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古代饮食文化简表

时期特色
先秦时期.“东郭民有祖朝者,上书于晋献公曰:'愿请闻国家之计。’献公使人告之日:"肉食者已虑之矣,藿(豆类作物的叶子)食者尚何预焉?”
汉初《淮南子》认为“口好味,接而说(悦)之,不知利害",是属于“嗜欲”,“重于滋味'是一种“邪气”
魏晋毕茂世(卓)云:“一手持蟹螯,一手持酒杯,拍浮酒池中,便足了一生。”
到了唐代,稻米又取代了粟在粮食作物中的首席地位,麦类在唐后期又取得了与粟并驾齐驱的地位,从而形成了稻、麦、粟这样的主食结构。

——摘编自黎虎《略论中国古代饮食文化研究》

材料蕴含了中国古代饮食文化的诸多信息,自拟一个论题,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予以阐述。(要求:所拟论题明确,阐述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2022-02-25更新 | 380次组卷 | 8卷引用:湖南省百师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年摸底联考历史试题
2 .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重要礼节和重大典礼,都要在祭祀祖先的宗庙举行;各国君主在政治和军事上有所举措,都要到宗庙向祖宗报告和请示。这反映了
A.迷信对政治的影响增强B.宗法制度维护诸侯统治C.西周传统仍在影响政治D.君主专制源自祖先崇拜
3 . 《史记》记载:“成王少,周公……乃摄行政当国。管叔、蔡叔群弟疑周公,与武庚作乱,畔周。周公奉成王命,伐诛武庚、管叔,放蔡叔。”管蔡之乱说明了
A.宗法制确有建立必要B.分封制必致地方叛乱
C.周公确有夺位之想法D.分封血亲易导致对抗
4 . 西周时期封国与夏商不同,把同姓王族或异姓功臣分封到边远的地方或新征服的土地上,由不同血缘的人们组织成一个新的共同体。诸多氏族宗族有了共同的政治、经济利益,逐渐打破血缘的壁垒,以新的地缘关系,融合成新的族体。由此可知,西周分封制
A.推动中央集权加强B.瓦解血缘宗法关系
C.平衡贵族集团利益D.助推国家形态发展
5 . 西周分封制下,在回答何以治国时,齐国太公望“尊贤尚功”、周公旦则强调“亲亲上恩”,各受封诸侯国因地制宜,视俗立法,形成鲁有“周公之藉”,楚有“僕区之法”,晋有“被庐之法”的局面,这说明西周
A.分封制与宗法制的有机统一B.周核心价值的异化现象
C.地域差异对王权的巨大冲击D.分封制的固有弊端凸显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西周晚期,某青铜铭文记载,官员牧牛状告他的上司侵吞他5个奴隶,司法官员伯扬父认为牧牛不应当控告自己的上级,最终判决牧牛罚铜三百爰并鞭五百下。这一记载反映了当时
A.奴隶制度遭到破坏B.贵族体制得到确立
C.礼乐制度面临冲击D.司法体制出现漏洞
7 . 西周分封与商有很大差异,据图可知,西周分封制
A.确保了姬姓诸侯对权力的绝对垄断B.推动了国家结构趋向紧凑
C.解决了统治阶级内部的冲突与矛盾D.克服了异性部族的离心倾向
2022-01-14更新 | 44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益阳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西周中期的金文资料中两则周王任命相关人员出任郑地地方官的记录,一日“命邑于郑,讯讼,取五得”,再日“邑于郑,讯讼有粦,取端十锊”据西周晚期的青铜器铭文记载,当时成周城内,于最基层的里君之上,已增有新一级的行政管理人员,他们以货币“五得”为俸禄。上述举措表明当时
A.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瓦解B.官僚政治体制进一步发展
C.各地之间的联系日益加强D.周王重视基层社会的管理
2022-01-13更新 | 16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名校联考联合体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夏商周代祖先崇拜各异,但西周以后都汇聚为以黄帝为始祖的祭祀系统。三代的礼仪制度代代相因,也为近代考古所证实。殷墟的甲骨文,不仅盛行于东方,也盛行于西周关中地区。这说明
A.祖先崇拜成为部族的特征B.文化继承性维系国家安全
C.史学研究应以考古为基础D.文化认同性趋向不断增强
10 . 下图为《过白簋》中部分铭文:过白(伯)从(昭)王伐反刱(荆)……《左传》也有“昭王南征(荆楚)而不复”的记载。这说明
A.昭王巩固了其统治B.王室权威受到了挑战
C.礼乐制度趋于崩溃D.楚国成为诸侯的霸主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