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71 道试题
1 . 《史记·殷本纪》载:“自中丁以来,废嫡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从而造成“比九世乱”、“诸侯莫朝”的局面。殷商后期,兄终弟及制为父子相承制代替,王位传承趋于严格。如帝乙的长子微子启,生在“微”,封为子爵,名启,因启的母亲非正妻,因此启虽为长子却不能承袭干位。帝乙的小儿子辛(即纣王),因其母是正宫,嫡出,故继承了殷商的王位。这说明殷商
A.王位继承始终嫡庶不分B.以兄终弟及避免幼主执政
C.注重依据才能传承王位D.末期已出现嫡长子继承制
2022-01-17更新 | 439次组卷 | 7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十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中国乐器中的钟、磬历史悠久,早在三千年前的殷商时期就有石特磬。西周时出现了金编钟和玉特磬,在举行祭祀、朝会等活动时,依照礼制安放不同数量的乐器,乐器声响,金声玉振。这从本质上反映出当时(     
A.重视祭祀活动B.乐器制造水平高C.等级秩序严格D.社会生活政治化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中国人以祖先的封地、封国为姓氏的,在汉字姓氏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中国姓氏的这一特点与下列哪一制度有关(     
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宗法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有学者提出:周朝兴盛于“封建”(分封制)。因为“封建”,诸侯保一地民众平安;因为“封建”,“中国”的概念由“中原腹地”扩展到“四海之内”;因为“封建”,狄入中原为中山国,华(服章之美)夏(礼仪之大)文明震慑一方。由此可见,该学者认为分封制(     
A.传播了华夏文明B.使周朝长治久安
C.培植了割据势力D.以宗法制为基础
2022-08-09更新 | 725次组卷 | 15卷引用:云南省腾冲市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5 . 西周时期,天子为了制衡异姓诸侯,将很多亲近的同姓诸侯分封在战略要地,将一些异姓诸侯分封在边疆地区,如楚国、齐国等,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处于边疆的异姓诸侯渐渐发展为强国。这反映出(     
A.中央集权开始受到严重挑战B.分封制度的设计出现了异化
C.诸侯未形成对王室政治认同D.分封制弱化了对地方的统治
2023-08-25更新 | 344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保山市高(完)中C、D类学校2023届高三10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西周统治者克服了殷代“多邦并存”的分散倾向,由周邦统领庶邦,通过宗法、分封及世官等制度将周邦与天下多邦“合为一家”。这一做法(     
A.建立了中央集权体制B.形成了统一多民族国家
C.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D.强化了民众政治认同感
7 . 周王的儿子有嫡、庶之分,嫡子有长、幼之别,于是规定“立子以贵不以长”、“立嫡以长不以贤”等。该制度是(     
A.分封制B.宗法制C.礼乐制D.等级制
8 . 在周代伦理中,宗族成员间只论宗子与普通人的关系,普通族人“虽富贵,不敢以富贵入宗子之家”。在丧葬制度中,大宗死亡,族人即使无“五服”之亲,也须为之服“齐衰三月”。这说明,西周(     
A.通过丧葬制度巩固了分封制B.建立了较为森严的社会等级
C.建立起完善的社会治理体系D.依据血缘关系建立政治秩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热播电视剧《芈月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周极王号令六国诸侯临时组建一支6000人的队伍勤王。等到了约定出兵的日子,韩、赵、魏因国内乱自顾不暇,齐国不予理睬,最终勤王不成。”这一情节充分说明
A.周王权威开始削弱B.宗法制度被破坏
C.贵族政治彻底瓦解D.分封制度受冲击
2021-02-19更新 | 797次组卷 | 90卷引用:云南省通海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份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康叔是“周武王同母少弟”。被周公分封于卫。卫国原是殷商旧地,周公嘱咐康叔尊重殷商的传统,任用“殷之贤人君子长者”。康叔受封时不仅带去了大量周族人,还随迁了殷民七族,殷民宗族首领也在卫国任职。这反映出西周分封(     
A.导致王权的逐渐衰微B.实现国家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C.挑战了宗法贵族体系D.有利于族群认同意识的形成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