秦王朝在一场农民起义中,轰然倒塌。秦王朝毁灭于农民起义,从本质上说明(     
A.秦王朝的强大名不符实B.人民是历史发展的动力
C.农民起义军战略较先进D.秦王朝的统治制度落后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1921年中国参会代表提出在此会议上解决山东问题,反对与日本直接交涉该问题。在英美斡旋下,中日两国签署条约规定“恢复中国对山东的主权,日本将胶州湾德国旧租借地交还中国”。据此可知,山东问题取得成就的原因有
①英美对日本的压力   ②日本谋求在华机会均等
③中国坚持外交斗争   ④德国战败无力抵抗日本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2022-01-19更新 | 16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铁岭市六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加速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觉醒,使民族问题从欧洲反对民族压迫的国内问题变为各被压迫民族、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从帝国主义压迫下解放出来的国际问题,即民族殖民地问题。据此可知
A.民族意识觉醒推动民族解放B.民族解放运动逐渐出现新的方式
C.社会主义思潮成为时代主流D.一战后的国际秩序推动民族解放
9 . 1077年,罗马教皇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四世在任命主教等问题上矛盾尖锐,教皇宣布废黜亨利四世,革除其教籍,并煽动诸侯反抗亨利四世。亨利四世被迫冒着严寒长途跋涉到意大利卡诺莎城堡,极尽卑微悔过,受尽侮辱后才获教皇赦免,史称“卡诺莎之辱”。这一事件的实质是
A.罗马教皇权力取代世俗权力B.天主教会与专制王权长期并存
C.神权统治阻碍民族国家发展D.封建诸侯是神权政治的支柱
2021-10-13更新 | 1686次组卷 | 52卷引用:辽宁省铁岭市昌图县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了报复地中海东岸中部城市提尔的坚决抵抗,马其顿人屠杀八千提尔人,被俘当奴隶的共约三万人。公元前336年亚历山大将底比斯夷为平地,并将所有幸存的底比斯人沦为奴隶,底比斯从此灭亡。亚历山大远征在客观上使希腊文明与埃及、巴比伦和印度的文明得以接触、交流、融会,扩大了各民族已知世界的范围,加快了人类历史由分散走向整体的进程,在一个世界性的帝国内,世界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出现是必然的。

材料二   拿破仑执政后所发动的一系列战争促进了革命原则在整个欧洲的传播……随着拿破仑的征服行动,革命精神如同另一支铁骑冲击着大多数国家封建主义的最后壁垒,促使它们直接或间接进行体制变革……对被占领国家的掠夺和压迫使欧洲人民很快放弃了对拿破仑的幻想,民族主义以一种反对法国霸权和帝国主义侵略的形式在拿破仑所占领的欧洲兴起。

——摘编自张旭鹏《西方文明简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亚历山大远征给东方人民带来了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拿破仑战争给当时被占领的欧洲各国带来哪些影响?
(3)综上所述,谈谈你对文明交流与传播的认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