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朝的统治及文化遗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根据图可知,该时期(       
A.族权与政权形成了结合B.已出现君主专制的萌芽
C.处于母系氏族社会时期D.手工业得到一定的发展
2023-11-28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关于夏朝建立后的王位传承,古书中有不同记载。《史记·夏本纪》写道:“益(禹晚年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战国策·燕策一》则写道:“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据此能够认定的史实是(     
A.益将王位让于启B.启用武力夺取王位C.禹将王位传给启D.启最终继承了王位
2023-11-12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名校强基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3 . 据考古研究发现,二里头文化遗址偶见的刀等,与西北地区早期青铜文化中的同类器物关系密切,尤其是遗址中的环首刀类器物,更具浓郁的西北早期青铜文化圈风格。遗址中所发现的青铜戚(斧),也有学者认为或是直接受到了哈密天山北路文化中銎斧的影响而产生。据此推知,中华早期文明(     
A.多元一体格局形成B.区域间存在一定交流
C.地域文化差异明显D.审美观念趋向于统一
4 . 关于夏启的继位,有多种说法,如表记载。据此可知,当时(     
出处记载
《战国策》禹传益……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气
《史记》益让帝禹之子启
《孟子》启贤,能敬承继禹之道
A.王位继承采用禅让制B.有比较成熟的文字
C.家天下局面开始形成D.阶级矛盾非常尖锐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二里头文化以洛阳盆地的二里头遗址为中心,直接控制范围在方圆200公里内。如图为二里头文化兴盛期,具其文化风格的陶酒器(孟、鬻、爵、觚)分布的情况。据此可知在当时(     

A.大一统秩序已建立B.手工业生产水平较高
C.阶级分化日趋明显D.形成了地域核心文化
6 . 据表中的记载,可以认定的事实是(     

记载

出处

禹传益……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
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
《战国策》
益让帝禹之子启。《史记》
启贤,能敬承继禹之道。《孟子》
益干启位,启杀之《竹书纪年》
A.禅让制得以完善B.中央集权制确立C.启武力夺取王位D.家天下局面开启
7 . 20世纪50年代末,我国考古人员在豫西进行调查时,发现了二里头遗址,遗址中出土的青铜器有生产工具刀、锛、凿等;武器戈、威、鏃等;乐器铃等;玉器数量丰富,风格独具,器形有圭、璋、琮、铖、刀和柄形饰等,多为礼器。该遗址出土的器表明
A.原始农业过渡到传统农业B.手工业产品以人们日常生活用品为主
C.礼乐制度的形成D.古代国家的建立
8 . 历来的政治斗争本质上都是权力和利益之争,而政治制度则是实现和维护权力与利益的重要工具。以此角度来认识先秦时期的重要制度,下图图中①至④依次应填入

A.①王位世袭制②礼乐制度③分封制④井田制
B.①王位世袭制②分封制③礼乐制度④井田制
C.①分封制②王位世袭制③礼乐制度④井田制
D.①王位世袭制②井田制③礼乐制度④分封制
2021-10-11更新 | 315次组卷 | 20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区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礼记·礼运》记载,禹选择颇有威望的偃姓部落首领皋陶为继承人……可皋陶……已至耄耋之年,等不到实行禅让便先禹而死。禹又举荐没有多少影响的益为继承人。禹死后……各个部落并不拥护他,而拥戴启。这表明
A.禹仍严格坚持禅让制度B.启通过禅让取得政权
C.禹为启掌权铺平了道路D.禹反对启继承其王位
2021-08-04更新 | 666次组卷 | 15卷引用:河北省承德市双滦区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古代中国政治权力由“传贤”到“传子”的转变,标志着
A.分封制的初步形成B.宗法制发展的鼎盛
C.王位世袭制的确立D.政治体制的严重倒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