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朝的统治及文化遗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商朝后期,统治者因占卜记事而刻在龟甲兽骨上的卜辞,记载内容包括祭祀、征伐、田猎、农耕、畜牧社会生活、思想文化等。这说明,当时(     
A.统治神权色彩浓厚B.原始汉字开始出现
C.农业经济较为发达D.血缘宗法制度建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在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的文物中,青铜尊、青铜罍以及玉璋、玉琮等与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部分文物类型相似。同时,三星堆新发现的黄金面具与成都金沙遗址出土的黄金面具存在高度相似性。这说明
A.各区域间文化交流频繁B.中华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特征
C.古蜀文明长期领先世界D.长江流域经济得到充分开发
3 . 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了历史。”站在“殷朝废墟”上,我们可以读到的历史是
A.禹建都阳城B.盘庚迁殷C.“国人暴动”D.平王迁都洛邑
2022-02-16更新 | 232次组卷 | 20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某学者认为,商代甲骨文的发现提供了汉字的早期形式,其构成离小篆甚远,多有象形、会意文字,令后世学者眼界大开,《说文》以小篆为本解释字源的理论与其整个文字系统皆难以维持,从此,“中国文字学就到了一个新的时期”。据此可知(  )
A.甲骨文的发现推动了考古学发展B.小篆改变了甲骨文基本结构
C.甲骨文是世界上最早的成熟文字D.汉字的构成形式渐趋于单一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6 . 《史记·夏本纪》写道:“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位)禹之子启。”《战国策·燕策一》记载:“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同一件事有两种不同记述说明
A.宗法制度早在夏朝就遭破坏B.标志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C.前后两种史料记载都有道理D.对启取得最高统治权都认同
7 . 商王武丁在位期间,不断对周围的部落用兵,从而为王朝形成“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肇域彼四海”的广大疆域奠定了基础。可见,这些战争
A.确立了商王武丁的权威B.推动了商朝疆域的最大化
C.扩展了武丁分封的范围D.有利于扩展商文化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商朝甲骨文亦称“甲骨卜辞”,卜辞内容以王室占卜为主,兼卜渔猎、农事。“甲骨卜辞”一般由序辞(叙述占卜的日期和人物)命辞(记录占卜的具体事情)占辞(记录占卜结果)验辞(记录事后应验的情况)四部分构成。据此可知,甲骨文
A.具有研究商代历史细节的史料价值
B.真实记录了商代“四民”的生活状况
C.构造了我国成熟的汉文字书写系统
D.推动商王室贵胄文化普及到了民间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在河南安阳商代晚期铸铜遗址中,发现了一种直径为83厘米、壁厚4—5厘米的大型坩埚。这种坩埚每个至少可熔铜200千克左右,当时铸造后母戊鼎(也称“司母戊鼎”)至少需要六个这种大型坩埚。这说明后母戊鼎的成功铸造得益于
A.青铜铸造技术的普及B.工商食官制度的实行
C.国家组织能力的强大D.用煤冶炼技术的提高
10 . 综合已发现的卜辞资料来看,目前见到的甲骨文单字已达5000以上。字形结构也相当复杂,象形、指事、会意、假借、形声、转注六种构字原则皆可找到实例。词类上已有名词、代词、动词、形容词等区分。这说明甲骨文
A.是周代的一种文字B.与现代汉语没有差别
C.是我国最早的文字D.是一种很成熟的文字
2021-02-04更新 | 353次组卷 | 17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