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朝的统治及文化遗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七八千年前,中国北方和南方的农业与农耕聚落都有了很大发展。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粮食的储备,使人们的精神生活得到多方面的发展……内部大小血缘集体之间以及个人之间,关系平等和睦。

——摘编自《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材料二   在郭家庄发掘的160号商代墓葬中,出土青铜礼器40件……器表均有精美的纹饰和族徽文字,还有28件青铜乐器和生产工具,220件青铜贡器和900多枚铜镬……墓主人可能是地位较高的武将。

——摘编自《新中国考古五十年》

材料三   《吕氏春秋》指出:“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迟也。”所谓“公作”,就是指奴隶在井田上的集体耕作,“分地”则是指封建制度下的租佃制。这反映了没落的奴隶制与新发展起来的封建制之间的鲜明对比。

——摘编自《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列举农业“有了很大发展”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精神生活”得到了发展。
(2)根据材料二,从商代墓葬出土文物中可以归纳出当时的哪些历史信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春秋时期耕作方式有何变化?根据材料三,说明这一变化有何历史作用?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这一时期社会形态的演进过程。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七八千年前,中国北方和南方的农业与农耕聚落都有了很大发展。未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粮食的储备,使人们的精神生活得到多方面的发展。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材料二   在郭家庄发掘的160号商代墓葬中,出土青铜礼器40 件……器表均有精美的纹饰和族徽文字,还有28件青铜乐器和生产工具,220件青铜贡器和900 多枚铜镬……墓主人可能是地位较高的武将。

——摘编自文物出版社《新中国考古五十年》

材料三   《吕氏春秋》指出:“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迟也。”所谓“公作”,就是指奴隶在井田上的集体耕作,“分地”则是指封建制度下的租佃制。这反映了没落的奴隶制与新发展起来的封建制之间的鲜明对比。

——摘编自中国书籍出版社《中国古代史》


(1)结合材料一,列举七八千年前中国农业发展的表现。
(2)结合材料二,从商代墓葬出土文物中可以归纳出当时的哪些历史信息。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春秋时期耕作方式有何变化,并说明这一变化有何历史作用。
2024-03-21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七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七八千年前,中国北方和南方的农业与农耕聚落都有了很大发展。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粮食的储备,使人们的精神生活得到多方面的发展。内部大小血缘集体之间以及个人之间,关系平等和睦。       

     ——《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材料二   在郭家庄发掘 160 号商代墓,出土青铜礼器 40 件,器表均有精美的纹饰和族徽文字,还有28件青铜乐器和生产工具,220件青铜兵器和900多枚铜镞,……墓主人可能是地位较高的武将 .   

        ——《新中国考古五十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有了很大发展”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这一时期我国的文化 遗存。
(2)根据材料二,从商代墓出土文物中可以归纳出当时的哪些历史信息?
2020-10-16更新 | 16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武王征商,唯甲子朝(zhao),岁鼎(最吉利时候),克昏夙(木星上中天的天象)有(拥有)商。

——(西周)利簋铭文

材料二   时甲子昧爽(天蒙蒙亮),王朝(zhao)至于商郊牧野,乃誓……王曰:……今予(我)发(姬发)惟恭行天之罚。

——《尚书·牧誓》

材料三   周武王灭掉商朝后建立西周,定都镐京。西周继承了夏商的基本制度并加以改善和创新,初期分封了71个诸侯国,以宗法制为根本,多数诸侯国都分封给同姓的家人,少数分给功臣和先代贵族的后人,由此形成了“周天子”家天下的政治局面,更好地统治了西周初期的王室体系,实行井田制促进了奴隶社会的发展,创造礼乐制来维系阶级礼仪规范。

——摘编自王玉哲《中华远古史》

(1)指出材料一、二的史料价值。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周对夏商制度继承与发展的表现,并分析这种继承与发展的历史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历史图表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对如表中历史信息概括最全面的是(     
时间人物事迹
约公元前2070年建立夏朝
约公元前1600年建立商朝
公元前651年齐桓公春秋时第一个称霸
公元前356年商鞅进行变法
A.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起源B.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C.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D.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广宗古地域是黄河故道,并且是黄河的主流区。先秦时期,多位君王曾在此建城(或建都)。商王朝第十三位王祖乙,追寻着商汤的步伐由河南内黄迁都至河北邢台,后由邢台迁都至广宗沙丘庇地,在庇地营建大都之城,立宗庙、筑社稷、造营室。定都广宗庇地期间,祖乙按职守设立官职,确定官职责任;平息东夷叛乱,推行《桑林》《大护》等歌颂商汤在广宗为百姓祈雨作舞等事迹的宫廷乐舞,演绎祭祀之乐和祭祀之舞。祖乙的大力改革,使商朝在建立约200年后出现了一派中兴盛世的气象,史称“祖乙中兴”。祖乙在位19年(在广宗庇地的时间不到10年)。其后继者祖辛(祖乙子)、沃甲(祖辛弟)、祖丁(沃甲子)共在广宗庇地执政了约82年,其间,商朝延续了祖乙时期的盛世局面。商朝第三十一位王帝辛(商纣王),后来也来到了广宗庇地,他在此建造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园林——沙丘苑台。相传,沙丘苑台是没有围墙的,可以用来跑马、练鹰。

