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 魏孝文帝改革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93 题号:591986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之义,内诸夏而外夷狄。……夫关中土沃物丰……帝王之都每以为居,未闻戎狄宜在此土也,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戎狄志态,不与华同……戎晋不杂,并得其所,上合往古既叙之义,下为盛世永久之规。纵有猾夏之心,风尘之警,则绝远中国,隔阂山河,虽为寇暴,所害不广。

——[西晋]江统《徙戎论》


材料二 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

——[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


材料三 北朝的强盛来自体制的力量……交替的“胡化”和“汉化”……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并构成了走出门阀士族政治、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

——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1)据材料一,指出作者关于民族问题的主张,概括其理由。
(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进步作用。
(3)谈谈你对当时民族关系的认识。
2010·福建·高考真题 查看更多[20]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其一:你们这些财物山积、丰衣足食而且有余的人,应当抑制你们贪婪的心情,压制它,使它平衡。其二: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前面,不许它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着优势。其三:我制定法律,无分贵贱,一视同仁。按照正义,人人各得其所。

——梭伦

材料二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魏、楚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李斯《谏逐客书》

材料三   九年(即太和九年,公元485年),下诏均给天下民田: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对实行两年休耕轮作的)所授之田率倍之,三易之田再倍之(人多地少的地方)乐迁者听逐空荒

——《魏书·食货志》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梭伦改革的出发点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商鞅为实现人民“殷盛”而采取的措施
(3)根据材料三,概括北魏孝文帝改革时鼓励农耕的措施并分析其作用
2019-12-03更新 | 7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材料:魏晋南北朝官吏考课废弛严重,冯太后和孝文帝改革,从吏治着手,按守宰任期“治绩”好坏为定,不拘年限。太和十五年(公元491年)发布《外考令》作为改革吏治的依据。北魏太和改制与当时官品格式变化相适应,官吏考课之赏罚与官品、官阶结合起来。北魏官分九品,品有正从,复次分阶,共九品十四阶。考课上中者,即可升一阶,考为下弟者,其罚亦以一阶为限。北魏官员考课要记录在案,存于尚书省,谓之考簿。考课之赏罚与官品紧密结合,明确规定升降均以一阶为限,百官以考课定阶,再以阶授官,这无疑较前代在考课制度上的大进步。北魏在继承魏晋旧法的同时,比前代考课制度增添了新的内容,促进了考课制度的发展,为隋唐考课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中华文明史·魏晋》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魏太和改制官吏考课制度改革的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北魏太和改制官吏考课制度改革的意义。
2022-05-09更新 | 174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北魏孝文帝改革中,最重要也最有争议的举措就是迁都和汉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与宗室重臣的交流中,孝文帝将他迁都的本意说的十分明白,平城“虽富有四海”,但只是“用武之地”,很难“移风易俗”。迁都后又说:“若永居恒北,值不好文之主,卿等子孙不免面墙也。”同时孝文帝明确地认识到只有迁都於“王里”洛阳,才能“光宅中原”。迁都后,他接二连三地南征萧齐,虽然连遭失败,然而他的“期於混一”的壮志,直到临终前仍念念于怀。

——摘编自尚志迈《也谈魏孝文帝拓跋宏的迁都》

材料二   孝文帝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的改革完全是自觉、积极、主动的。这充分表现在他对陆叡的谈话中:“朕为天子,何必居中原!正欲卿等子孙渐染美俗,闻见广博。”孝文帝迁都、汉化使洛阳再次成为北方文化中心,也为以后形成和发展的盛唐文明奠定了基础。在融入汉文化的同时,鲜卑文化的精华成了汉文化的一部分。鲜卑族尽管因此而不再作为一个单一民族而存在,但在另一个民族大家庭中得到了永生。

——摘编自葛剑雄《盖世英雄还是千古罪人——元(拓跋)宏及其迁都和汉化》


(1)据材料一,概括孝文帝迁都的意图。
(2)据材料二,阐释孝文帝改革对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影响。
2023-07-05更新 | 10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