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学者罗素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持续发展是由于以下因素:俄国渴望占有君士坦丁堡;德国在控制土耳其后,还渴望将势力范围扩展到巴格达和波斯湾;而对于波兰的独立问题而言,虽然德国希望波兰享有自治权,但是俄国却并不希望如此。罗素强调的是(     
A.帝国主义国家政治发展不平衡演化成战争
B.列强争夺势力范围是引发一战的重要因素
C.巴尔干地区成为一战前欧洲的“火药桶”
D.德俄两国极端民族主义思想孕育了战争
2023-05-28更新 | 352次组卷 | 49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4月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2015年12月7日,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在诺贝尔医学奖颁奖典礼上谈到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对她的启发。该书主要记述各种急性病症的简便治疗方法,并略记了病因、症状。此书
A.体现了中国古代科技重经验实用的特点
B.反映了当时“西学东渐”的文化潮流
C.创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药物分类法
D.奠定了中国古代中医临床学的基础
3 . 在古代埃及的阶梯金字塔时代,人们认为驾崩的国王可以踩着阶梯升天,随着人们对太阳神崇拜的连渐加强,因王升天不再是借助阶梯而是通过太阳光芒直接升天,因而逐渐建造起象征太阳光芒辐射的标准式金字塔。这反映了古埃及
A.豪华的陵真建筑备受欢迎B.宗教开始与国家政治相结合
C.建筑深受宗教信仰的影响D.金字塔文明起源的政治基础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80年代末,随着两伊战争的结束和世界两极体系的瓦解,伊、科争端又突出起来。19907月中旬,伊拉克指责科威特趁两伊战争之际蚕食了伊拉克领土,并在其上修建军事和石油设施,偷采了伊拉克价值24亿美元的原油。科威特否认伊拉克的指责,反而指控伊拉克在其边境地区控制油井、偷采科威特的原油。科伊关系日益恶化。为解决科伊争端,两国于1990731日在沙特阿拉伯港口城市吉达举行直接谈判。谈判中,伊拉克向科威特提出的要求是:免付在两伊战争中伊拉克欠科威特的150亿美元的外债,让科威特赔偿偷采伊原油使其遭受的24亿美元的损失等。这些要求被科威特拒绝,81日谈判破裂。伊拉克在要求遭到拒绝后,2日下午235分以武力吞并科威特。

——李宏主编《中外战争的导火索》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海湾战争爆发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海湾战争的影响。
2022-02-16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李勣,字懋功,曹州离狐人。本姓徐氏,客卫南。在唐朝功勋卓著,勣既忠力,帝谓可托大事。总章二年,卒,年八十六。帝曰:“勣奉上忠,事亲孝,历三朝未尝有过,性廉慎,不立产业。今亡,当无赢赀。有司其厚恤之。”

——宋祁欧阳修《新唐书》

材料二   勣在并州凡十六年,令行禁止,号为称职。勣前后战胜所得金帛,皆散之于将士。在作战和做官期间,知人善任,“及平武牢,获伪郑州长史戴胄,知其行能,寻释于竟,推荐咸至显达,当时称其有知人之鉴。”

——刘昫等《旧唐书》

材料三   (李勣)看透了皇上的心思而迅速离京,他的心就寒到了零度以下。是啊,你不仁,休怪我不义。江山社稷与我无关,远离是非才是全身之道。他李勣已经犯不着为李唐王朝出生入死,也犯不着跟长孙无忌和褚遂良这帮飞扬跋扈的家伙搅在一起。因此,当他察觉到秘密会议是要讨论废立皇后时,就非常及时地生了病。

