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朝的统治及文化遗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6 道试题
1 . 人民教育出版社在《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一课中,提供了很多史料。下列史料符合历史发展顺序的是(  )
①西周早期成王时的青铜器                              ②仰韶文化时期的彩绘陶器
③龙山文化的代表器物黑陶                              ④殷墟出土的刻有文字的龟甲
A.①②③④B.④②①③C.②③④①D.③④②①
2021-01-29更新 | 292次组卷 | 22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同步课堂好题精炼(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唯殷先人,有典有册,殷革夏命。

——《尚书·周书·多士》

材料二   1920年代,王国维发现,甲骨文中的商王名号与史记中的商王世系可以相互对应。王国维进而推论道:“由殷周世系之确实,因之推想夏后氏世系之确实,此又当然之事也。”

——三民书局《历史(第二册)》

材料三   最早的包含有商王名字的文字记载是出土于安阳殷墟的甲骨文,然而,这些文字材料中没有任何关于夏的记载,也没有关于商的世系。夏商世系出现于更晚的战国至汉代文献中,其中引用最为频繁的是古本《竹书纪年》和《史记》,其成书比商王朝晚七百年以上。

——许宏、刘莉《关于二里头遗址的省思》


(1)材料一中的“殷”是指哪一个朝代?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夏朝灭亡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出土于安阳殷墟的甲骨文”的主要内容以及甲骨文在文字史上的地位。
(3)这三则材料分别呈现了夏史或者夏世系是否可信的论点。这三则材料中,哪些认为夏史或者夏世系大致可信,哪些对夏史或者夏世系抱持怀疑态度?他们评断的依据各是什么?
3 . 在商王室的早期信仰当中,祖灵与其他神灵的地位均在最高的神灵-“帝”之下,但商后期对王室祖灵的崇拜和祭祀逐渐规则化、权威化,出现凌驾甚至排斥其他神祇的趋向。这一现象的出现
A.不利于强化方国联盟凝聚力B.标志着天下一家观念的出现
C.商朝后期迷信色彩逐渐淡化D.导致族权逐渐凌驾王权之上
4 . 商朝甲骨文记载了商王占卜的内容,它一般由序辞、命辞、占辞和验辞四部分构成,具体内容见下表。由此可知

①甲骨文为研究商朝的一手史料②商朝王权神秘色彩浓厚
③甲骨文能够说明商朝历史细节④甲骨文实现了文化普及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6 . 据考古发现,夏王朝时期已经出现了早期的国家机构“三正”与“六卿”,朝廷的官职可分为政务官员、宗教祭祀官员,农业经济官员、军事官员等。到了商朝,”地方开始出现了侯、甸、男、卫等行政长官和基层行政官吏。这说明夏商时期
A.国家管理体制正日渐完备B.摆脱了神权对王权的制约
C.王权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D.官员分工已十分细致明确
7 . 商朝属于东夷部族,却自称为“黄帝之后”。《史记》记载“简狄,为帝喾次妃,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商始祖)”。根据上述材料,下列选项可被证明为史实的是
A.商朝起源于黄帝族系B.反映了“华夷一家”的观念
C.东方影响力逐渐扩大D.商朝处于母系氏族社会阶段
8 . 《诗经殷武》记载:“商邑翼翼,四方之极,赫赫厥声,……以保我后生。”这里的“商邑”大致位于今天的
A.陕西西安B.河南安阳C.河南洛阳D.山西大同
2021-01-06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杨浦区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9 . 以下相关史料的比对研究,最符合“二重证据法”的是
A.殷墟甲骨卜辞与《史记殷本纪》
B.远古炎黄传说与汉代画像砖上的黄帝像
C.二里头遗址与二里头“宫殿”复原图
D.姜寨遗址与《回忆姜寨遗址的发掘》
10 . 有学者指出,商代法律是在继承夏代“奉天罚罪”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是根据“天”和“神”的 名义制定的,统治者对人的处罚都特别强调鬼神和上帝的意思。据此可知,商代
A.沿袭了夏代的官僚体制B.政治领域神权色彩较浓厚
C.民众普遍崇信天神意志D.统治者借助神权实现集权
2021-01-03更新 | 757次组卷 | 22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