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   1915 年8 月,杨度等人发起"筹安会",鼓动立宪。但梁启超写成《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一文,表示反对,并与其学生蔡锷密谋反袁。二次革命后,许多革命党人士多次在滇秘密集会,酝酿反袁斗争。社会各界也因为"二十一条"与袁倒行逆施的行为给政府施加强大压力。12月25 日蔡锷、唐继尧、李烈钧(国民党)在昆明通电全国宣布云南独立,组织护国军。袁不仅未争取到列强的支持,而且北京政府高层亦出现离心。护国军坚持要袁下台,已独立的滇、黔、桂、湘、粤、浙、陕、川等省在广东肇庆成立对抗北京政府的军务院,遥尊黎元洪为大总统。袁益陷窘境,在众叛亲离中郁郁去世,继任大总统黎元洪宣布恢复法统。唐继尧等遂通电撤销军务院,护国战争宣告结束,各省陆续取消独立。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护国战争的历史背景。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护国战争的历史意义。
2 . 近十年来,出土文献的大量涌现为历史研究的突破提供了条件,《史记·陈涉世家》记载秦末农民起义的直接原因是陈胜、吴广触犯秦法,按律当斩。而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的秦简中,则规定因不可抗的自然因素而耽误的,可免除惩罚。下列表述最符合材料主旨的是
A.出土文献基本印证了传世文献B.出土文献的史料价值相对较高
C.出土文献需要进行真伪的辨析D.出土文献丰富了人们的历史认识
2021-05-05更新 | 728次组卷 | 22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金兆梓《新编高中本国史》载:五胡入主中原后,“逐渐濡染华之文化”“直至鲜卑拓跋魏之孝文帝起,以华夏之礼教,改革其国俗,于是北方各族始在鲜卑统一局面之下而彻底汉化”。作者意在说明
A.汉化政策促进了民族交融B.政权更迭激化了阶级矛盾
C.不同民族间文化优势互补D.少数民族完成封建化进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