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98 道试题
1 . 公元前 782 年,周幽王继位,宠幸褒姒。“褒姒不好笑 … … 幽王为烽隧大鼓,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这段材料表明(       
A.周幽王荒淫无道,诸侯联合起兵反叛
B.宗法制下,小宗有随时朝贡大宗的义务
C.西周末年诸侯势力强大,大国争霸频繁
D.分封制下,各诸侯王对周王承担军事义务
2016-11-27更新 | 122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5-2016学年云南省开远市第四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2 . 宗法制的突出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然而在古代中国,自秦始皇开始,共有皇帝四百多位,其中以长子继位者只有几十位,占百分之十几的比例。这说明(        )
A.宗法制名存实亡B.嫡长子继承制存在严重缺陷
C.封建王朝更替频繁D.王位世袭制以宗法制为基础
3 . 如图是1974年在北京房山琉璃河西周遗址中出土的青铜器堇鼎,其铭文大意为燕侯派堇前往宗周为召公奉献食物,并受到召公赏赐。该考古成果可用于研究

A.禅让制
B.礼乐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4 . 文王世子之制,是指周文王在位之时便指定周武王作为自己的继承人。当时这种制度还处在初创时期,其后,这种世子制度逐渐成为成文制度,择立太子的标准也逐渐明确起来,其中最主要的一条就是“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这样做的目的是
A.保证贵族血统的纯正
B.解决财产的继承和分配,稳定统治
C.确立嫡长子的最高地位
D.防止内部纷争,加强君主专制
6 . 辽宁喀左、北京房山发现了一批西周初期的燕国铜器江苏丹徒也发现了西周初期宜国铜器。此材料有利于说明
A.分封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控制B.分封制扩大了中原文化的影响
C.西周燕国宜国冶铜业比较发达D.西周形成众星拱月的政治格局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韩非认为,君臣关系是利害矛盾。君主用官爵来换取人臣的死力,臣下为达到富贵目的,必然用死力来换取君主的官爵;君主计算臣所出力量的大小,臣也计算君主所出爵禄的高低,君臣之间犹如买卖关系。这反映了
A.宗法血缘选官制度渐趋瓦解
B.儒家伦理确立正统思想地位
C.法家思想成为当时社会潮流
D.君臣关系演变促进社会变革
2016-11-27更新 | 346次组卷 | 26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下图是古代木板年画——《子孙万代童子图》,图中孩子个个聪明伶俐,讨人喜爱。该年画体现了古代中国哪一观念?
A.重男轻女
B.多子多福
C.安土重迁
D.返朴归真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有学者认为:“政治与血缘的结合,看似牢不可破,其实不然。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材料表明
A.周天子是天下人的大宗
B.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
C.分封制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弊大于利
D.分封制隐含着使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
2016-11-27更新 | 166次组卷 | 48卷引用:云南省大理州洱源二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周初分封而建的鲁国,曾诞生过大思想家孔子。观察下图,鲁国位于
A.①B.②C.③D.④
2016-11-27更新 | 407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6-2017年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县一中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