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17 道试题
1 .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指出:“安石之开源政策,有些处又迹近于敛财, ……那时的百姓,实有不堪再括之苦。”作者认为王安石变法(     
A.加重人民的负担B.实现了富国强兵
C.使北宋走向衰亡D.加强了社会管控
2023-10-05更新 | 739次组卷 | 95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1920年3月苏俄政府第一次对华宣言(苏俄在中国东北以及别处侵略所得的土地一律放弃)传至中国后,在受辱于巴黎和会的中国民众中激起了强烈的反响:人们对巴黎和会的失望情绪与由于苏俄政府发表的“第一次对华宣言”产生的欣喜之情形成强烈反差。在这一现象影响下,当时中国(     
A.主流思想已经发生变化B.资本主义道路行将破产
C.社会舆论左右国内局势D.救国主张出现新的探索
2023-08-24更新 | 274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温县第一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B卷)
3 . “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也”。以上评价主要是针对秦始皇(     
A.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
B.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与交融
C.统一了车轨、文字、货币和度量衡
D.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
2022-12-09更新 | 334次组卷 | 48卷引用:河南省许昌市北大公学禹州国际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罗斯福在提交雅尔塔会议的文件中说:“否决权与大国维持和平的特殊责任是完全相符合的。”斯大林也曾指出:“新的国际组织为捍卫和平而采取的行动是否有效,取决于反希特勒德国的各大强国,今后也会一致和协调动作。”这说明联合国“大国一致”原则(     
A.不利于联合国发挥作用B.对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至关重要
C.是美苏两分天下的产物D.符合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发展趋势
2022-11-01更新 | 503次组卷 | 36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息县第一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9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两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这是1915年年底一篇宣言中的内容,发表此宣言的是:
A.梁启超B.袁世凯C.孙中山D.张勋
2022-06-30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安东新区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英国格言“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典型地说明了民主宪政的特点。宪政就是让两个魔鬼友好地相处并相互制约,把恶作剧减少到最低的程度。这说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关键和核心原则是
A.全体公民的参与程度B.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C.市民的整体素质较高D.革命的彻底性
2022-06-05更新 | 327次组卷 | 153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新蔡县第一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民族融合的主要历史作用是
A.少数民族的封建化B.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C.游牧民族农业化D.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和巩固
2022-05-12更新 | 120次组卷 | 17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检测(实验班)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谭嗣同(18651898),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维新派人士。其所著的《仁学》是维新派的第一部哲学著作,也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中的重要著作。谭嗣同早年曾在家乡湖南倡办时务学堂、南学会等,主办《湘报》,又倡导开矿山、修铁路,宣传变法维新,推行新政。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921日,西太后发动政变,下令捉拿维新派。谭嗣同听到政变消息后并不惊慌,置自己的安危于不顾,多方活动,筹谋营救光绪帝,但最终计划均告落空。在这种情况下,他决心以死来殉变法事业,用自己的牺牲向封建顽固势力作最后一次反抗。他对劝他离开的人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摘编自梁启超《谭嗣同》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谭嗣同作为“为国因变法而流血第一士”所体现的精神品质。
2022-03-20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襄城县实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性检测(三)历史试题
9 . 有人说戊戌变法是“宫廷里的变法运动”。这主要是因为戊戌变法
A.遭到顽固势力的抵制B.是救亡图存的政治运动
C.促进了民族意识觉醒D.得到了上层的全力支持
2022-03-20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襄城县实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性检测(三)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汤震(1857-1917年),浙江山阴县人,1892年中进士,入翰林院为庶吉士。1894年出任安徽青阳知县,三个月后辞官回籍。甲午战后,汤震参与维新运动。1906年,汤震与张骞等创立预备立宪公会,任副会长。1909年,授云南按察使,旋改授江西提学使,均未赴任。武昌起义爆发后,被推举为浙江都督,派遣军队支援邻省反清革命。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他拒绝北京政府邀请。1915年,汤震致电反对袁世凯称帝。晚年,汤震回归故里,致力于家乡水利事业。他的遗言“竞利固属小人,贪名亦非佳士”可谓一生真实写照。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汤震做出的主要活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汤震体现的优良品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