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1 . 熙宁四年(1071年),王安石改组太学,推行“三舍法”,按照学生的文化程度,分舍(外舍、内舍和上舍三等)开展教学。升入上舍的学生,学习两年后举行毕业考试,成绩优异者,可直接授官。王安石此举(     
A.打击了儒生的学习热情B.矫正了科举制度的弊病
C.意在提升官员文化素质D.使改革派迅速受到重用
2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二战后,阿以之间先后爆发了五次大规模的战争,对当时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产生了巨大影响。如1967年和1973年的两次中东战争险些引发美苏在中东的直接对抗。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阿拉伯国家利用石油武器教训西方大国,引发西方二战后最大的一次经济危机。1982年黎巴嫩战争后,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之间小规模的武装冲突未曾断过,但还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的战争。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前后,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暴力冲突愈演愈烈,但国际社会的关注焦点却集中在伊拉克。伊拉克战后,中东局势发生巨变。美国挟伊战速决之势,谋求单极世界霸权,中东地区成为其建立世界秩序的试验场。在美国新的中东战略中,反恐、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以及对中东进行“民主改造”成为几个相互关联的重要环节。在这一战略框架下,美国中东战略的重心正在东移。这种变化不仅给阿以冲突的基本格局带来冲击,而且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阿以双方,使双方进行战略调整。中东地缘政治的巨变,也使外部国际力量调整在阿以问题上的立场。

——摘编自余国庆《伊拉克战争后的中东嬗变与阿以冲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阿以冲突不断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伊拉克战争对中东局势的影响。
2023-08-14更新 | 140次组卷 | 5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松山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统一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巴黎和会建立的以国联和平处理国际争端的机制,虽确定了相关的调解程序和方式,但并没有撼动旧有的大国主导的国际政治结构,而是“因地制宜”地在旧国际关系结构上建立一个供各国交往的平台,希望以此来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据此可知,国际联盟(     
A.致力搭建各国交往的平台B.希望建立合理的国际秩序
C.无法真正发挥其政治职能D.拥有相当完整的运作程序
4 . 德国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在其论文《为基督教学校致德国市长和市政官员书》中指出:“禁欲的目的在于战胜不贞,但前提是不能违背人性。如果禁欲活动没有起到禁止欲望的作用,甚至损害自己的身体,那么禁欲活动就该被取消。人们应根据自己的需求去吃喝玩乐,不必在意是否违背教会的规定。”这一主张(     
A.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B.有利于人文主义的传播
C.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形成D.否定了宗教的绝对权威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91年4月,日本在美国压力下向海湾地区派出扫雷部队。这是日本首次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这次行动因为没有宪法和法律依据,引来了大多数国民的反对。为了创造有利于海外派兵立法的舆论环境,此次维和行动结束后,日本政府在国内不断宣传维和行动的成果。1992年6月,日本国会通过了《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合作法》,标志着日本为在联合国名义下实现海外派兵披上了合法的外衣。该法限制性规定日本自卫队在参加维和行动期间禁止执行诸如监督停战、收缴武器等主体业务,仅能执行诸如医疗、抢救灾民、运输、通讯等维和部队附随性业务。后来,通过修正案,追加了国际监督选举活动、人道救援物资运输任务,同时放宽了武器使用的限制。此后,日本先后向安哥拉、柬埔寨、莫桑比克、萨尔瓦多、卢旺达、叙利亚、以色列、洪都拉斯、土耳其、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和地区派出人员参与维和行动。

——据张晓磊《日本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政策评析》


(1)根据材料,概括20世纪90年代日本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原因。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为了统一党和政府在各方面的方针政策,同时由于各解放地区的差异性,党中央决定将原先分立的各解放区政权适当合并,于1949年前后建立了东北人民政府、华北人民政府和中原临时人民政府及华中行政办事处等大行政区人民政权,形成一种大行政区制度。大行政区政府大都成立于由战争走向和平的历史转折时期,决定了其自身建设由根据地的游击式政府向正规化政府建设演进。各大行政区召开的人民代表大会则可以看做是新中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前奏。总起来看,解放战争时期大行政区制度的建立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环境里建立起来的新型人民政权体制,是新中国诞生前所进行的一次政权建设的实践和探索,具有重大的创制性意义,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民主政治建设的宝贵财产,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经验与启示,它永远值得我们继承和发展。

