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中国古代历来重视对地方的管辖。

材料一   昔周公吊(感怀)二叔不咸(通“贤”),故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左传》

分天下以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史记·秦始皇本纪》


(1)上述材料分别反映的是什么制度?这两个制度在当时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材料二   朱熹总结北宋败亡的教训时说,“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

——《朱子语类》


(2)简述宋朝是如何“尽夺藩镇之权”的,结合材料和所学说明其影响。

材料三   清朝疆域示意图



(3)根据上图和所学知识,概括清朝康熙皇帝巩固国家统一的方式。
2020-11-11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体现。阅读下列有关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列两图为我国古代部分朝代疆域示意图


材料二:开国议政

假设你是宋初的决策者,需要做出一项重要的决定——是否大力推行科举制。决策之前,你需要考略的因素如下:

……唐代设置科举,人才汇聚,享国三百年

……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共定国是,提高士大夫的参政意识,王朝便能更稳固了

……唐代有人认为朝廷的显要官员必须是公卿的子弟,他们从小就有机会学得各种做官的知识,而以科举入朝的布衣之士则缺乏此类经验

……开过之初,国家百废俱兴,亟需大量富有实干经验的官员来应对政治挑战,仅通过科举制度选官难以满足这个需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1反映的政治制度是什么?从对象的角度分析该制度的特点是什么
(2)图2推行的地方政治制度是什么?与图1相比,这种制度在管理形式和官员任命上有什么突出特点?
(3)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说科举制相比之前其他选官制度有何进步?假如你是宋初的决策者,你会做出怎样的决策?理由是什么?
3 . 对西周分封示意图解读正确的是

西周分封制示意图
A.通过分封,周文化覆盖了黄河流域B.周王朝在政治上重“合”不重“分”
C.通过分封王族欲使“天下之民归心”D.分封体现了周朝较开放的社会结构
2020-11-02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怀化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博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4 . 如图是从汉至明的服饰示意图,所体现的阶层特征表明了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B.礼制对中国服饰的深远影响
C.男耕女织小农经济的历史变迁D.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2020-10-05更新 | 5628次组卷 | 29卷引用:海南省2020年高考历史试题
5 . 据《左传》记载,“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公元前221年,秦完成统一大业。仔细观察《秦灭六国示意图》,秦所灭六国中属于西周初期分封的“姬姓”诸侯国的是
A.②B.④C.⑤D.⑥
2020-03-11更新 | 37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0届湖北省黄冈市高三模拟文综测试卷(二)历史试题
6 . 下图为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示意图,以下选项是关于分封制与宗法制关系的说明,其中最为适当的是
A.周天子为晋国大宗,晋国内部再分封诸国也以周天子为大宗
B.齐国国君是齐国内部诸国的大宗,周天子则为其小宗
C.周天子是包括鲁国在内各封国的大宗,燕国国君则是燕国内部诸国的大宗
D.周天子为一族,燕国另为一族,在宗法上,二者并无关系
7 . 下图为西周官道(虚线所示)走向示意图。该图表明西周时期
A.分封制有利于扩大疆域范围B.交通是中央集权的重要媒介
C.东西方的经济文化联系加强D.黄河中下游是重要的经济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下图为西周分封示意图,周天子封颛顼后代熊绎于楚,封王室周章于吴,封功臣姜尚于齐,封王室召公奭于燕。据此可知分封制
A.强化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B.有利于加强边远地区的开发
C.削弱了先代贵族地方人事权
D.实现了统治权力的高度集中
2018-11-15更新 | 382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四川省仁寿县2019届高三上学期11月份零诊测试文综历史试题

9 . 中外古今,中央对地方的治理关系着国家稳定和社会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樊树志在《国史十六讲》中说:“政治与血缘的结合,看似牢不可破,其实不然。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作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作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分封制的局限,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影响。

材料二中国封建社会地方行政制度演化示意图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取一条有关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演变的信息并加以说明。

材料三   “乡约”最早见于北宋神宗熙宁时期“蓝田四吕”(吕大忠、吕大钧、吕大临、吕大防)所建立的《吕氏乡约》,它相当于今天的“村规民约”,是一种基层乡村自治制度。……乡约内容大致包括四项: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约正有权处理争辩纠纷,同时享有一定的惩戒之权。患难相恤则包括水火、盗贼、疾病、死丧、孤弱、诬枉和贫乏七项,是民间自发性相互救助举措。吕氏乡约亦规定了非常详细的救助启动程序和相应救济举措。

——摘编自《史海纵横》古代基层治理

(3)依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基层治理的措施。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中央加强地方治理的历史意义。

2015高一·全国·课时练习
10 . 在中国古代,“家”(家族、宗族)与“国”(国家政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周制度示意图

材料二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     秦朝政治制度示意图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一政治制度在“家”“国”关系上的特点。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三与材料一政治制度相比,在“家”“国”关系上的延续性和变化及其变化的原因。
2017-11-22更新 | 354次组卷 | 2卷引用:同步君 人教版 必修1 第1单元 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