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学观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916年5月,李大钊撰文指出:“排斥英雄之说,失其中庸,必至流于众愚政治”,同时,他认为英雄也应该“守一定之限度,以代众庶而行众意”,超过了一定的限度背叛民意而专断独行是绝对不可取的。李大钊这一认识(       

A.蕴含了唯物史观的某些因素B.明确了新文化运动的方向
C.肯定了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D.意在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2023-05-17更新 | 127次组卷 | 5卷引用:福建省三明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历史著作中的“世界”
历史学家所著史籍的内容提要
希罗多德(古希腊,约前480-前425年)1)古希腊先民的历史意识被神话传说所笼罩。而希罗多德《历史》记述的希波战争各城邦同仇敌忾,终于击败波斯帝国,揭示出拯救希腊的是人而不是神。该书涉及的范围主要从地中海到波斯地区。
奥托(德意志,11141158年)2)著《双城编年史》,以上帝之城与世俗之城的宗教思想统摄全书。他认为“世界分三部分:亚洲、非洲和欧洲”,书中所述的“东方”仅仅是十字军东征所及的区域,古罗马和日耳曼是他主要的关注点。
伏尔泰(法国,1694-1778年)3)著《风俗论》,从远古中国讲起,涉及欧、亚、非、美各洲的历史,但缺乏对东方民族历史的深入分析。作者力图说明,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步摆脱偏见、迷信和奴役,向理性、公正、文明的方向前进。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任选(1)(2)(3)之一,分析上述欧洲历史著作中对“世界”的认识形成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古文物专家本特写道:“我对古津巴布韦的废墟古物没有多少信心。我认为,它们都是本地的。”可在挖四只皂石鸟后他又写道:“这些艺术品似乎弹奏着古代地中海文明的弦音,一句活:这绝不是非洲的。”该学者的记述
A.旨在说明古津巴布韦文化曾受到外来文化影响
B.强调这一遗址是非洲文明的最高成就
C.证明古代地中海文明是古津巴布韦文化的源头
D.对非洲文明存在种族技视的错误倾向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4 . 年号源于中国纪年法,下列历史名词含年号的是
A.光武B.贞观C.甲午D.辛亥
2020-10-11更新 | 146次组卷 | 5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五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