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朝的统治及文化遗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殷墟遗址出土的甲骨卜辞中,载有大量用于纪日的干支记录。而商朝国君多以天干为名,如太甲、盘庚、武丁、帝辛等,这体现了商朝(       
A.迷信活动的盛行B.宗法观念的影响
C.王权的自我神化D.原始的宗教信仰
2 . 公元前1046年,周部族的首领周武王,率众伐纣,与商军在牧野决战,商朝灭亡。这一时间可表述为(     
A.公元前11世纪前期B.公元前11世纪后期
C.公元前10世纪前期D.公元前10世纪后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商朝后期,统治者因占卜记事而刻在龟甲兽骨上的卜辞,记载内容包括祭祀、征伐、田猎、农耕、畜牧社会生活、思想文化等。这说明,当时(     
A.统治神权色彩浓厚B.原始汉字开始出现
C.农业经济较为发达D.血缘宗法制度建立
4 . 传说在虞舜之时,禹作司空、契作司徒、弃作后稷、夔作乐官、龙作纳言。他们既在部落联盟中各司其职,又是各自氏族的首领,如禹、契、弃分别来自夏、商、周族。这反映了
A.部族因素与官职结构混融不分B.王权与神权相结合
C.夏商周三代政权曾经短暂并存D.宗法制度渐趋成形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商王武丁统治时期,频繁用兵。对被征服的方国,武丁或将其部族迁于他地,或就地安抚,予以册命,使之成为商王朝外服。此外,武丁还通过与外服联姻、让外服参加祭祀等方式,密切 外服与商王朝的关系。武丁的这些举措
A.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控制B.巩固和扩大了商王朝的政治影响
C.造成了“外重内轻”的统治格局D.体现了“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原则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史料包括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图像史料等。据此,指出图1、图2所属的史料类型。
(2)任选图1或图2中的一幅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对所示文物或人物进行介绍。(要求:内容包括时空信息和历史价值,叙述逻辑清晰)
2021-10-15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三明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了历史。”站在“殷朝废墟”上,我们可以读到的历史是
A.禹建都阳城B.盘庚迁殷C.“国人暴动”D.平王迁都洛邑
2022-02-16更新 | 232次组卷 | 20卷引用:福建省厦门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979年,考古工作者在郑州商城内发现了商代前期建筑基址20多处,其中一处遗址的复原图显示,其风格与史载的“内有九室,九宾居之;外有九室,九师朝焉”的建筑相似。据此推知,该遗址最有可能是
A.贵族生活区B.宫殿建筑群C.商业贸易区D.宗教活动地
9 . 据先秦文献记载,商朝都城多次迁移。后经考古发掘证实,商朝的都城遗址早期主要在郑州一带,晚期在安阳。这说明
A.历史解释呈现多样性特征B.考古发掘更具价值
C.历史研究需多重史料互证D.文献记载真实可信
10 . 图1、图2所示文物在形制纹饰等方面具有高度相似性,图3、图4所示文物更是如出一辙。由此可见
A.三星堆文化源于中原地区B.工官制度实现了礼器的标准化生产
C.蜀地是青铜器的主要产地D.古蜀文化与殷商文化存在一定渊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