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朝的统治及文化遗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1 . 人类在采集狩猎时期,就对昼夜交替、星象变化以及寒来暑往、植物荣枯、动物出没等自然节律有了一定的认识。《夏小正》把一年分为12个月,并把各月的天象、物候和农事对应起来,它体现了从观测物候定季节的物候历阶段向观测天象定农时的观象授时阶段的过渡。这表明(     
A.早期天文历法诱导了原始农业的产生B.农业生产发展对天文学形成强大推力
C.由原始粗放农业转变为精耕细作农业D.我国天文观测及历法制订领先于世界
2 . 在君位继承方面,商朝曾经实行过兄终弟及;西周则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秦汉以来,在坚持嫡长子继承制基本原则下,选择“贤能”的皇子而非嫡长子继承皇位的现象逐渐增加。上述变化
A.受宗法观念影响B.主要目的是稳固政权
C.加强君权的需要D.实现了选贤任能主张
3 . 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传说中的五帝嬗递和尧舜禹的禅让都是纯粹出于公心,即所谓“公天下”;禹传启,把原属于部族内部的传递,变为父子相传,古人谓之“家天下”。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源是
A.王权神秘色彩的强化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C.家国同构观念的萌生D.继承人的品德优良
2020-11-11更新 | 467次组卷 | 19卷引用:云南省大理州巍山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据史料记载,商朝时期,王位“兄终弟及”的现象非常普遍;西周时期,王位“父死子继”则成为定制,并逐步确立严格的“嫡长子继承制”。这反映了
A.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历程
B.“家国”观念随社会发展而变化
C.保障了国家制度和政策的可持续发展
D.体现了王位继承者“优胜劣汰”原则
2019-03-12更新 | 3102次组卷 | 22卷引用:云南省丽江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