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5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 . C.【探索历史的奥秘】
历史的奥秘在于人类要永无止尽地探索未知的世界,玛雅文明迄今尚有许多未解之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公元前900年——前400年,一个新的殷商文明——奥尔梅克文明在美洲墨西哥湾兴起发展开来。在拉文塔祭祀中心的地下出土的工6尊翡翠雕像,面孔酷似中国人,且头颅系人工改型的高长头,正是殷商所崇尚的习俗。这16尊雕像中的15座黑色玉雕呈同心圆排列,面向一红色玉雕像。红色玉雕像后立着6块玉圭板,圭板上刻有类似商殷甲骨文和金文的字迹。据专家考证,这些玉圭板上刻的正是殷人先祖的名号。
——据韶华等《中华祖先拓荒美洲》
材料二 以下是玛雅文明的部分文物图片

金字塔                       太阳神雕塑               波南帕克壁画(局部)
材料三   1562年7月,在曼尼城中心广场上,西班牙神父狄亚哥·迪兰达亲手烧毁了成千上万的玛雅古籍抄本、故事画册和书写在鹿皮上的象形文字书卷。此外,他还砸碎了无数神像和祭坛。他得意洋洋地记录道:“我们搜查到大批书籍,记载的全是迷信的玩艺儿和撒旦的谎言,我们干脆放一把火把它们烧掉。当地土著眼睁睁在旁观看,心痛极了,难过极了。”
——《丛林中的神话:玛雅文明》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作者的核心观点。据材料一、二,指出玛雅文化艺术的重要形式。
(2)谈谈你对材料三所记述事件的看法。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今天研究玛雅文明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2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为了商业资产阶级的利益,克伦威尔把很大的精力用在对外事务上,他要改变这种局面,建立英国在世界上的贸易霸权,把失去的“漂亮姑娘”夺回来。英国的舆论界也在推动着护国主去争霸世界。一个政论家写道:“在花盆里的橡树是不能长高的,为了它的根和枝,它应该有(足够)的土壤和空间。”克伦威尔正是遵循着这一资产阶级的信条,开始他的外交活动的。

——据宋华《克伦威尔传》整理

材料二   虽然1654年的预算收入达到了就当时而言堪称巨额的一百五十万英镑,但赤字仍是护国政府的不治之症……无休止地征收苛捐杂税,并且把全部重担加到劳动人民身上,引起了国内不满情绪的增长。1655年初,王党的阴谋家们便力图利用这种情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据(苏)巴尔格《克伦威尔及其时代》整理


请回答:
(1)英国失去“漂亮姑娘”的原因是什么?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克伦威尔为夺回“漂亮姑娘”采取的行动。
(2)材料二中“国内不满情绪的增长”与材料一中提到的夺回“漂亮姑娘”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这使英国的政局产生了什么变化?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国家政策与民生问题之间关系的认识。
2014-08-11更新 | 284次组卷 | 5卷引用:2013-2014年福建泉州实验中学高二下期期中历史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由传达思想和意见是人类最宝贵的权利之一;因此,各个公民都有言论、著述和出版的自由,但在法律所规定的情况下,应对滥用此项自由负担责任。

——《人权宣言》

材料二   英国人阿瑟·扬在亲临法国大革命初期的国民议会现场后,有如下评论:“旁听席上的群众被允许以鼓掌和其他表示赞许的声音来干预辩论,这样做太欠雅观,也很危险,因为他们既然可以表示赞许,也就可以表示反对,既然可以鼓掌,也就可以发出嘘声。据说,他们已经这样做了,而这样是会压制辩论,影响议事的。”

——《1787-1789年法国游记》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谈谈你对民主与自由的认识。
(2)分析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这两种形式的民主各自在法国大革命中的作用。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4) |

4 . (2018年山东省青岛市高三统一模拟考试文综历史卷)【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穆罕默德·阿里)取得的成就很多,都是革命的。他开始兴修近代的灌溉系统;引进棉花的栽培,棉花迅速地成为国家最大的资源;重新开辟亚历山大港;鼓励对外贸易;派学生到国外去学习;开办各种学校……;建立一所翻译学校,在1835至1848年间将大约2000本欧洲的著作译成阿拉伯语。穆罕默德·阿里还聘请外国专家帮助他建立中东第一支新式的陆海军。他甚至勇敢地试图在埃及建立一个近代化的工业结构,而且他的确在开罗和亚历山大兴建了大量的工厂。不过,这些企业最后由于国内的不足之处和欧洲诸强国的反对而失败。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穆罕默德·阿里的政治改革使他成为埃及的封建独裁者。”

(1)据材料一说明穆罕默德·阿里为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所采取的措施。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根本目的,并分析改革的性质。

(3)结合材料一、二,谈谈你对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认识。

2011-03-16更新 | 462次组卷 | 4卷引用:2011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统一模拟考试文综历史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之义,内诸夏而外夷狄。……夫关中土沃物丰……帝王之都每以为居,未闻戎狄宜在此土也,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戎狄志态,不与华同……戎晋不杂,并得其所,上合往古既叙之义,下为盛世永久之规。纵有猾夏之心,风尘之警,则绝远中国,隔阂山河,虽为寇暴,所害不广。

——[西晋]江统《徙戎论》


材料二 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

——[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


材料三 北朝的强盛来自体制的力量……交替的“胡化”和“汉化”……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并构成了走出门阀士族政治、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

——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1)据材料一,指出作者关于民族问题的主张,概括其理由。
(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进步作用。
(3)谈谈你对当时民族关系的认识。
2010-06-09更新 | 196次组卷 | 20卷引用: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