——摘编自黄建红《解放战争时期的大行政区制度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解放战争时期大行政区制度的建立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解放战争时期建立大行政区制度的意义。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长期以来,中国被认为是一个贫油的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执行的时候,李四光在仔细分析了中国地质条件后,深信在中国天然石油资源的蕴藏量应当是丰富的,要抓紧做好石油地质勘探工作。他提出应当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石油地质普查工作,找出几个希望大、面积广的可能含油区。他的指导思想是,先找油区、后找油田。1954年,他在报告中指出了三个远景最大的可能含油区,即:青、康、滇地带,阿拉善一陕北盆地,东北平原一华北平原,提出应该把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伊陕台地、阿宁台地、华北平原、东北平原等地区,作为普查找油的对象。1955年春,他担任全国石油普查委员会的主任委员,指导了石油找矿工作。在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先后突破之后,他更加坚定的指出新华夏沉降带找油的理论是可靠的,为中国寻找石油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摘编自钱学森《光辉的旗帜——李四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我国开展大规模石油勘探工作的背景和李四光对此做出的主要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新中国石油勘测工作的科学和实践意义。
2023-01-16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凡尔赛和约》签署后,美国国会拒绝批准,并声明:“除非和约作如下修改:美国没有义务受行政院或大会以任何国联会员国及其自治领、殖民地和帝国的其他部分一票以上的票所作的任何选举、决议、报告或裁决之约束。”这表明当时美国(     
A.不愿参与与其无关的国际事务B.不满欧洲列强操控国联的局面
C.主张推行非殖民地化外交政策D.对国联全体一致原则表示反对
2022-12-17更新 | 871次组卷 | 9卷引用:内蒙古赤峰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9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1930年,吴明珠出生在武汉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1949年,她进入西南农学院园艺系果蔬专业学习。21岁生日时,她写到:“人生最美好的事情就是你创造出来的一切都能为人民服务。”1954年,她进入中央农村工作部工作,但因她想到最艰苦的基层放飞梦想,几经申请,终于在1955年来到条件艰苦的新疆鄯善县,从事农业科技工作。从1958年起,她和同事走遍了吐鲁番的300多个生产队,最终整理出44个品种,为新疆瓜建立了第一份资源档案。1973年,她提出加速选育进程,去海南开辟“南繁北育”基地。从此,她像候乌一样,秋冬在海南,春夏回新疆,年复一年进行着繁重的育种研究。1984年,她在24组种子里培育出了又甜又脆的西瓜,定名为“早佳8424”,又将种植技术无偿教授给瓜农。8424西瓜凭借优秀的品质和低廉的价格,推动中国成为全世界最大的西瓜生产国和消费国。1995年,吴明珠带领团队选育的甜瓜、西瓜实现了一年三季种植。在她50多年的研究中,培育出28个经国家审定的优质瓜种,她总挂在嘴边的话是:“我的人生就是想多结几个瓜,把瓜的甘甜献给人民。”

——摘编自杨维格《甜瓜院士吴明珠:择一业,终一生,成一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吴明珠“早佳8424”西瓜新品种育种成功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述吴明珠团队所呈现出的精神品质。
2022-11-27更新 | 160次组卷 | 4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10 . 1917年8月,中国政府对德、奥宣战前,一战华工被定义为附属于招募国家的契约性质的劳力;宣战后,被定义为中国派往协约国的“参战代表”;一战结束,中国获得战胜国身份后,一战华工被认为是国家的“功臣”。一战华工角色的变化反映出(     
A.历史研究有助历史记忆修复B.历史事实具有不确定性
C.文字记载决定历史客观存在D.时局变化影响历史解释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