——易中天《易中天中华史15:女皇武则天》


(1)分别概括材料一、二、三对李勣的评价。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影响人物评价的因素。
2022-02-16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历史试题
6 . 丘吉尔在他的《二战回忆录》中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悲剧本来是很容易避免的,善良的软弱强化了邪恶的刻毒。”丘吉尔这句话的意思是
A.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没有必然性
B.二战的发生绥靖政策有重大责任
C.小国的软弱助长了希特勒的野心
D.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是法西斯
2022-01-10更新 | 857次组卷 | 32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潞城区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复习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修昔底德,古希腊历史学家,以其著《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而在西方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因其严格、标准的证据收集工作,客观的分析因果关系,被称为历史科学之父。他生活的时代正值雅典的极盛时期,也是古希腊文化的全盛时期。希罗多德等人的历史著作,及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所代表的实验的”“科学精神,都对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后的20年间,他始终关注着伯罗奔尼撒战争的进展情况,随时记下具体过程。据说他经常到各地战场去进行实地考察,甚至还去过伯罗奔尼撒同盟军队的阵地和西西里岛。修昔底德不仅力求真实地记载历史,而且力图站在哲学的高度上去理解和概括历史、并把这种概括之后的历史事实传达给后人。他用简练的文笔、精确的词句,通过冷峻、朴实的具体叙述,抒发了自己那种悲天悯人的真切情感,使得整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充满着浓厚的悲剧气氛。他是想通过这种悲剧效果来强化著作内容在读者头脑中的印象,从而加强对后世的垂训作用。在写作的过程中,修昔底德还大量借鉴了诡辩派哲学家的演说和修辞手法,以致于整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约有1/4的篇幅是演说辞。

——摘编自《世界上下五千年》


(1)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修昔底德成为优秀历史学家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分析修昔底德所著《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一书的价值。
2022-01-08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第二中学2022届高三模拟卷(五)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陈宝箴(1831-1900),字相真,晚年自号“四觉老人”,清末著名爱国维新人士。陈宝箴从小“生而英毅,顾视落落然”,“少负志节,诗文皆有法度”。1853年,咸丰为维护清朝统治,命大江南北各省在籍官绅举办团练,陈宝箴“以举人随父伟琳治乡团”,与太平军作战。

1860年入京会试,不第留京,值英法联军陷天津,入北京,火烧圆明园,陈于酒肆遥见火光冲天,捶案痛哭,惊其座人。为求仕途,陈赴南京投奔曾国藩,深得器重。1868年秋,经曾国藩叙功保举,遂入觐。1895年1月,光绪帝因淮军屡败,起用湘军,陈宝箴奉命督湘军转运,其所治粮台虽为军兴以来所“仅见”,终不能挽救清军的失败。甲午战后,维新变法运动高涨起来,陈宝箴被擢为湖南巡抚。“思以一隅致富强,为东南倡”,决心举行新政,以展爱国抱负,以挽国危厄运。在他的积极倡导全力支持下,湖南各项事业次第蔚起,风气大开,深得光绪皇帝赞许。1898年秋,陈宝箴以“滥保匪人”罪遭“即行革职,永不叙用”的惩处。1900年去世,享寿七旬。

——摘编自饶涛《陈宝箴思想探析-从湖南新政看陈宝箴思想辙印》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陈宝箴的主要活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陈宝箴的主要活动。
2021-12-27更新 | 61次组卷 | 4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名校金科大联考2022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老高考)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西汉末年,王莽代汉,在变法时,曾批判了当时对奴婢的不合理处理,拟用朝廷命令的办法,取消“奴婢”之名,从而改善、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他下诏令:“又置奴婢之市,与牛马同兰(栏),制于民臣……逆天心,悖人伦,谬于“天地之性人为贵'之义……今更名……奴婢曰私属”,皆不得买卖。”东汉初年,光武帝下令解放奴婢。从建武二年(26年)至十四年(38年),共下令六道。解放奴婢的范围,包括因贫穷而被“嫁妻卖子”者,王莽时没入官者,被略者等。有违抗命令而不解放奴婢者,以“略人法从事”。刘秀还在建武十一年(35年),三次下令禁止残害奴婢。

——摘编自袁行霈、严文明主编《中华文明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莽、光武帝刘秀奴婢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汉代的奴婢改革。
10 . 下表所示是不同史书中关于商鞅变法的记载。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记载出处
商鞅变法时的秦国,刑法条文“多如牛毛,密如凝脂”,处处约束(西汉)司马迁《史记》
商鞅每年秋天都在渭水河边处置罪犯,因为杀人太多所以把渭水河都染成红色了(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A.商鞅变法重视刑法的作用B.《史记》的记载更接近于客观真实
C.商鞅变法扰乱了社会秩序D.商鞅变法以“性恶论”为指导思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