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北京琉璃河出土的周代青铜礼器——堇鼎,其上铭文大意为: “‘堇’奉燕侯之命,到都城向召公奉献食物,召公赏钱给堇,堇用这些钱铸造了该鼎。”此铭文佐证了《史记索隐》中记载: “召公奭受封于燕,但本人并没有去,他留在都城继续辅佐周王,派遣长子前往燕国。”这可说明(     
A.周初分封制度尚未完善B.《史记索隐》抄袭了堇鼎铭文
C.血缘宗法制度完全确立D.史料互证利于还原历史真相
2024-04-05更新 | 402次组卷 | 7卷引用:2024届湘豫名校联考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2024·河北·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礼记》记载,周天子举行“大射礼”时会邀请诸侯参加。参加的诸侯如果没有射中,则不能参与后面的祭祀活动,其封地也会被削减;如果射中,则可以参与祭祀活动、增加封地、提高爵位。据此可知,“大射礼”(       
A.实现了周王对地方的垂直管理B.有利于维护周王朝的统治秩序
C.体现了儒学对政治生活的影响D.容易引发统治集团内部的冲突
2024-04-08更新 | 13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猜题卷(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国语》记载:“天子举以太牢(牛、羊、豕三牲),祀以会;诸侯举以特牛(一牛),祀以太牢;卿举以少牢(羊、豕、鱼),祀以特牛;大夫举以特牲,祀以少牢;士食鱼炙,祀以特牲;庶人食菜,祀以鱼”。这一记载反映了西周(   
A.构建礼乐制度以巩固政治统治B.消除了地方割据的经济基础
C.建立了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D.利用血缘关系影响权力分配
4 . 《诗经•商颂》中记载:“实维阿衡,实左右商王”(阿衡:王的监护官),而西周成王时也出现了“周公为师,召公为保,相王室,以尹天下”的现象(师、保均为周官,掌西周军政大权;尹:治理)。材料表明商周时期(     
A.形成了王与诸臣共治天下局面B.最高统治权未能实现高度集中
C.治国实践孕育着中央集权思想D.权力的分配向合理化方向发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周朝实行分封制与宗法制,两者相互补充,需要周王自上而下的“册命”以及臣子自下而上的“委质”(把自己质于所盟之君)来维持,以此解决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史料战国清华简《四告》中也有记载,四方侯伯“效命于周”(诸侯王臣须向周王室献上身家性命)。据此可推知,周制(     
A.蕴含专制主义思想B.实现了对地方的直接管理
C.缺乏人文主义精神D.平衡了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2024-04-03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贵百河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国语·周语上》记载:“夫先王之制,邦内甸服,邦外侯服,侯、卫宾服,蛮、夷要服,戎、狄荒服。甸服者祭,侯服者祀,宾服者享,要服者贡,荒服者王。日祭、月祀、时享、岁贡、终王,先王之训也……是以近无不听,远无不服。”西周的五服制度(     
A.形成了共同血缘关系的国家共同体B.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C.继承了商遗留的原始部族政治色彩D.利于推动华夏认同观念的产生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结合相关文献记载与世系图(局部)进行分析可知(     

当时周文王的祖父古公“有长子太伯、次子虞仲、少子季历,季历生子昌,有圣瑞”。 古公曰:“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太伯、虞仲知古公欲立季历以传昌,乃亡如荆蛮,文身断发,以让季历。 古公卒,季历立,是为公季。
A.神权至高无上B.皇权唯我独尊
C.世袭制开始取代禅让制D.承继名分制度尚未定型
2024-01-23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县中联盟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据史料记载,西周初年,周天子可以在诸侯国设置“监”,委派史官,还任命诸侯国的上卿负责统军治民,以上措施表明当时(     
A.中央集权体制建立B.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C.国家政权趋向严密D.分封诸侯相互牵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尚书·尧典》记载:“乃命羲和(掌管天文历象官员),钦若吴天,历象日月星辰(观测天体运行),敬授民时。”这说明当时(       
A.官僚体系最终形成B.原始农业初步发展C.早期民本思想出现D.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2024-02-19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礼记》记载:“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周人则提出“天命靡(无)常,惟德是辅”,周公曾说:“民之所欲,天必从之。”这一变化说明周朝的统治(     
A.具有民为邦本的思想B.宣扬君权神授C.实现天下大同的理想D.依赖尚贤节俭
2024-03-27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普通高中2024届高三下学期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