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朝的统治及文化遗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考古发现,二里头都城遗址内有一些小型家族墓地,与不同功能的建筑遗迹在空间上紧密结合,如宫殿管理、供水、铸铜、粮食管理等。家族成员从事相同的工作,死后就近埋葬在生前工作的场地,形成“居葬合一”的丧葬新模式。这反映夏朝(       
A.国家形态初步显现B.小农经济模式形成C.工商食官制度确立D.职业分工趋势出现
2024-03-15更新 | 405次组卷 | 6卷引用:重庆市2024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适应性考试(三)历史试题
2 . 从“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到“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这一变化反映了(     
A.阶级分化产生并日益明显B.宗法观念影响家天下政权
C.权贵阶层垄断了国家权力D.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转型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禹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治水英雄,他“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通过十数年对黄河、淮河、长江等河流的治理,使他受水患之苦的百姓逐渐过上了安定的生活,促进了民族的融合、经法的发展。大禹堪称中国古代圣王的典范,所以“禹劳天下,而死为社”,成为了古代社会的社稷之神、国家之神,得到了历代王朝的册封与祭祀。从秦朝到明清,对大禹的官方祭祀和民间崇拜规格越来越高。国家的宜教及大禹信仰官方地位的确立,进一步促进了地方信仰的发展。在主要的江河湖畔,尤其是黄河、京杭运河沿岸分布有大量禹王庙宇。明清时期,湖北、湖南两省商人往往在异地修建禹王宫,作为商业会馆,用以贸易交流、祭祀神灵、联络乡情,增强本省商会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大禹已成为华夏民族坚忍卓绝、勤恳不息、尊重自然、艰苦奋斗精神传承的典型代表,至今仍在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摘编自郑民德《大禹治水:历史变化中的国家信仰与社会崇拜》


根据材料提供信息,围绕“大禹崇拜”,自拟一个具体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分析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2-09-08更新 | 21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