——摘编自苗庭宽、张松《广宗:商代的起点在此》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商王祖乙迁都与北魏孝文帝迁都的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概括商王祖乙改革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这一改革。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夏商周三族的起源、兴起、所在地域等皆不相同,但是商周两族,却认为他们的祖先的起源与兴起和所在的地域都是在大禹所奠定的疆域内,赞奉大禹所开拓的“禹绩”。此外,“中国”之称,最早见于周初武王和成王之时,按照《说文》的解释,“夏,中国之人也”,是指认同为夏人和继承夏文化的人。这样,“夏”到西周已经发展为民族的名称。在西周,原属不同来源、不同部落集团的祖神,已纳入同出黄帝的谱系之中,这便是民族认同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经济、文化方面,夏商周本来比较接近,都以农业为主,其先民都以粟、黍为主要农作物。

青铜技术在夏代开始发达,商周达于鼎盛。文化方面殷墟甲骨文字与周原甲骨文字及商、周铸在铜器上的铭文同属一文字体系,都是汉字构字六种方法齐备的成熟文字,呈现同一民族共同体的又一重要特征。

——摘编自白至德《白寿彝史学二十讲:上古时代·夏商周春秋战国时期》

材料二   我国夏、商、西周三代因已经出现凌驾于社会各阶层之上的公共权力机构,而被学者划入文明社会的范畴。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等条件的制约,人们仍然生活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各种“族”的网络中;血缘组织与政治组织的架构相互支撑并往往是融为一体的;作为成熟国家标志的地域组织并没有建立,或者仅仅在周朝后期有些萌芽。因此,学者多称这一阶段的国家为“早期国家”,以与战国以后建立在郡县制基础上的国家区别开来。

——沈长云《上古史探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夏商周三族交融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早期国家的特点。说明西周符合早期国家特征的具体表现。
2024-01-31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涟源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汉族由先秦既已产生的华夏族发展演变而来,而今中华民族是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国境内各民族的总称,是由众多民族在形成为统一国家的长期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的民族集合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人的统治改变了夏商时期亲族聚居,一族即是一“国”的政治结构;在打破旧式部族方国血缘界限的基础上,以周王“授土授民”的名义赐予,建立起一批以周人为统治族的新型国家。一国之内则是各族混居,这就为未来向成熟的地缘国家发展莫定了必要的基础。…… 就是从这一时代起,中华民族的先民才第一次具有了“天下一体”的观念,而作为中华民族主体民族的华夏民族的生长聚合,也正是从这一时期开始。

——摘编自王和《中国早期国家史话》

材料二   华夏之名在西周已经出现,它成为中原主体居民的总称,以别于四邻较为落后的民族。后者相对华夏族被概称为“夷”,具体又有夷、蛮、戎、狄等名称。 ……到春秋,四夷进一步向中原地区发展,与华夏诸国杂居,填充了各国之间的很多空地。 ……最终到泰汉以后形成统一而有持久生命力的汉民族。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三   通过孝文帝的改革,北魏政权从政治制度到经济基础完全转变为汉族传统形式的政权,拓跋鲜卑的主体部分也迅速和汉族融为一体,孝文帝本人及北魏政权由此受到汉族士人的拥戴,十六国以来北方的民族融合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长岂之主编《中国历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


(1)指出商、西周的国家政治管理制度。根据材料一,概括西周实行的国家政治管理制度产生的影响。
(2)结合材料二与所学知识,简述春秋战国时期“华夏”的发展演变。
(3)结合材料三与所学知识,从民族关系的角度,概述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意义。
9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正是得益于这个郡县制,中国的国家形态才具备了逐步脱离“三代”时期多元化的联邦治理模式而向单一制中央集权模式转型的客观条件。到了秦始皇消灭六国,建立起统一的秦王朝之时,功不可没的郡县制更是全面取代了分封制而成为进一步巩固和强化中央集权的坚实根基。

——摘编自宋亚平《郡县制度: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的坚实基石》

材料二   某学生在学习汉朝历史时所作思维导图局部


材料三   元世祖朝临时处理军政事务的行省和半固定化行省分沿用金行尚书省和蒙古国燕京断事官二模式,服务于特定的政治军事需要。世祖末成宗初,随着大规模征服战争的结束,元行省逐步过渡为地方最高官府体制。行省普遍设置,有确定的辖区范围(相当于金朝一两个路),宰执衔撤销和群官负责制的形成,兼领军民和不定期迁调。

——李治安《元代行省制起源与演化述论》


(1)材料一中“三代”时期多元化的联邦治理模式在商代是什么制度?根据材料思考,郡县制对比分封制的最大优点是什么?
(2)材料二中AB所代表的制度是什么?为加强对地方控制,汉武帝还采取了哪些政治措施?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元朝行省制形成的特点。综合上述材料,分析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发展的趋势。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夏商时期,邦国内部血缘关系很大,各邦各族采取同族人聚居的单纯组织方式,这种聚居方式凝聚成一股邦族延续生存的强烈自我意识。受血缘关系的影响,不同邦族间会产生很难消弭的文化心理隔阂,此疆彼界,互不相容,不同邦族间也会由于各种原因组成各种联合,但只限于外部联合,很难使各自的势力深入对方组织内部。作为基本的存在单位,各邦各族仍是独立的单元,因此,各邦各族独立自存又难于相互接容,致使邦国林立的局面长期存在而难以结束。

——摘编自葛志毅《周代分封制度研究》

材料二   在统一的王权政治下,各个非周族群都以政治上的从周感超越了之前的“我族”心理与认知。或者说,周朝所建立的“单血缘支配的社会”超越了每一个族群中血缘组织的力量,以分封制的形式贯彻了王权政治至高无上的理念。正是在这种统一政治认同下,每一个血缘邦族的“小我”力量弱化,一个政治体推动的“华夏”建立起来。

——摘编自乔传宁《周秦时代政治变革与族群认同关系研究——基于宗法分封制向君主集权制转变的线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夏商时期国家形态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西周推行分封制的影响。
2023-12-06更新 | 138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协作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