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8 道试题
1 . 《谷梁传》记载“古者天子封诸侯,其地足以容其民,其民足以满城而自守也。”这段文字的主要观点是
A.分封制有利于边疆的开发
B.分封制强化了专制王权
C.诸侯国领土不能随意扩展
D.诸侯国实行了小农经济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2 . 规范应用史学方法,是历史学科的特性决定的,也是防止历史学习和研究中出现武断、附会和诈伪的有效武器。
方法一:提取史料信息
在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西周燕都遗址出土青铜器克罍(léi),其内壁铸有铭文,如图,铭文大意为:
周王对太保(周王室官职名,这里指任此职的召公奭(shǐ)说,你用(宣誓效忠的)盟誓和清酒来供奉你的君王。我非常满意你的供享,命(你的儿子)克做燕地的君侯,管理和使用羌族、驭族、微族等六族。克到达燕地,接收了土地和管理机构。为纪念此事铸造了这件宝贵的器物。

(1)阅读这段材料,从中可以看出西周分封制的哪些信息?
方法二:归纳历史事实
大抵史料之为物,往往单举一事,觉其无足轻重,及汇集同类之若干事比而观之,则一时代之状况可以跳活表现。
——摘自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
(2)依据材料,说明归纳研究方法的基本特征?有人认为,西方资产阶级革命通过立法的方式完成从“人治”向“法治”的过程。依据英法美等国的历史事实归纳说明这一观点。
方法三:辨析正谬与真伪
谋求日本国民之安全,同享万邦共荣之乐,这乃是皇祖皇宗之遗范,也是联所眷眷不忘者。此前日本帝国之所以向英美两国宣战,实亦为谋求日本的政治经济自立和东亚地区的安定,至如侵害别国主权,侵犯别国领土,固非联的意愿。然而交战已历四年,虽然陆海军将士勇敢善战,政府和官员励精图治,一亿国民克已奉公,各尽所能,而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再加上敌方最近使用残酷的炸弹(原子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实难逆料;如仍继续作战,则不仅导致我民族之灭亡;并将破坏人类之文明……此朕所以令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
——日本天皇裕仁《终战诏书》(1945年8月15日)
注:“联合公告”即中美英三国联合发布的《波茨坦公告》,该公告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
(3)阅读材料,指出《终战诏书》中违背历史事实的表述。任选其中一条予以批驳。
方法四:比较和分析
(4)结合所学知识,对比苏联的“斯大林模式”和改革开放前的中国经济体制,完成以下表格简述你对于这一比较的认识。
项 目
苏联“斯大林模式”
改革开放前的中国经济
经济体制
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高度集中的部门管理体制和排斥市场调节的指令性计划经济。

所有制结构
单一公有制,完全消灭私人经济成分,对个体经济加以限制和排斥。

发展战略
确立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基本方针,大力发展机器制造和钢铁工业。

2016-12-12更新 | 481次组卷 | 2卷引用:开放型试题题型06其他类型开放性试题-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命题分析及备考指导与演练
3 . 春秋时期,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周王准备以上卿之礼赐管仲,管仲推辞说:“臣,贱有司也,有天子之二守国、高在,若节春秋(两季)来承王命,何以礼焉?”这反映了
A.宗法政治渐趋瓦解B.周朝统治基础有所扩大
C.分封制度逐渐恢复D.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形成
2016-11-27更新 | 126次组卷 | 4卷引用: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政治史-考点01先秦政治制度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载:“盖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逮克殷(商)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其在丧服,则诸侯为天子斩衰三年,与子为父、臣为君同。”由此可见,西周时期
A.分封的主体是王族和先代贵族B.宗法关系是维系皇权的纽带
C.国家政权逐渐由松散趋向严密D.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
2016-11-27更新 | 390次组卷 | 23卷引用:【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模拟卷(江苏专用)-一轮巩固卷4
2015·上海·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5 . “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合情饰貌者,礼乐之事也,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据此,礼乐的主要社会功能是
A.规范“和而不同”的秩序B.塑造人群的集体认同
C.促使君子庶人日趋平等D.明确社会的等级关系
2016-11-27更新 | 3186次组卷 | 61卷引用:2019届高三高考真题训练——必修三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6 . 《国语•鲁语上》说:“先王制诸侯,使五年四王、一相朝。终则讲于会,以正班爵之义,帅长幼之序,训上下之则,制财用之节,其间无由荒怠。”这表明(     
A.诸侯五年朝觐周王四次B.诸侯应向周王申报财产
C.分封制具有制度性保障D.分封制以礼乐制为基础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孔子虽然称赞管仲对国事有贡献,但仍毫不迟疑地攻击他器用排场超过人臣的限度。与此直接相关的制度是(  )
A.分封制B.宗法制C.礼乐制D.九品中正制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宗法制最早可追溯到原始社会父系家长制时代。经过夏、商的衍化,到西周时最后形成严密的制度即宗法制度------从整个中国历史的角度看,西周作为短暂一瞬消失了,但创始于斯的宗法组织和宗法结构并没随之在政治制度上一起消失。自秦以后的中国社会,承袭了宗法观念和宗法传统,使中国封建政治中的等级制源于原始的血缘宗亲关系,它表现为绝对的君臣隶属原则和极端的皇权主义----中国封建政治还有一个宗法特征是亲贵合一和裙带作风,最终导致中国封建政治统治中反智主义倾向。即反对理性,经验守旧,这是封建宗法又一特色。
——《中国历史纵与横》
材料二     宗族制群体作为一种松散的利益群体,在广大农村普遍存在,而由宗族群体所形成的宗族势力,虽与过去相比有了本质性的变化,但作为封建残余仍对农村社区起着一定的破坏性作用,成为农村基层社区生活中一股不可忽视的潜在的破坏力量。
——陈永平、李委莎《宗族势力:当前农村社区生活中一股潜在的破坏力量》(《社会学研究》1991年第5期)
材料三     家族组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有着天然的联系,与中国国家政权之间具有较为广阔的合作空间,与现代化的主潮流并不处于截然对立的状态。然而,家族组织又是一柄双刃剑,以它为表现形式的族际冲突制(编者注:农村宗族械斗),以及由于政府处置不当而引发的普遍不满,很可能在家族组织复兴中成为某种破坏性力量”。
——杨平《湛江农村家族宗法制度调查》(《战略与管理》1994 年第1期)
(1)据材料一概括宗法制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影响
(2)评材料中关于宗法制的复兴或重建的观点。
(要求:围绕材料二或材料三中的任一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